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部署(从小切口入手抓关键)

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部署(从小切口入手抓关键)(1)

无锡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在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用测距仪测量仓库与周边构筑物的间距。

自今年5月以来,江苏省依据应急管理部的工作部署,结合近年来专项整治的实际情况,按照企业自查自改、专项执法检查、省市交叉检查核查等环节,重点整治37家钢铁企业、103家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833家涉粉作业10人以上的粉尘涉爆企业。

三级“清零”确认,丰富自选动作

“上报企业清零信息时,我们使用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系统,不仅简单易操作,而且帮助我们节省了大量填写报表的时间,让我们有更多精力抓安全、促生产。”扬州市一家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负责人石宇凡说。

此次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清零行动”(以下简称“百日清零行动”),江苏省应急管理厅成立了由分管厅领导负责,执法局、综合监管处等处室组成的工作专班,实施企业自查、属地执法、专家把关三级清零确认,各级均要求逐企逐项逐设备签字确认“清零”。通过全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系统,江苏增加重点企业基础信息台账模块和隐患排查模块,动态掌握企业设备、工艺信息,将“百日清零行动”发现的隐患录入风险报告系统进行综合研判,同时建立“一企一档”,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基本摸清了32.7万家工贸企业底数。今年,江苏省全面推行精准执法活动,提前谋划部署,年初就将“清零”对象全部纳入执法计划,紧紧围绕执法对象、事项、方式、处罚四个精准,依托江苏省安全生产执法系统的“百日清零行动”专项模块,把重点执法事项列为“必查项”,实时掌握全省“百日清零行动”开展情况,推动工作落实落地。

如今,安全风险填报告别了此前繁琐的纸质报表。常州市经济开发区一家粉尘涉爆企业常州奥特百叶窗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郭毅平,拿起手机扫了扫贴在车间醒目处的红色加大风险标识牌上的“常安码”,对照上面的风险要点进行检查和填报,就可以实现安全风险“一码管理”。对此,常州市经济开发区政法和应急管理局局长欧阳翔说:“我们从一个二维码做起管控风险,编制风险词典,手把手教企业辨识风险,帮助企业清除隐患,让动态‘清零’成为应急管理工作者和企业的共同目标。”

“好系统的关键是各方都要用起来。今后‘风险报告和行政执法双系统’将和常州市、苏州太仓市等先行试点城市的数据信息实现实时对接,让监管执法工作者、乡镇网格员、企业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用得顺心、用得安全。”江苏省应急管理厅执法局的工作人员说。

南京推动钢铁企业“智改数转”、苏州试点粉尘监测预警、无锡淘汰铝加工落后产能、常州探索风险管控“常安码”、徐州和宿迁运用粉尘涉爆企业“一判二看三巡”三步工作法让执法监管有抓手……在属地“清零”确认阶段,江苏省各地应急管理部门在规定动作中延伸自选动作,对照清单,分类分级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逐企逐项逐设备“对账销号”。

聚焦“隐患见底、措施到底、整治彻底”的工作目标,为了让各个市、县管理单位动真碰硬、发现真问题、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江苏坚持采用省级带着13个市开展市际交叉检查的方式,强化工作统筹调度,每日、每周、每月进行情况通报,压实责任,提升成效。

在省级核查阶段,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将17家钢铁企业、30家铝加工企业和131家粉尘涉爆企业纳入省级核查范围,抽调52名市县监管执法业务骨干和55名专家,成立3个工作组,每组由3名至4名省厅执法局人员、4名市县监管执法业务骨干和6名至10名专家组成,按照“三位一体”执法检查模式,将发现的隐患问题交办属地,其中涉及重点执法事项的问题,责令停止使用相关设备设施,并交由属地应急管理部门立案处理。

针对检查核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江苏省应急管理厅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化百日清零行动加强钢铁等重点领域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对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粉尘涉爆企业提出“4 4 4”共12项措施,结合“钢8条”“铝7条”“粉尘6条”21项基础措施,督促重点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控重大安全风险。

安全理念在心中,企业主从支持到主持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执法局工贸监管负责人说:“安全风险是动态的,‘清零’并不意味着企业和监管部门可以一劳永逸、高枕无忧了。企业要在用好现有人和设备的基础上,夯实安全基础,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监管部门则要倾力帮助企业辨识风险和管控风险,护航安全发展。”

多次参加执法检查的苏州市应急管理局坐班专家周应泉对此表示赞同。他说:“不论是应急管理部门帮扶,还是企业自身开展安全投资,归根结底是让安全生产理念成为日常工作的习惯,让企业主体责任得到落实。”

今年6月,郭毅平和全省131家单班作业30人以上的粉尘企业主要负责人一起参加了省应急管理厅组织的“百日清零行动”专题培训班。回来后,他督促安全员坚持每班、每周、每月给一线员工讲安全、播放事故警示片,推动每位员工守牢安全底线。他说:“这些年,应急管理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切实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只有把安全意识根植到每位员工的头脑中,企业才能兼顾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现有近1.5万名员工的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自2018年起,在张家港市应急管理局、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指导帮扶下,着手开展行车、煤气等系统合规性改造,提升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度、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人员安全培训等工作。该公司总经理施一新说:“在安全事故隐患整改面前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围绕‘钢8条’和其他安全事故隐患的整改,我们前后投入了2.5亿元。”

近日,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与中钢院续签了三年安全生产合作项目,施一新说:“经过前三年的合作,我们尝到了安全的甜头。如今我们最大的期望就是他们尽快把精兵强将派过来,帮助我们继续完善自主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培养安全管理专业人才。”目前,该企业建立了“拉黑”不规范作业的从业者、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外包单位的“双拉黑”制度,坚持“不安全、不生产”“不安全、不检修”,同时培养安全管理专家团队,以确保安全生产体系稳定受控运行。

去年10月初,张家港市应急管理局组织辖区企业主要负责人前往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实地考察和学习高温熔融金属管理。参加此次培训的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蔡振明说:“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离不开各级安全负责人的努力。今年公司里有不少安全管理人员及部门负责人通过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今后向员工讲起安全工作,将更加有底气。”

回想起6年前第一次调研辖区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张家港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陈国庆心有余悸:“企业数量大,监管难度大。”如今,江苏沙钢集团这个曾经的村镇企业已跻身世界500强,自身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江苏诸多的工贸企业如同江苏沙钢集团一样,正逐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正如陈国庆所言:“帮企业要彻底,安全生产监管最终是为了服务企业安全发展,帮助企业建立标准化安全规程。一个车间一个车间过安全关,建体系、促履责、强属地,引导企业学会自己走安全之路,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由‘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向‘主持’安全工作转变。推动隐患‘百日清零行动’的过程,也是双方在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工作靠前做,服务暖人心

“多亏省级专家提出了使用自动清灰阀的建议,清理起管道内部的木质粉尘便捷、实用又经济。能量不聚集,粉尘不爆炸,我们才更加健康和安全。”郭毅平对记者说。

这是江苏省应急管理系统开展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清零行动”省级核查中的一个场景。

“清零行动不是100天能加急落地的,21项重点问题也不是在这100天里能完成的,是要通过持续整治、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的,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在平时,才能保证这100天的真正实效。工贸行业重大隐患判定标准颁布以来,我们开展了多轮整治,既着眼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又为企业预留了缓冲空间。”江苏省应急管理厅执法局工贸监管工作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江苏省应急管理系统坚持靠前服务,用心用力帮助工贸企业查隐患、找办法、促整改,从硬件改造和软件提升及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等多角度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小建议解决粉尘能量聚集大问题,严格落实涉爆粉尘清扫制度后,一线工人都说现场干净了、心里踏实了,粉尘清扫完了,爆炸的可能也降低了。每天大家下班后,我在厂里散步,心里踏实多了。”郭毅平指着干净的车间和通道,对前来检查的常州市经济开发区政法和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说。目前,该企业还主动引入了最新的除尘设备,实现每日安全和环保双达标保障。据了解,徐州、盐城和泰州等地粉尘涉爆企业,在除尘管道容易积灰的弯头、末端等部位均设置了自动清灰阀,守住了“粉尘6条”中清扫粉尘的底线,解决了管道积尘不容易清理的棘手问题。

前期检查中,江苏省扬州市应急管理局基础处王俊峰等人发现,仪征市一家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的生产设备老化,且安全监测、预警联锁装置无法使用,遂与仪征市应急管理局一起邀请专家帮助企业整改提升。此次“百日清零行动”属地核查中,该企业负责人汪劦也表示:“2018年开展整治提升以来,一路上多亏了应急管理部门的服务指导,解决了我们‘铝7条’不达标的问题,安全管理也更加规范,现在晚上也能安心睡觉了。”

整改炉前防爆墙、优化自动炼钢系统,改变原来的“看火”炼钢老办法,借助自动付枪、烟气仪分析等让炼钢过程控制更加精准;为了让隐患排查更加快速,在煤气区域安装3600多个固定式煤气报警器,建设智能煤气检测系统平台,实现煤气监测在线管控,并根据报警情况实施分级短信推送功能……这些变化让江苏沙钢集团炼钢厂的“博士厂长”邹长东深切感受到,书本里的安全措施落到了现实工作中,带来了安全水平和日常工作效率双提高。他说:“多亏了省、市应急管理部门对我们工作的指导和帮助,技术整改提升、安全培训……让安全工作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以前检查时,发现工人在车间热修区作业时,身边就是盛满1600多摄氏度钢水的钢包,非常危险。现在炼钢车间热修区移位,设备更新、现场操作人员减少,一条条安全措施落地见效,工作环境更加安全,工人也更有安全感。”该炼钢厂的安全员庄壮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以上3家企业的经历是江苏省应急管理系统通过“开小灶”“开大灶”、2021年“百日执法行动”和今年“百日清零行动”等专项整治工作,推动全省工贸企业整改提升的一个缩影。苏州、常州、扬州等设区的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结合执法监管、服务企业多年的经验表示,“百日清零行动”既是一个检验前期工作的契机,也是一个巩固提升的时机,通过“精准执法 优质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完善安全体系,是一个“功夫在平常”的长效工作。

●作者:本报记者陈慧、聂欣 通讯员严小娟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2022年9月9日四版 原标题《从小切口入手抓关键 护航企业安全发展——江苏省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清零行动”侧记》 责任编辑:肖艳鹏

●编辑:董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