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书法临摹与创作(古代书法大家包括大文豪也有写错别字的时候)

汉语是世界各民族语言文字中最难学的语种,汉语的基础文字汉字数量繁多,音近、形近、意近的字特别多,尤其是书法,繁简结合,确实有些难。

在古代碑帖中,由于古人在写书法时的为了一个字或整篇作品的章法需求,会增加或减少点画,但有的确实是错别字,因此在书法学习的临帖阶段一定要明确所临碑帖中的错别字,虽然不会影响临帖,因为临帖的目的是学帖中字的线条、笔法、字法等等,避免以错传错,这个界限必须要分清楚。

以下是编辑列举了古代部分碑帖中的错字或别字,以飨书友。(文/一者)

汉《张迁碑》隶书

古代名人书法临摹与创作(古代书法大家包括大文豪也有写错别字的时候)(1)

《张迁碑》中“爰既且于君,盖其繵縺。”顾炎武《金石文字记》:“而又有云‘爰既且于君’,则‘暨’之误。”王念孙《汉隶拾遗》:“‘爰既且于君’,义不可通,明是‘爰暨于君’之误。《魏元丕碑》:‘爰暨于君’,即其明证矣。”是说原文“既且”当为“暨”字,书碑者误将一字上下分离为两字,遂成“既且”。

唐•陆柬之《文赋》行书

古代名人书法临摹与创作(古代书法大家包括大文豪也有写错别字的时候)(2)

陆柬之《文赋》行书

陆柬之《文赋》有多处硬伤:“物昭哲而牙进”,“牙”字应该是“互”字,《昭明文选》此句即作“互”。如果把“牙”字写成“互”的俗字,那么一撇必须写成一捺。“于是沉辞拂悦”,拂悦,《昭明文选》作“怫悦”,“拂”为“怫”之讹。

唐•褚遂良《倪宽赞》

古代名人书法临摹与创作(古代书法大家包括大文豪也有写错别字的时候)(3)

褚遂良《倪宽赞》楷书

褚遂良《倪宽赞》中,“奋”下“田”写成“臼”;“旧”下“日”成了“田”。不过奋字后来又打上圈了,不知何意?

唐•褚遂良《阴符经》楷书

褚遂良《阴符经》,系楷书经典之作。行笔极为灵活,点画、转折有行书笔意,部分重捺笔画还有隶书意味,轻重与虚实结合得很好。笔势纵横清晰,天趣自然。然而其中也有一些错别字。

古代名人书法临摹与创作(古代书法大家包括大文豪也有写错别字的时候)(4)

褚遂良《阴符经》楷书

“执”字“丸”多一点。

古代名人书法临摹与创作(古代书法大家包括大文豪也有写错别字的时候)(5)

褚遂良《阴符经》楷书

“私”字“厶”成了“么”。

古代名人书法临摹与创作(古代书法大家包括大文豪也有写错别字的时候)(6)

“瞽”字左上成了“幸”。“故”字右部成了“久”。“杀”字多了一个“×”。

宋•苏轼《新岁展庆帖》

古代名人书法临摹与创作(古代书法大家包括大文豪也有写错别字的时候)(7)

苏轼《新岁展庆帖》

苏轼《新岁展庆帖》“试令依樣造看”中的“樣”,不知所宗。

宋•苏轼《赤壁赋》行楷

古代名人书法临摹与创作(古代书法大家包括大文豪也有写错别字的时候)(8)

苏轼《赤壁赋》行楷

苏轼书“凌万顷之茫然”的“凌”写成“陵”;带“癶”的字,多数写成了“祭”的上部,如《赤壁赋》中“登”,《西楼苏帖》中“燈”等。

宋•宋《西楼苏帖》

古代名人书法临摹与创作(古代书法大家包括大文豪也有写错别字的时候)(9)

苏轼《西楼苏帖》中,“体”字写成“身本”;“媳”写成“女悉”。

古代名人书法临摹与创作(古代书法大家包括大文豪也有写错别字的时候)(10)

古代名人书法临摹与创作(古代书法大家包括大文豪也有写错别字的时候)(11)

“敖”字左侧部首,应是上“土”下“方”,苏轼作品中则多写了一横。且所有带“敖”的字,如《洞庭春色·中山松醪赋》中的“熬、螯”,《赤壁赋》中的“遨”,都多写了一横。

宋•黄庭坚《诸上座帖》草

古代名人书法临摹与创作(古代书法大家包括大文豪也有写错别字的时候)(12)

黄庭坚《诸上座帖》草书

黄庭坚的草书经典《诸上座帖》,有一段一不小心写错了,打上墨点点。

宋•米芾《闰月帖》

古代名人书法临摹与创作(古代书法大家包括大文豪也有写错别字的时候)(13)

米芾《闰月帖》行书

米芾《闰月帖》...仁智随识孰窥其功“孰”字“丸”部中多出一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