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

在海南,比“椰树椰汁”广告更硬核的,是火箭底下生活的人们。

楼盘文案可以是“在家看发射”,路边的西瓜可以是航天育种——越过琼州海峡,仿佛一切都变得潇洒、任性。

火箭基地周遭的生活,是少有人触及的话题。就着天问一号发射,我们请科幻作家万象峰年写下了这篇游记,以柔软的笔触记录下了当地生活。

“一座缓慢的小镇,被疾速的东西改变着,这两种速度在镇子上交错,成为火箭飞天下的一个插曲,成为一些人生活的全部。”

大多数来海南看火箭发射的人,都住在一个叫龙楼镇的小镇子附近,这里就是发射基地的所在地。

出了文昌火车站,离镇子还有一个小时车程,站前等车的几个人谈论起长征五号的事。

一个姑娘是到海南出差,顺道来看发射的。

一个小伙子是过来度假的,正在犹豫要不要去看。

一个晒得黝黑的大叔是在文昌买了房子的山东人,每年都会来住一半时间,对于火箭发射像本地风物一样熟悉。

我和家属一行二人则是机缘巧合加入了一个爱好者队伍,专门来看中国首个火星探测任务的发射。

异乡人降临小镇,带来新鲜的气息。这就是一个足够诱人的故事的开头。

我住在龙楼镇辖区内的一个山东人小区,地处老镇外围的新建设地带。

住处的阳台上就能眺望海岸线和火箭发射塔,仅有几公里远。

这种民宿就是为观看火箭发射而生的,接待着候鸟一样飞来的游客。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1)

从龙楼镇新区的这个阳台上就能看到火箭发射塔,本文就是发射后在这个阳台上写的,此时的发射塔仍在,里面已

这里还有另一种候鸟,就是飞来过冬的山东人。据小区外山东馆子的老板说,数量远比来看火箭发射的人要多得多。

小区崭新高档,在夏季颇为冷清,和小旧热闹的老镇上截然不同。

发射的前一天,我来到老镇上,想看看火箭下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01两种速度

镇子初踏进,和普通的旅游小镇甚至县城没有什么两样。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2)

下午,小镇的街头

南洋样式的街市,简易实用的平房,传统的元素,有些宣传市场经济政策的标语。

在民居的门口,可以看到不同风格的对联紧挨在一起。

不同的文化无缝连接,共同塑造着这里的生活。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3)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4)

民居门口的对联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5)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6)

小镇上保留着很多传统元素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7)

小镇特有的信息广播方式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8)

互联网经济在夹缝中悄悄改变着小镇,达成不同于大城市的新的默契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9)

宣传标语和测量体温的公告提醒着人们,小镇也在分享着世界的进程

角落,我遇到几个穿校服的孩子,他们看到相机,觉得我是摄影师,于是好奇地围上来,想让我给他们拍照。

我感到很吃惊,我只在藏区的一座寺庙学校里见过像这样的孩子。

我以为对于这样一座外来客云集的小镇,我这样的人已经司空见惯了。

最终,我要给他们拍照时,他们又一时害羞了,躲到了树后面。我没有抬起相机。

小镇有着自己的内心,可能比我看到的更有意思。

镇子上大多是低矮的房子,人们被低矮的屋檐圈在另一种节奏的生活里,登上少数的高楼房才能看到火箭发射塔。

午后阳光暴晒时,街上行人很少,镇民拉一张椅子坐在屋门口乘凉,或是在树荫下挂一张吊床小憩,或者走进当地的茶馆,点一些便宜的茶点。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10)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11)

茶馆照片/大街小巷里,这样的茶馆比比皆是,多称作“茶园”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12)

路边种着椰子,果实累累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13)

清洁工渴了,拿着工具摘下路边的椰子,就地砍来喝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14)

镇子的路边有着非常多的吊床

人们随着太阳作息,渔民随着海潮去回。喝喝茶,乘乘凉,聊聊天,做做仪式。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15)

路边一角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16)

镇上的教堂

剧变是从十年前开始的,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开工建设,一个全新的概念和伴随而来的配套建设一起涌入。

宽敞的大道贯通小镇,崭新的楼房冒出来,新的区域被拓展出来。

太空探索在为人类定义新的尺度的同时,也改变了龙楼镇的空间尺度。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17)

贯通镇子的主干道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18)

主干道旁,被海风吹得凌乱的新建大楼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19)

被航天概念拓展,龙楼镇比一般的镇子要大很多

沿着镇子的主干道走,再钻进街道小巷,航天技术给小镇打下的烙印到处可见。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20)

仿佛另外的次元融入了小镇的生活中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21)

随处可见的航天带来的影响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22)

镇子上房地产商的宣传广告,看火箭发射被当成重要的卖点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23)

镇子周边的新开发地带也利用航天来宣传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24)

旁的航天宣传角,火箭模型是最新的长征五号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25)

和别的一些小地方甚至大地方都不一样,这里的信号基站不需要伪装成树木的样子,很大方地竖立在路旁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26)

看似普通的农家民宿,打开地图看名字叫“飞天农家XX”,“龙楼飞登XX”

走在小镇街头,随处能看到锈迹斑斑的工具,粗犷的老机器。

还有一些怪异老旧的机器被弃置在荒地上,守望着某些时光。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27)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28)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29)

与此相伴的是新的技术往这里汇集。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30)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31)

这种小型电动汽车在这里叫做“微公交”,扫码乘坐

与新的技术一样,新的生意被引进来,讲述着人力努力改变现实的故事。

这些事物有的融入了进来,有的渐渐被本地的环境淘汰。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32)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33)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34)

一处被废弃的航天特色商业街,在距离它几十步远的地方,又建起了一座新的商业广场

生活也在悄悄地制造出另一批与技术建立起新的关系的人。

观看发射的人潮每年以十万量级涌入龙楼镇,带来了活力。

一家客流量很大的本地餐馆的老板,很乐意来看发射的人把厨房里所有食材都消耗一空。

“火箭没什么好看的。”老板说。

“是因为看腻了吗?”

“不是,火箭上天就没了,烟花上天还能炸开呢。”老板用手比划着,很是可爱。

镇上的人们自然而然地随着人潮的涨落经营着营生,他们很多人不关心火箭发射的时间,也不知道太阳每年向南回归线移动。

他们并不能解释所有的海潮,却比谁都熟悉大海。

把火箭发射上天的人,为小镇的经济把脉调遣资金的人,因为各种机缘来到这里看发射的人们,还有用手指试探水温每天埋头撒下渔网的个体经营者,谁也不好说比谁更懂得发射的季节。

02未来在这里留好了位置

跟着地图在烈日下走了很久,就在满身是汗皮肤火辣辣的时候,我看到了龙楼镇航天小学,旁边是航天幼儿园,两座校园很新很大。

此时孩子们都在上课,空荡荡的操场地面上蒸腾着热气,教室里传出隐隐约约的读书声。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35)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36)

航天小学和航天幼儿园的logo,和各种航天机构的logo一样酷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37)

航天小学里的航天主题的雕塑,航天员漫步在草坪的热浪中

一个说着本地话的母亲骑着电动车匆匆赶来,把女儿送进学校。这时已经接近放学时间了。

走到小学门口,我惊讶地发现这里画着一副航天主题的儿童画,还有一排历任神舟飞船的模型,从神舟一号,直到最新的一艘。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38)

航天小学外的儿童画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39)

航天小学外的神舟飞船模型

走到模型的队尾,我的心脏一下子加速跳动起来。

这里预留着两个空的底座。

与模型队列相对的另一边,是整整一排虚席以待的底座。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40)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41)

神州系列飞船模型后面的一排虚席以待的底座,之间经过这里,还以为是一排石墩

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就要掉下来了。

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小学前面的一排雕塑,就有着这样的力量。这就是往前走的力量。

为了避免太矫情,我把“人类”两个字去掉了,但是我相信,只要有人在意着这个,我们就一定会往前走的。

拍完照,快热晕的我回到出发的老茶馆,灌了一大杯冰茶。

抬起头,猛地看到沾满了灰尘的电视里出现了火星探测任务的新闻。

一种穿越感恍然袭来。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42)

老茶馆的电视里突然播放起火星探测任务的新闻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43)

这张“火星表面”照片是用微距拍的茶馆里的小面包

傍晚,我来到龙楼镇边上供公众观看发射的沙滩,就在发射场禁区的外边。

很多外地人来到这里拍摄火箭发射塔,旁边走过散步的本地居民和情侣。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44)

这里有一块实验区的界碑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45)

夕阳正在落下,火箭发射塔的探照灯逐渐亮起

我在礁石上拍照,先后有几拨本地口音的散步者走过来,问我远处那个东西就是火箭吗?能看到火箭吗?是什么样的?能给我看看照片吗?

我能感觉到他们在路过和好奇之间摇摆,就和许多专程来看火箭发射的人一样,因为一个机缘巧合,心里面就种下了一颗种子。

7月23日中午,长征五号火箭搭载着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升空。

火箭飞越龙楼镇上空,发动机的声浪剧烈冲击着整个镇子。

每个人都会听到这个声音。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46)

火箭升空

发射成功后的晚上,我又回到那个不看发射的老板的餐馆。

餐里坐着各种各样的人。

有日常聊天的本地人;有高兴地分享着发射视频的游客;有穿着“中国航天”衣服的技术人员,兴奋地讨论着技术问题;我们是一桌天文爱好者带队的重度宅;楼上还有一桌来直播发射的科幻文化机构的队伍。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47)

餐馆食客高兴地分享发射成功的新闻视频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48)

餐馆里穿着“中国航天”衣服的技术人员

真的很神奇,一座缓慢的小镇,被疾速的东西改变着,这两种速度在镇子上交错,成为火箭飞天下的一个插曲,成为一些人生活的全部。

我一直会回想起那个航天小学。

这里的孩子,也许有人会成为坐着火箭上天的人,有人会成为在地上偶尔抬起头来看一眼天空的人。

曾经在四川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我也见到过一所被航天文化塑造的小学。

在预祝发射成功的活动上,有人兴趣满满,有人神情肃穆,有人更愿意借着机会玩耍,有人则游离在这种仪式感之外。

这就是生活真实的样子。

海南人素质有多高(生活在火箭下面的海南人)(49)

火箭升空很久后,还留在楼顶观看的人们

每个人会选择不同的速度来生活,而有着丰富多彩生活的未来,才有让人往前的力量。

离开老镇的时候,街景在车窗外外划过,一股暖意涌上心头,一个声音告诉我:

技术的征途,永远是另一个人间。

未来已经在这里留好了位置。

作者

万象峰年,科幻作家,资深游戏宅,擅长多种风格,以混合现实、奇观、情感而著称。代表作品包括《后冰川时代纪事》《三界》《点亮时间的人》等。《后冰川时代纪事》获得2007年银河奖读者选择奖;《三界》获得第二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中篇科幻小说奖银奖;《点亮时间的人》获得2019年中国科幻读者选择奖

摄影

万象峰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