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会成功(溥仪是末代皇帝)

溥仪退位之前,整个清朝江山已经千疮百孔,被列强轮番欺负了很多年,并和列强签订不非常多的不平等条约。同时,清朝又被国内的反对力量冲击了很多年,先是太平天国,接着是捻军,接着是革命党。

可以说,清政府已经严重丧失了威信,不仅在国际上说不起话,让老百姓怨恨,而且国内的官僚机构也不再听它的指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慈禧向各地发出号召,让各地督抚赶紧回京勤王。谁知道那些有能力的督抚们,基本上不动身。那些动身的,也不过是想利用这次机会,与慈禧套套近乎。以至于慈禧六神无主,不得不仓皇出逃西安。

所以说,清政府退位的时候,公信力其实已经相当低了。

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会成功(溥仪是末代皇帝)(1)

(溥仪剧照)

清政府的公信力低,当时的溥仪甚至根本就没有公信力。毕竟他只是个小毛孩,而且还是被慈禧立起来的傀儡,而且他爹载沣本身软弱无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溥仪实在算不得什么。

但事实上刚好相反,溥仪当时的影响力非常大。为什么说他的影响力非常大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其一,袁世凯给予溥仪及清皇室非常优厚的待遇。袁世凯可不可以对溥仪及清皇室进行判刑呢?完全可以。毕竟清政府把当时的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崩溃边缘。袁世凯如果要处罚清皇室和溥仪(溥仪虽然小,但他是皇帝,他该担责),全国人民一定会支持。但是袁世凯没有这样做。不能不说,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是作为皇帝的溥仪,有很大的影响力。

其二,张勋拥戴只有11岁的溥仪复辟。张勋复辟的时候,溥仪只有11岁。还是一个小毛孩,也不能处理政务。但是张勋就敢于拥戴他复辟。虽然说,张勋复辟的目的,还是想利用溥仪掌控国家政权。但是首先溥仪要有可以利用的。如果溥仪没有影响力,价值不大,张勋也不可能拉这一张“虎皮”。

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会成功(溥仪是末代皇帝)(2)

(张勋复辟)

其三,张作霖见到溥仪的时候下跪。溥仪已经退位,张作霖是堂堂的大元帅,手里掌控着百万雄兵。而且此人天不怕地不怕,就算面对日本人,他想拒绝也就拒绝了。但是当张作霖见到溥仪的时候,却给他下跪。由此可见,溥仪在张作霖这样的军阀心中,影响力确实是很大的。

其四,日本人把溥仪拉到东北当伪满皇帝。日本人把溥仪拉到东北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溥仪的影响力,安抚老百姓,让东北的老百姓能够循规蹈矩,乖乖地听从日本人的统治。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溥仪的影响力有多大。如果溥仪的影响力不大,日本人是绝对不会扶持溥仪来做这件事的。

那么,溥仪本身是个末代皇帝,当初又是个小毛孩,为什么却还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会成功(溥仪是末代皇帝)(3)

(溥仪旧照)

其一,皇权思想根深蒂固。

说准确一点,并不是溥仪这个个体有多大的影响力,而是溥仪是曾经的皇帝。虽然清朝灭亡了,但是皇权思想在人们的心中,却还根深蒂固。这种意识,是留在血脉里的,是短时间里很难消除的。以至于到了现在,这种思想还存在于一些人的脑海之中。

而那时候帝国刚刚解体。再加上舆论宣传不到位。可以说,当时的人,身子虽然已经在民国了,但是他们的脚,还在皇权时代,对皇权相当迷信。

而张勋、日本人等等,也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迷信,才不断地把溥仪扶起来,以达到他们的目的。

其二,对帝国时代的怀念。

虽然说,清朝把国家搞得千疮百孔,让老百姓深受苦难。但是,那毕竟是一个统一的国家。那个国家里,虽然内有百姓造反,外有列强入侵,但国家并没有散,那个国家的整体框架还在。

除了国家的整体框架还在外,人们习以为常的秩序还在。传统的那种伦理道德还在。这对于大多数人来,就不会感到张皇失措,心里就会很安定。

但是,清朝灭亡以后,整个国家处于四分五裂之中,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同时,各种价值观错乱颠倒。因此,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人,就特别怀念清朝时期的场景。而怀念清朝时期的场景,当然就对溥仪有非常亲切的感觉。这也是溥仪影响力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溥仪的遭遇让不少国民同情。

溥仪作为一个末代皇帝,他可以说一生颠沛流离。

溥仪刚3岁就被拉到皇帝座椅上当傀儡皇帝。6岁又“被下课”,成了末代皇帝。接着,1924年又被冯玉祥撵出紫禁城。1928年,孙殿英挖了他家的祖坟,他四处呼吁,可是没人理他。接着妃子文绣又要和他离婚,还公开对外说他性无能。等等。

总之,作为末代皇帝,溥仪完全没有了尊严。这种没有尊严,让他被很多遗老遗少同情,而这也因此增加了他的影响力。

总之,溥仪因为身上有“王朝”与“皇帝”这两个符号,就算他本身没有什么能力,他依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参考资料:《清史稿》《我的前半生》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