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

《落叶归根》是一部由张杨执导,赵本山、洪启文、郭德纲等主演的喜剧片。

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1)

电影豆瓣评分7.9分,主要讲述了农民工老赵(赵本山饰)为使好友老刘(洪启文)死后"落叶归根",一路上历尽艰难将老刘尸体运回老家的故事。

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2)

说到赵本山,大家自然很熟悉。在喜剧界,他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笔者自记事开始,印象中每年央视春节晚会,赵本山所表演的具有厚重乡土文化的喜剧小品,都是大众必看也是最期待的一个节目,可见赵本山的喜剧到底有多受欢迎。

而在这部剧中他再一次用喜剧的形式将一个农民工对生活的倾诉展现得淋漓尽致,引人深思。

落叶要归根

自古以来,我们不仅说,也用行动证明,落叶要归根。落叶归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仅是生活里的一个强烈愿望,也是一件值得十分欣喜的事情。

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3)

可是这部电影中还乡的故事却带着浓浓的悲剧色彩,让人不忍细嚼慢咽。

故事的开篇便是,在酒馆里,农民工老赵为了把意外死在工地的工友老刘带上长途汽车,便把老刘伪装成一个醉汉,就这样开始了一个艰辛而又刺痛人心的还乡之旅。

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4)

成功混上车后,老赵还为自己的聪明感到自鸣得意,也认为可以这样直返老家,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还乡之旅充满波折。

刚走不远,在半路上,他们遇到了郭德纲饰演的劫匪,他们把车上的人劫了个遍。

到了老赵,面对这群穷凶极恶的匪徒时,他拿出了自己的钱,但劫匪还贪心地想要抢他工友的钱,扬言道:

“我上抢天,下抢地,中间抢空气,有什么不能抢的。你这样说不是侮辱我的职业道德吗?”

老赵不得已,无奈地指了指身边的老刘说:“死人的钱,你敢抢吗?”

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5)

这种极具喜剧效应,又使人不觉黯然神伤的情景在郭德纲和赵本山接地气的神情逼真的演技中更引人入境。

瞬间,车里的空气凝固了,车里的乘客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老赵,而劫匪却深深地被老赵为了一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落叶归根”的承诺和行动所折服。

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6)

也因此,老赵救了车上的所有人。可是乘客们却是占尽便宜后,翻脸不认人,把老赵赶了下车。

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7)

劫匪人性未泯,乘客却忘恩负义。鲜明的对比,造就了一幅人性的讥讽图。当然,这有些是题外话了。

但鲜明的对比也让我们见证了在利己主义的驱使下农民工生活变得更加的不易。

在之后的故事情节中,那一幕幕更是走进观众的心底。

黑店老板无耻的强卖,老刘的生命价值一贬再贬,最后才发现老板给的赔偿费五千元原来也是假币(原本还值5000的一条命这下一文不值)。

老赵搞笑的自杀,孤寡老者假死的试探,卡车司机沙哑的倾诉……一切的一切显得好笑却又笑不出来!

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8)

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9)

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10)

旅途的这些经历无疑是给老赵的前行增添了阻力。

可是,无论旅途如何波折九转、险象环生,老赵还是勇往直前,那到底是什么在支撑他继续走呢?为什么他要如此的折磨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呢?

笔者想,那是一种信仰在支撑着他——落叶归根。

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11)

背井离乡都是不得已

都说作品源于生活,如果我们多探究一些,我们会惊然地发现,其实这个故事并不是虚构的,而是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真实事件。

据网上记载,2005年,《南方周末》曾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一起外出福建打工,老乡却客死他乡。为了给家里人一个交代,朴实的湖南老人李绍为便开始了回乡之旅。在广州火车站被警察发现。经了解,李绍为这么做是为了带病死的左家兵落叶归根、尸骨还乡。

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12)

对于这个事件,有的人说李绍为义薄云天,有的人听闻后流下热泪,也有的人听说后不知所措,浑身起满鸡皮疙瘩。

导演张扬则把这个案件拍成了一部电影,用艺术加工的手段将这件事展现到观众的面前。也使其更具有价值性,让大众们对此有了更广泛的思考与辩论。

这无疑让人们对农民工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像这样的心酸事,在生活中并不是个例,有的人一出去打工就再也回来了,有的人回来也是带着病,想想都那么让人哽咽难受。

其实,我们可以细心想一下,谁天生就想着背井离乡,一个人在外忍受夫妻分别,父女分别呢?

都是生活所迫。

笔者曾看到过这么一句感人肺腑的歌评(源于陈星《新打工谣》的歌评):

"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却没有工作;他乡容纳不下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一个叫家的地方找不到养家糊口的路,找到了养家糊口的地方却安不了家。从此,便有了漂泊,有了远方,有了乡愁。"

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13)

简短的一句话,深深地道出了大多数无奈背井离乡之人复杂矛盾的心理,想家又想好生活,可是现实不允许呀!

这首歌,这部剧,一针见血,活灵活现,也难怪网友们会有如此深的感触。

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14)

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15)

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16)

家乡对于每个背井离乡的人,尤其是农民工来说,不仅仅是出生的地方,更是肉体的寄托所,团圆的象征,灵魂的归宿。

笔者记得,这部剧有个小片段,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看完后心理空落落的,如今再回想,依旧觉得心情灰灰的。

小酒馆里,大醉的老赵向老刘抱怨生活艰辛、身体衰竭,他极害怕自己客死他乡。

同样大醉的老刘对他说:“你死了,我就是背也要把你背回家乡。”

死了,也要背回家乡。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对家乡的一份无法割舍也不愿割舍的情愫。

只是再多再浓厚的情愫终究抵不过生活的所迫,终究有无奈的背井离乡、分别两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感叹。

生活裂缝里的一道光

罗曼·罗兰曾说:

生命是建筑在痛苦之上的,整个生活贯穿着痛苦。

生活固然艰难,到处充满着痛苦,人心也固然难测,很多时候变化无常,但是生活也不全是黑暗,生活的裂缝里还有阳光。

在剧中,老赵在路上艰难地拉着死去的工友往上走,一步数滴汗,看着都让人心疼。

路过的旅行者,无意间随手帮了一下老赵,瞬间让他跨过了陡坡,老赵笑了。

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17)

虽说这只是简单的一个帮助,但是无意间的援助之手却能让人度过一些难关,无论是善意的微笑,还是一个举手之劳。对于陷入困境,需要帮助之人来说都是无限的温暖与鼓励。

对于农民工我们也都应该如此,笔者想剧中的意义也在于此,所有看起来不经意的帮助,也许造就的可能就是一个健康的生命,幸福的家庭。

像这样的细节描写,剧中不仅仅只有这一处。

当历经一次次拦车失败,甚至是被骗后,老赵背着老刘独自失落地走在公路上,成功地拦下一辆汽车时,本来是开心的,但当他发现车上全部是小学生后,他止步了,又继续向前走。

可是有个小学生却通过窗子将一瓶自己喝剩的水递给老赵,老赵在烈阳下笑了,加快脚步坚定地往前走。

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18)

笔者想此刻的他在心中是感到过一丝温暖的,世上之人也并非全部都是冷漠无情,只顾着追名逐利。

最后,老赵也是在警察和好心人的帮助下找到了老刘的老家,老刘也终于落叶归根了。

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19)

虽然说现在生活逐渐变好,农民慢慢的也可不用像以前那样不得已而远离家乡。但是无论任何时候,每个为生活所远赴他乡之人都应该值得我们去尊重、关爱和帮助

切不可再出现嫌弃农民工用餐的类似事件。

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20)

落叶归根文案(笑里的泪点刺痛了我)(21)

当然,这种远赴他乡,因生活所迫绝非是指做违法乱纪之事。

结尾了,和大家分享一首穿越千年依旧能让读者感同身受的诗。

于笔者而言,每每读起这首诗,诗中每一个字都那么掷地有声,每一个场景都那么叩击心门。

愿我们都能被生活所善待,我们也善待生活中每一个人,尤其是背井离乡,孤苦伶仃的为生活与责任奔波之人。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文|子润

图|网络


以上为作者个人观点,如要观看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刀木之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