家庭疏导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解析伴你高飞)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13岁的艾米和她的母亲一起旅行时,母亲在一场交通事故丧生。后来艾米跟着好久不见的父亲一起住在了农场。父亲喜欢飞行和发明,他的家里充满了奇怪的发明。艾米非常不适应这一切。在一片被开发商拆掉的灌木丛中,艾米意外地发现了一窝大雁蛋。艾米把这些大雁蛋带回家,用衣服和灯泡做了一个简单的孵化器,她开始期待小雁从蛋壳里出来。一天,当艾米再次打开孵化器时,她发现了一群湿漉漉的小雁子,它们都在用圆圆的眼睛好奇地盯着她。小雁子们已经脱壳了!本能地,小雁会把它们从壳里出来后初次见到的活物当作自己的妈妈。于是顺理成章地,艾米成了小雁妈妈,小雁子们总是跟着她到处跑,艾米在这些小雁孩子身上又找到了快乐。

家庭疏导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解析伴你高飞)(1)

然而,根据政府规定,家庭不能驯养野雁。为了让这些大雁回归自然,让艾米从失去母亲的悲痛中解脱出来,父亲卖掉了他心爱的登月舱,他建造了一架像大雁一样的飞机,并教艾米飞行。艾米驾驶飞机飞向蓝天,在她身后,有一长列秩序有佳的大雁与她一同飞翔……

《伴你高飞》作为一部心理赏析电影,在治疗方面有太多的亮点。这部电影没有清楚地告诉我们艾米是如何从失去母亲的创伤中走出来的,也没有告诉我们他的父亲是如何从一个大男孩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父亲的。然而,在电影的结尾,我们看到了艾米父女修复他们的关系并一起参与社会活动。从头到尾,每一个细节的描绘和每一个场景的设计都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小家庭走出创伤带来的温暖。

现在让我们从心理学角度,解析一下这部电影,聊一聊"创伤型家庭"要如何自我治愈的话题。

创伤后退行

"退行",是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它意味着当人们遭受挫折或面临焦虑、压力等状态时,他们放弃已经学到的更成熟的适应技能或方法,回归到在生命早期阶段使用某些行为模式来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这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家庭疏导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解析伴你高飞)(2)

车祸后,艾米抱着小熊,呆呆地坐在床上,这是典型的创伤后退行状态——不愿与人交流,脱离社会和群体。

说到心理创伤,很多人会想到战争、地震、火灾、洪水和空难。事实上,心理创伤远不止这些事态较大的事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长期经历到的被忽视、身体或心理层面的虐待,都有可能会促使心理创伤的形成。艾米遭遇车祸时已经13岁了,她本来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爱笑也能够与人交流,但交通事故以及妈妈的死亡给艾米带来了过大的打击,艾米因此陷入创伤后退行状态。

创伤主体的自我治愈

1.共情

在被破坏与废弃的环境中,艾米看到了灌木丛中被遗留下来的未孵化的大雁蛋,在那个时刻,艾米突然就情不自禁地萌生出想要孵化大雁蛋的想法。究其原因,是大雁蛋与自己相似的处境,让小艾米与大雁蛋共情,产生了同病相怜的感受。

2.象征

家庭疏导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解析伴你高飞)(3)

在影片中,我们发现艾米特别照顾瘸腿的小雁子伊果,这其实是一种象征的意味——艾米伊果就像自己一样,是群体中最弱的一个。她希望得到更多的照顾,并自发地给伊果更多的关怀与爱。尤其是第一次起飞后伊果没有跟上时,艾米通过对讲机对伊果的鼓励,和伊果再次尝试努力起飞,其实都是艾米对自己的鼓励和期待。

3.代替性客体

①小雁子——艾米自己。艾米瞒着父亲,自己一个人偷偷照顾着这些意外发现的大雁蛋,且误打误撞地成为了"雁妈妈"。艾米作为"雁妈妈",在照顾小雁子的过程中,也是在对自己也进行自我疗愈,她通过"雁妈妈"的身份,慢慢地逐渐走出车祸创伤。

②动物保护组织——爸爸。这是失去母亲家园后出现照顾大雁的角色。在艾米严重,爸爸和动物保护组织很像,因为自己就像失去妈妈的小雁子,爸爸是接手自己的人,

4.去标签化

艾米给小雁子取名字,原本想给腿瘸的伊果取名叫"阿拐",但叔叔提醒艾米应该平等地对待这只小雁子,而不是因为它的腿瘸而将它标签化。"标签思维"的局限性在于,只基于某个人的群体身份,很容易妄下结论,使得认知偏离现实。

大雁南飞的过程,其实也象征着艾米创伤的愈合以及她个人成长的过程,特别是在伊果由于自身残疾难以跟上群体,差点掉队,却在艾米的帮助下南飞(乘飞机)坚持没有离开队伍。第二年,伊果和其他的大雁飞回艾米家的阳台,暗示它像艾米一样,能力完全恢复。

家庭疏导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解析伴你高飞)(4)

5.认同

艾米细心地照顾着被自己找到的小雁子,这代表艾米具有母爱的能力,她误打误撞地成为了"雁妈妈",模仿母亲照顾自己的方式,照顾着那些刚刚孵化的小雁子,其实是出于自己对亲生母亲的认同。

从成为"雁妈妈"的那一瞬起,艾米便开始真正地体会了生命对于她的其他意义——照顾新生、担负责任、帮助弱小、教授技能,这些本属于妈妈的职责,却让小艾米在"雁妈妈"的角色扮演中,逐渐理解了爱的意义,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了母亲的"身影"。

父母的陪伴,协助创伤主体治愈

1.父亲角色功能的恢复

13的艾米正处于青春期,幼年时经历过的由父亲带来的创伤,在母亲遭遇车祸死亡后这个时期重现。父母在艾米很小的时候就分开了,这直接导致了艾米在后来的成长生活中缺少父亲这个角色,由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小艾米没能很好地度过俄狄浦斯期,她过于依赖母亲,她的内心一直认为母亲和自己是一体的,父亲是外来人员,无法进入自己的家庭世界。

母亲在交通事故中去世后,父亲在艾米的生活中重新出现,他开始试图补偿艾米。

家庭疏导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解析伴你高飞)(5)

最开始,父亲的乱糟糟的房间体现出他只是一个不具备父亲功能的不成熟大男孩——后来母亲为了艾米造飞机,从一开始地追求速度,到后来的强调安全性和舒适度,可以看出父亲已开始成熟——父亲爱屋及乌,因为艾米喜欢大雁,他询求动物保护组织和朋友的帮助,这是他作为父亲接受不完美的女儿的标志——为了给女儿造飞机,父亲甚至卖掉了自己心爱的物品,这体现了他完全地进入了父亲的角色。

随着父亲人格的成熟、角色功能的恢复,父亲与艾米之间的父女关系开始修复与重塑,在电影的最后,艾米从幼年期的创伤中走了出来,并逐渐恢复了社会功能。由此也能看出,青春期是幼年创伤修复的关键期。

2.继母作为女性给予艾米安全感与心理力量

面对突然出现的继母,艾米下意识地认为继母会立即取代她的母亲,她的态度是防御性的。艾米即使接受了继母的礼物,也会把它搁置在一边。然而,继母的性格是成熟的。因为她爱她的父亲,父亲与继母之间的恋爱关系避免了父亲对孩子过度补偿。继母仔细思量了孩子的真正需求,促进了父亲的成长。

继母作为一个女人,给了艾米心理力量和安全感——"我知道我不能取代你的母亲,没有人能"。继母作为"朋友"站在艾米身边,没有剥夺她母亲的身份,减轻了艾米在车祸中幸存的负罪感和她背叛母亲的不安。

家庭疏导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解析伴你高飞)(6)

艾米的生母死于车祸,留下了艾米。虽然她走了,但她对艾米的影响贯穿了整部电影。父亲的女朋友与传统的继母不同,她的耐心、宽容、温柔和智慧促进了艾米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在失去爱她的生母后,艾米很幸运有了一个朋友一般的"母亲"。

我是奶嘴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