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调解纠纷记录(仅1个多钟达成调解协议)

今后,在南沙,化解矛盾纠纷又有新路径!6月28日,在广州南沙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和谐南沙”多元解纷中心揭牌成立。

揭牌当天,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南沙法院”)联合广东省环境保护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广州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广州市金融纠纷调处中心、广州金融权益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公证处、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广州市汇智蓝天国际法律与商事服务中心暨“一带一路”域外法查明(广州)中心、广州市南沙区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广州市南沙区企业和企业家联合会、广东省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等9家单位共同签署“和谐南沙”多元解纷机制合作协议。

社区调解纠纷记录(仅1个多钟达成调解协议)(1)

当天签约仪式后,9家单位即作为南沙法院的特邀调解组织,正式集中入驻广州南沙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开展调解工作,成为集聚区新的解纷力量。

社区调解纠纷记录(仅1个多钟达成调解协议)(2)

近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简称《南沙方案》),明确“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搭建一站式民商事纠纷解决系统平台,促进诉讼与仲裁、调解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信息互通、有机衔接。”此次,南沙法院建立“和谐南沙”多元解纷机制正是对《南沙方案》中关于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要求的落实。

□ 高效解纷 仅1个多钟化解涉外金融纠纷

“没想到这么高效、便捷,帮我化解了这桩烦心事,真的很感谢!” “和谐南沙”多元解纷中心揭牌成立当天,在该中心的共享调解办公室,来自广州市汇智蓝天国际法律与商事服务中心的调解员陈辉成功调解了一宗涉外金融纠纷,当事人黄女士感慨道。

社区调解纠纷记录(仅1个多钟达成调解协议)(3)

此前,黄女士名下信用卡在境外被盗刷了数万元,她向南沙法院起诉相关银行要求赔偿损失。法院认为该纠纷可以先行调解,为此在征得黄女士、银行同意意见后,将案件移送“和谐南沙”多元解纷中心进行调解。

“这起纠纷,从组织当事人双方碰面到达成调解协议,仅耗费1个多小时。”陈辉介绍道,调解,是有效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之一,针对涉案数额比较低、案情并非很复杂的案件,一般适用调解化解纠纷效果较好,“既能节约成本,节约司法资源,又能节约当事人双方时间,提高化解纠纷的效率,而且有利于双方当事人事后关系修复。”值得一提的是,诉前调解是无偿进行的,不向当事人双方收取费用,而且达成的调解协议,法院会进行司法确认,具有法律效力。

据了解,南沙法院此前已经多点培育扩展南沙多元解纷主体,包括先后指导培育东涌、榄核、龙穴3个各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商会调解委员会,并将榄核办案点成功打造为“揽和”多元解纷中心;与南沙区文广旅体局联合设立旅游纠纷诉调中心;与南沙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设立老兵调解室;与南沙公证处联合设立正和调解室;成立首个法院驻口岸知识产权纠纷调处中心,首例境外商标权侵权纠纷在2小时内即成功调解;与北京“一带一路”商事调解中心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合作机制,对涉外涉港澳金融纠纷等商事案件实行“内地 港澳”调解员“双调解”模式,构建国际化、外向型、合作型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

据南沙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彭建华介绍,目前,南沙法院在册调解组织28个,特邀调解员110人。今年以来,南沙法院新收案件在连续3年增长超过30%的情况下,首次出现历史拐点,截至目前较去年同期下降1.08%,案件受理数量连年大幅增长的形势有所转变。

□ 线上线下结合,发挥专业解纷优势

“在商言商,大家各退一步,和气生财……”在东涌商会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室里,东涌商会会长、南沙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郭华升正讲着粤语劝说一宗买卖合同纠纷的当事人。

原本僵持不下的双方逐渐平复心情,冷静理智商讨解决方案。最终,在这间背景墙上写着“南有和头酒,北有六尺巷”、布置装饰极富岭南地区特色商会文化的调解室里,同为东涌镇商会会员的两家企业达成调解协议。

近年来,东涌镇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来到东涌,涉企纠纷矛盾也随之增加。“法庭 商会”的创新调解模式,进一步提升了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为当地企业、劳动者提供更加高效的解纷服务。

据悉,东涌商会成立至今近20年,现有会员企业近4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会员企业占全镇规模以上企业75%。“商会会长在众多企业中享有较高的威望与公信,同时又是人大代表,群众信得过,通过商会为矛盾双方搭建沟通的桥梁,以商会的人大代表主持调解,往往更加有助于纠纷的化解。”东涌人民法庭庭长吴伟彤说,东涌商会调解委员会自今年三月以来已经成功调解案件15件,调解成功率75%。

同时,为更好开展调解工作,南沙法院各个人民法庭分别与各调解委员会达成对口指导。双方随时可以通过线上调解平台共享调解信息,专业法官可即时在线对调解员进行沟通指导。线下,各人民法庭则会定期与对口的商会调解委员会开展巡回指导并就近期的调解工作展开交流、党建共建,对调解员进行培训,讲授调解方法与技巧,或是普及企业经营相关的法律知识等。

“线上线下相结合更有助于法庭与商会从各自擅长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发挥专业解纷优势,既减轻了诉累,又增强了企业的法治意识。”郭华升说道。

□ 主动对接镇街调委会,化解纠纷在源头

今年6月,一家装修公司在南沙施工过程中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无法发出工人工资,工人与企业沟通后一直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施工项目所在地是南沙法院万顷沙人民法庭的辖区范围,得益于与街道社区的联动机制,纠纷产生后,万顷沙人民法庭迅速通过与街道会商了解相关情况并及时与镇街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沟通协作。

结合该起纠纷涉及二十多名工人工资及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等,万顷沙人民法庭积极联动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在源头化解纠纷。

最终,29名工人与企业达成调解协议。调解成功后,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迅速出具司法确认书并送达,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目前该企业已履行调解协议。

据悉,今年1-5月,南沙法院诉前调解案件4346件,调解成功率近50%。

南沙法院前移司法服务关口,探索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的诉源治理模式,为群众提供高效的一站式解纷服务。“接下来,南沙法院将继续按照网络建设、平台建设、机制建设三个阶段,层层推进,广泛聚合各方力量,完善‘互联网 ’平台建设,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法院指导、跨域协同的‘和谐南沙’多元解纷机制,更好促进诉讼与仲裁、调解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信息互通、有机衔接,为南沙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彭建华说道。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章程 通讯员:王君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章程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琬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