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总部一般去哪些城市比较多(央企总部搬到哪儿)

导语:未来,央企可能基于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优势、营商环境、创新基础、资本市场、国际化水平等原因落户不同城市。

央企总部一般去哪些城市比较多(央企总部搬到哪儿)(1)

12月25日,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龙头——央企中国电子集团正式将总部迁往深圳。

央企总部一般去哪些城市比较多(央企总部搬到哪儿)(2)

就在前一天,重组后的中国船舶集团把总部迁到了上海。

结合刚刚成立的中国稀土集团落户江西赣州,今年以来,央企总部出现了离京小高潮。

这里面,既有新央企在北京以外的城市“安营扎寨”,也有驻京老央企迈出外迁脚步:三峡集团总部回迁湖北;中国华能总部将迁至雄安;新成立的中国星网和“两化”整合后的中国中化也先后将总部注册在了雄安新区。

算下来,今年已有8家大型央企决定将总部迁至京外或直接在京外落户。

01

央企为何扎堆儿北京

在公众眼中,央企总部设在北京,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在首都,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第一时间知晓并做出反应。

但很少有人知道,央企并非一开始就“扎堆”在北京。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因工业基础强、矿产资源丰富、区位优势好,成为“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主要承载地,一重、一汽、鞍钢、哈电等重工业巨头因此扎根东北。

还有一部分企业,曾因“三线”建设等原因将总部设在中西部中小城市,但后来因市场化改革发展的需要,将总部搬迁到了较大的城市,比如东风汽车。

央企总部一般去哪些城市比较多(央企总部搬到哪儿)(3)

之后的改革开放大潮中,不少央企应运而生。比如,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原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等部委被撤销,在煤、油、核三部基础上分别组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等能源企业。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应市场化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电信、中国航空等企业也从所属的各部委中独立出来。由于这些企业的前身原本就在首都,总部自然而然就落在了北京。

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后,不少同业竞争的央企开启了整合重组之路,原本在地方的央企也随之来到了北京。

央企“扎堆”北京,折射出的是国家经济版图的历史性变迁,并非全部都基于市场的考量。

02

首都承受压力极大

目前由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央企有97家,其中,总部位于上海的企业有6家、东北5家、广东5家、湖北3家、雄安2家、四川1家、江西1家、港澳4家,其余都在北京。

大量央企总部的存在,让北京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城市之一。

尽管央企对首都经济发挥了强大的支撑作用,但时过境迁,央企“扎堆”首都带来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

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过多资源集中一城一地,催生了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加重了城市运行的负担。近年来,中央对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出了明确要求。

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加速跑”,央企总部“坚守”在北京的必要性下降,而进一步贴近市场、贴近资源、贴近产业链上下游,更有利于做强做优做大。

由此可见,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加速市场化改革的双重考量下,央企总部迁移可谓大势所趋。

值得注意的是,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不是要限制北京的发展,而是立足“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有离开的,自然就会有新来的。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北京“高精尖”经济发展创造了空间,科技、信息、文化等领域“高精尖”企业占比从2013年的40.7%已上升至2020年的60%。

03

央企总部该去哪儿

从已经“离京”的央企来看,可以大致描绘出央企总部的“出走”逻辑。

上海是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也是电气装备配套企业和技术研发的重地,中国船舶集团和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将总部搬到上海更多地应该是基于产业链发展需求的考量;

深圳是中国信息产业技术发展的最大策源地,中国电子集团去深圳可以直面信息技术创新的最前沿,有利于央地、国民协同发展;

央企总部一般去哪些城市比较多(央企总部搬到哪儿)(4)

赣州长久以来便是中国稀土原料产地之一,相关产业有着深厚的积淀;

三峡工程就在湖北,这点也不必多谈;

而雄安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促进京津冀协同的重要据点,未来也将会迎来不少央企进驻。

早在2019年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便下发《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在京国有企业将总部及分支机构向雄安新区转移。

今年1月,“推动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转移”“支持部分中央在京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高等学校等向雄安新区有序转移”等内容被写入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纲要。

12月初,国新办举行了一场以“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

会上提供的信息显示,雄安新区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目前新区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建设同步推进的发展阶段。从今年起,部分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已启动分期分批向新区疏解行动。

由此看来,央企未来可能基于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优势、营商环境、创新基础、资本市场、国际化水平等原因落户不同城市。

央企总部一般去哪些城市比较多(央企总部搬到哪儿)(5)

而在相应产业优势的城市也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毕竟,央企总部的搬迁和接收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的央企总部只有几十人,有的则在千人左右。这意味着一些人要离开熟悉的环境,融入新的城市,也面临不小现实挑战。

因此,正在接洽或者有意愿的承载地应尽可能细化工作方案,早部署、早发力,早落地、早见效,力求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从长远来看,央企总部搬迁一定会给自身和地方带来更加优化的产业布局,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高质量发展战略。

编辑丨叶子

▫ 本文亦在今日头条、大鱼号、一点号、百家号、企鹅号、快传等平台同步更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