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同仁堂高晓攀(相声圈左右逢源的高晓攀)

相声同仁堂高晓攀(相声圈左右逢源的高晓攀)(1)

日前,嘻哈包袱铺于沈阳和北京两地三处,同时举行分店开张仪式,班主高晓攀还特意现身沈阳,和区领导一起参加了剪彩仪式。

相声同仁堂高晓攀(相声圈左右逢源的高晓攀)(2)

买卖兴隆通四海,再开分店也正常,但新店的选址地点却让网友们不禁产生了“三连问”:北京分店直接落在听云轩旧址,是替人“报仇出气”,还是和曹云金有恩怨?

辽宁两处新店选沈阳,要抢饭碗?在市场被大半垄断,名角不常驻的情况下,包袱铺辽沈新店能否立足成功?

相声同仁堂高晓攀(相声圈左右逢源的高晓攀)(3)

解惑答疑可能需要慢慢来,但从高晓攀的过往经历上看,此三处选址是高老板深思熟虑后的必然结果,甚至还为此做了周全打点,只不过百密一疏,导致天时地利人和四角不全。

1 二进德云社

说起与德云社的渊源,34岁的高晓攀用的是“落草”二字,有点意思。

刚当“北漂”的时候,高晓攀刷过油漆、干过司仪、当过推销员,他还组建过“北京青年相声剧团”,没多久就解散了。

相声同仁堂高晓攀(相声圈左右逢源的高晓攀)(4)

2003年,18岁的高晓攀来到德云社,那时德云社在北京潘家园的一个小剧场演出,条件简陋,连固定的桌椅都没有,生意好的时候有几十位观众,惨淡的时候只有几个观众。

郭德纲回忆说:“当时的后台演员大约十几位,还有些临时搭班的,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个时候,来了两个年轻演员,其中逗哏的叫高晓攀。之前和他并不熟,但他提到他的师爷冯宝华先生,我很亲切。冯先生是天津相声前辈,人品极佳,有口皆碑。我幼时曾受教于先生,所谓人不亲艺亲,便留下了晓攀。”

相声同仁堂高晓攀(相声圈左右逢源的高晓攀)(5)

高晓攀师承冯春岭,郭德纲师承侯耀文,他们都是第八代弟子。按照相声界的论资排辈,高晓攀和郭德纲是平辈。不过,高晓攀是郭德纲西河大鼓门的徒弟。

在德云社的家谱里,西河弟子共有5人,高晓攀位列第二。有趣的是,其他四个弟子都是“景”字科,比如阎景俞就是郭麒麟的搭档阎鹤祥,但高晓攀用的仍是原名。

相声同仁堂高晓攀(相声圈左右逢源的高晓攀)(6)

高晓攀在德云社干了一年半,当过报幕主持,也说过开场相声,常和郭德纲同台演出。

回忆那段岁月,高晓攀说:“郭德纲是一个很传统的人,却能将传统‘玩弄’于股掌之间,他的作品都是对传统相声的改进,却能结合流行的社会元素,增加很多新包袱。他是对相声推陈出新的人。他教育徒弟的话我一直记得:六成老技巧,四成新观念,外加天赋和勤奋。”

相声同仁堂高晓攀(相声圈左右逢源的高晓攀)(7)

郭德纲过目不忘的本事令高晓攀印象深刻,“郭德纲看书看一遍就能记住,用的时候信手拈来,跟小时候背贯口一样,一辈子都忘不掉。”

因为自己的人生规划离开德云社,高晓攀和郭德纲属于好聚好散,与后来儿徒曹云金、何云伟背叛师父完全不是一回事。

相声同仁堂高晓攀(相声圈左右逢源的高晓攀)(8)

后来,在德云社缺人之际,高晓攀受郭德纲的邀请,又去帮了一段时间的忙,也是很讲义气。

高晓攀两进两出德云社,他说,亦师亦友的郭德纲在相声方面对他的影响很大。

相声同仁堂高晓攀(相声圈左右逢源的高晓攀)(9)

2 师胜杰的干儿子

2012年,陈寒柏和高晓攀当众磕头,拜著名相声演员师胜杰为“义父”。师胜杰笑言两个“义子”一怪一帅,会把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他们。

相声同仁堂高晓攀(相声圈左右逢源的高晓攀)(10)

师胜杰是相声大师侯宝林的关门弟子,他不仅继承了侯派相声风格,且形成了自己文雅清新的表演风格,创作过《我要补课》、《婆媳之间》、《醉酒歌》等一批广为流传的作品。在现场,师胜杰夫妇被请上台就座,陈寒柏和高晓攀二人跪在义父、义母面前磕头三次;礼成后,二人分别献上礼物。高晓攀表示,因干爹好饮酒,所以亲自酿了酒头;陈寒柏则献上亲手雕刻的寿星。满面笑容的师胜杰也拿出送给两个义子的礼物两幅亲手所写的书法,每幅都寄予了对义子的期望,并巧妙地嵌入了义子的名字:送给陈寒柏的是“梅花香自苦寒来”,送给高晓攀的则是“只顾攀登莫问高”。

相声同仁堂高晓攀(相声圈左右逢源的高晓攀)(11)

对于这次拜干爹活动,陈寒柏动情回忆道:“有一次去他们家吃晚饭,因为一些原因到得很晚,没想到干爹一直等我到了才一起吃。当时觉得他们就像自己的父母,现在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叫声"爹""娘"了。”高晓攀也表示:“从小就崇拜干爹的艺术,后来得到干爹不少帮助和指点,最近一次接触,干爹的一句话"儿子,别怕",让我感动得差点落泪!”

3 姜昆器重

相声同仁堂高晓攀(相声圈左右逢源的高晓攀)(12)

姜昆,九十年代相声行业里屈指可数的相声名家,受到观众们的追捧,演出中受到的都是现在大牌明星的待遇。

1998年出版自传体《笑面人生》,正版书销量达到40多万册,在三万册就算畅销书的市场,这个成绩之瞩目可想而知。而且当时正是盗版最猖獗的时候,保守估计这本书肯定不止200万册。

姜昆自我评价:我让相声适应了电视,但是却没有能让相声适应互联网,这个工作就交给晚辈们来实现了。

相声同仁堂高晓攀(相声圈左右逢源的高晓攀)(13)

互联网浪潮到来之后,姜昆的人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他在采访中的很多观点,都被刻意的曲解,因此个人声誉在网友们中间暴跌,成为阻碍相声发展的“罪人”。

高晓攀的遭遇和姜昆一模一样,2008年成立嘻哈包袱铺,成为最年轻的班主;2009年成为《人物周刊》评选的80后十大影响力人物;2010年涉足影视行业,并且大获好评。

2012年开始相声全国巡演,2013年获得文化创意产业“十大新锐人物”,2015年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搭档冯巩等合作《小棉袄》。

相声同仁堂高晓攀(相声圈左右逢源的高晓攀)(14)

其后高晓攀的事业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嘻哈包袱铺的几位大将选择了出走,嘻哈包袱铺的经营出现问题,上座率不高成为硬伤,高晓攀作品创作的数量和质量连年下降。

最近几年,高晓攀走的是苗阜的老路,靠拢曲协,争取把嘻哈包袱铺挂靠到曲艺团之中,因此也成为了主流相声行业里的新贵,受到姜昆的器重。

相声同仁堂高晓攀(相声圈左右逢源的高晓攀)(15)

不久前,72岁高龄的姜昆亲临嘻哈包袱铺,百忙之中的他专门给演员们,讲了一堂关于新相声的课,并且着重强调了合格演员要有一种忧患意识,多去思考相声题材能够引发的思考问题。

相声同仁堂高晓攀(相声圈左右逢源的高晓攀)(16)

对于高老板本人,坊间有不少看法,喜欢他的会说他是娃娃腿老艺人、致力于相声创新的领头人、当代少有的帅卖怪坏全占的传统艺人。不喜欢他的可能就会攻击于他的基本功薄弱、包袱结构苍白、段子太浮于表面等等。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年轻一代相声艺人中,高晓攀穿梭于主流与非主流之间,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不像是青曲社一样极左,也不像是相声新势力一样偏右,高晓攀是相当成功的。

你喜欢他吗?欢迎留言讨论一下。

相声同仁堂高晓攀(相声圈左右逢源的高晓攀)(17)

免责声明:公众号部分文字图片视频来自网络,有些无法确定文章内容、作者、出处的真实性,平台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转载的文章仅在本号内部做分享使用,如涉及侵权或不实,请务必先联系我们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