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女孩去世(她突然去世真相刺痛全网)

有没有一些事情,是你至死方休的遗憾?

有没有一些事情,是你懊悔半生的决定?

随着朱一龙电影《人生大事》的热映,另一部多年前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同类题材电影宁——《入殓师》,重新浮现在人们眼前。

它谈及了我们东方文化不敢多说的禁忌,看似在说“死”的事情,实际上一直在诉说关于生,关于遗憾的那些事。

最美的女孩去世(她突然去世真相刺痛全网)(1)

主人公小林本是一名大提琴师,偶然的机会成为一名入殓师。

中年危机时,他愈发无法面对自己的人生遗憾:再也无法重做大提琴师,以及永远无法原谅曾经抛弃他的父亲。

关于遗憾,关于后悔,这部电影教会我们一个很好的处理方式。

最美的女孩去世(她突然去世真相刺痛全网)(2)

放不下的大提琴,

丢不掉的悔意

小林是乐团的一位大提琴师,从四、五岁的时候就被父母逼着学琴,每天都哭。就这样,大提琴贯穿了他的生活。

虽然技艺不精湛,但为了能演奏出更好的旋律,他不惜贷款买了一台高档提琴。

可一次偶然的变故,乐团解散,以小林的水平和年龄,几乎很难再找到愿意收容他的乐团。

此时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做一些演奏的零工,要么放弃提琴另谋出路。

斟酌之下,他选择了后者,回到乡下老家重新开始。

报纸上一条负责“协助旅行”的招工启事,因钱多事少离家近吸引了他的注意。

起初他只是为了生计、养家糊口才去应聘。可是很快,他就发现了这份工作的“秘密”。

所谓“协助旅行”,指的是给去世的人送行,即“入殓师”。

第一次,他就遇到了一位去世已经两星期的孤寡老人,屋子里的恶臭让他恶心,尸体上爬满的蛆虫令他忍不住呕吐。

最美的女孩去世(她突然去世真相刺痛全网)(3)

他痛恨带他入行的社长,跑进澡堂里一遍遍搓自己的身体。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觉得这是命运在惩罚他的任性,惩罚他没有在母亲弥留之际陪伴。

所有情绪都化成一股冲动,他重新拿出破旧的大提琴,只想弹奏一曲。

大提琴承载着他被封存的过去,琴声里有他放弃选择的那个理想的自我。

重启琴弦的一刻,他开始久久地追思过往,后悔放弃大提琴。悠长的曲调中,写满了他的无奈和遗憾。

最美的女孩去世(她突然去世真相刺痛全网)(4)

后悔是一种精神内耗,站在当下的角度上,人渴望改变过去,可是又不能真正地改变过去,就只能让自己沉浸在悲伤中,一遍遍地幻想:“假如当时做了另一个选择,肯定会更好”。

后悔的情绪会将人困在回忆的迷障中,越不过心里的坎,就没办法潇洒地向前看。

最美的女孩去世(她突然去世真相刺痛全网)(5)

痛苦面前,

“后悔”成了最好的镇痛剂

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藏着它的益处,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

人之所以会后悔,是因为后果被放大,让人无力承担。

小林选择做入殓师,益处是钱多事少离家近,总能够让他感受生命的伟岸与渺小。

在一次目睹社长为死者化妆时,小林感受到自己的职业,可以让死者焕发最后的生机,他开始试着接受这份工作,享受这份从工作中获取人生价值感的“益处”。

最美的女孩去世(她突然去世真相刺痛全网)(6)

而选择这份职业伴随的后果是:被周遭人嫌弃、被指指点点。

很快,他的事传遍了整个小镇:曾经在东京有出息的大提琴师,变成了现在不务正业、做死人生意的入殓师。

甚至一向善解人意的妻子,也拒绝他的触碰,用回娘家逼迫他辞职。

再次面临人生的痛苦,小林又开始后悔选择了这个行业。

人们后悔情绪最浓烈的时刻,往往是现实生活受挫的时候。如果当初的选择,能让现在顺风顺水,我们可能永远不会后悔过去。

人们似乎习惯站在现在的角度,去衡量当初的选择正确与否。

当现在的生活令人痛苦,又无力改变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把责任推卸给过去,认为过去的选择是错误。

在现实痛苦面前,人最常见的反应就是退行。让自己回到过去,回到人生的分岔路,审视当时的自己,为什么不做出另一个选择。

仿佛只要后悔,就能短暂地逃避现实、减少痛苦。

但是我们却忘了,过去,是现在的过去。现在,是将来的过去。

最美的女孩去世(她突然去世真相刺痛全网)(7)

“未完成”的遗憾,

皆是生命的老师

心理学上有一个“蔡格尼克效应”,说的是:我们的大脑倾向于有始有终,所以对于未完成的事情,会不断反刍,不断回味。

在一次次见证入殓的过程中,目睹了一个个生命故事,小林逐渐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从时常后悔变成了爱上这份工作,不再在意他人怎么看。

旁观了太多被生死分隔的遗憾,小林也逐渐与自己的遗憾完成了和解。

最美的女孩去世(她突然去世真相刺痛全网)(8)

多年来,小林的心中一直在反刍两件事:一个是自己丢下的大提琴,另一个是对父亲的憎恨。

在6岁的时候,父亲因外遇抛弃了他和母亲,多年来他一直怨恨着父亲。

父亲曾经和他约定好,每年都要在家乡的河边捡一块石头送给他。在小林心里,石头早已成为父爱的象征,无声而又沉重。

父亲的突然离开,让这个约定就此作废。小林一直留着6岁时父亲送他的石头,每次拿出来,都会恨父亲一次。

没有被父亲爱过的遗憾,该如何和解?

在入殓师这份特殊的工作中,他找到了答案。

小林在为一位去世的“女孩”擦拭身体时,突然摸到下半身的“那个东西”,他意识到这是一位跨性别者。

家属经过短暂的争执之后,母亲接纳了孩子的心理性别,坚持让儿子以女孩的妆容入殓。

入殓前,父亲跪地痛哭:就算是女孩,他也是我最爱的孩子!

看到他们痛哭的样子,小林若有所思:活在事件当中的人,彼此折磨纠缠,谁也不能低头服软。

只有放下之后,才能意识到自己曾经的执拗。

最美的女孩去世(她突然去世真相刺痛全网)(9)

在那之后,小林开始试着触碰自己的遗憾。

他不再经常翻出父亲的遗物,不再时常回想那些往事,放下了对父亲的恨意。

他重新拿出大提琴,不以演出为目的,仅仅为了表达心情、享受琴声。

给遗憾画上一个完整的圆之后,生命才能继续前行。

最美的女孩去世(她突然去世真相刺痛全网)(10)

正视失去,在心中完成交付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把后悔的事物当成一个客体,作为我们逃避现实与内心冲突的挡箭牌。

而想要跳出后悔的漩涡,最好的方式就是接受现实,放下执念,让未完成事件在内心完结。

当然,接受不是一瞬间的事,而要经历一个过程。

《论死亡与临终》中提到,面对丧失,我们的心理要经历五个阶段:

否认——假装没有发生;

愤怒——为什么这样的事会发生在我身上?

讨价还价——假如没有发生,那将会怎么样?

抑郁——意志消沉,得过且过;

接受——放下过去,迎接未来。

从最开始的愤怒,到最终的接受,不管是失去了一个人,失去了一段感情,还是失去了一个机会,在我们的内心都要经历一个接受的过程。

就像小林,用了30年的时间才接受父爱的丧失。

直到父亲在异乡凄凉孤独地死去,小林亲手为他穿衣,刮胡子,完成入殓。

在父亲遗物中,小林找到了父亲一直爱着他的证据——一块承载着父子俩美好记忆的石头。

小林终于在心中完成了父爱的交付,确认自己是被爱的。

最美的女孩去世(她突然去世真相刺痛全网)(11)

小林有机会亲自完成这样的交付,可是很多人却没有。

但是我们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把内心那个有缺憾的圆画完整。

可以给失去的人、失去的情感写一封永远不会寄出的信,畅快淋漓、毫不遮掩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歉意。

比如面对错过的恋人,可以放肆地回忆过去的美好,表达自己关于伤害的歉意,然后在心里告诉他:你走吧,我也该往前走了。

面对自己悔恨的事,比如觉得某次吵架没有发挥好,可以回到过去的那个时刻,告诉那时的自己:当时你还不够强大,没有做好那不是你的错,以后不要再让自己受委屈。

最美的女孩去世(她突然去世真相刺痛全网)(12)

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大脑中突然浮现一首歌的旋律,久久不能挥散。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首歌完整唱一遍,大脑会神奇地停止这段旋律。

那些没完成的事情,那些悔恨和遗憾,也是谱写人生的一种旋律,让我们在大脑中完整地走一遍,与之告别吧!

最美的女孩去世(她突然去世真相刺痛全网)(13)

策划 | 秋秋

编辑 | 六记

家庭关系不和睦,人真的很难快乐

如果不去疗愈其中的卡点与问题

就会重复同样的痛苦模式,无法自拔

想要活出自我、活出崭新人生

欢迎0元领取,

体验3天“爱的序位” | 家庭排列课

免费领取张德芬老师

《遇见未知的自己》有声书

↓↓↓

最美的女孩去世(她突然去世真相刺痛全网)(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