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去选择一本好书(如何选一本好书)

怎样去选择一本好书(如何选一本好书)(1)

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选好书的前提是先了解书籍的分类,然后基于分类,明确阅读的目的,目的有了,就可以开始选书了。派曰选书的流程是先看出版社,再看目录,然后看作者、序和推荐,最后看试读和书评,最后就可以决定是否购买了。

01 书籍分类

1 科学性:如教科书、科普读物。

科普性和原理性的书,可帮助你了解和掌握这个世界的真相和规律,从而让你的思考更严谨,行动更准确,活得更通透。

2 实用性:解决问题类书籍。

人生种种困惑和问题,书中自有答案。

3 文学性:如名著等优质文学类作品。

这类书籍可以帮助我们丰盈内心,加深生命体验,进而为生命带来更多的力量。

4 消遣性:不具备以上价值的各类读物。

不能把自己绷得太紧,适当地与小说一起穿越,有助于放空心态,忘记现实,娱乐自身。

文学性和消遣性书籍不在这里赘述,下面主要谈谈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书籍选择。

针对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书籍,派曰又重新做了定位:

1 理论书:教科书级,枯燥、系统、权威

2 思想书:引发深度思考,枯燥、烧脑

3 工具书:也叫方法论书,以解决问题为主

4 畅销书:在轻松阅读中汲取些许营养

亚历桑那大学和布朗大学的研究者写过一篇题目叫做《最优学习的85%规则》的论文。他们通过实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学习时,新信息占比达到15.8%时,人的学习效率是最高的。

也因此,美国出版界曾有过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本畅销书里必须有85%的内容是大众所熟知的,剩下15%的内容可以是新信息和新知识,否则便无法成为畅销书。

这也是为什么畅销书读起来都比较轻松愉快的原因,也是很多人读完一本畅销书后,感觉很水的原因。

看到这里,你对书籍的定位,是否有了大致的轮廓?

02 阅读的目的

阅读一定要有功利性,否则,哪怕就是一本畅销书,你也很难看完它。

功利性,即阅读的目的。你为什么要读它?是想解决一个问题,还是想了解该领域的前沿思想,还是对该领域匮乏,想系统性地吸收相关的知识?这个功利性,就紧扣了上面的书籍定位。

有了目的,就可以去购书平台搜索了,派曰一般会在当当上搜索。

比如,我想补充绩效方面的知识,书籍定位最好是工具书,我就直接在当当上搜索“绩效”,然后会出现很多书。

接下来,就按下面的步骤选书了。

03 看出版社

我国排名前10的出版社,分别是(以下打乱了排名顺序,是按出版书籍类别进行分类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要出版教育类图书、科技图书和大众图书等。

中华书局: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发行各种科学、文艺著作以及工具书等。

人民文学出版社:主要出版高档次,高品位的文学作品。

三联书店:主要出版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图书,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

上海译文出版社:以翻译出版各种外国文学作品和社会科学著作为主要业务,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专业翻译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主要出版各类工具书、学术著作、科技图书和教育期刊等,也出版和翻译世界各国的学术名著。

科学出版社:以出版学术书刊为主要业务,包括医学、教育、人文社科等诸多领域。

机械工业出版社:以出版管理类、商业类书籍为主。

中信出版社:涵盖学术、文化、商业、财经、大众生活等多个领域,其出版的财经类图书在国内一直非常畅销。

人民邮电出版社:以计算机、通信、摄影类图书为主,该类书籍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最高。

如果你从以上出版社选择书籍的话,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去。派曰推荐的管理书籍,一般都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

04 看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框架、结构,也是作者的思维逻辑。如果从目录上你看不出这本书到底讲得是什么,或者觉得前后结构颠倒、混乱的话,那就可以直接弃了。

另一方面,如果你从小目录上,就能大致猜到里面内容的话,那它大概率是一本畅销书。反之,对你来说,营养价值会更高些。

比如,《经营的本质》一书中,有个小目录是“服务的真谛”,我并不知道服务的真谛是什么,其他很多小目录我也不清楚,那对我来说,可汲取的营养就很多了。

05 看作者、序和推荐

我个人买书很少看作者,就像我的书籍荐读一样,很少去介绍作者的背景。我的观点是,作者有名气,不代表书写得好;一本书写得好,不代表所有书都写得好;没名气的作者,既然能出书,必有值得一看的价值。

序和推荐其实都是书的一种宣传手段,就看你受不受用。如果推荐的观点正跟我的痛点吻合,我一般会选择购买。

06 试读和书评

当当网一般都会有书籍试读,我会通过试读,看看书里面的排版,如果字号太小,或者排版太拥挤的话,或会成为我弃选的可能。

书评我很少在当当平台上看,一般会去豆瓣上看大家的书评。豆瓣的书评,相对来讲还是比较中肯的。

派曰目前在做管理书籍的荐读,你也可以关注我,直接看我的书评。

07 总结

目前,好多平台都会有书籍荐读,也有好些书有很多大人物背书,但我对此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比如,《事实》一书,在当当网排名很高,也有很多大人物背书,但我对该书真感冒不起来。

“对我有用的书籍,才是好书;适合自己的书籍,才是好书。”同一本书,有些人认为很有价值,有些人会认为很水,原因可能在于大家的起点不一样,不要太关注别人的评论,对你有用就好;还有,如果书本身很好,但你就是看不下去的话,也不能算是你的好书。

如该文对你有所帮助,请给个“赞”或“喜欢”。

“HR书籍荐读,让你花最少的时间,汲取更多的能量。无限可能,有你,有我!”

请关注我,我是@派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