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仙境张家界百龙天梯(绝壁千仞上的生存之道)

又不须你凿壁囊萤 现放着明窗净几

只见你白日的浪淘淘闲游戏 到晚来昏沉沉睡迷迷

待轻你全然不理 待重你犹恐伤了父子恩和义

鄂西鱼木寨的《南阳柴夫子训子格言》最后一部分尤其令今天的父母感同身受。这不,我写到这一段的时候,特意去隔壁书房巡视,犬子正对着课本“昏沉沉睡迷迷”呢。

深秋时节游历渝东鄂西山区,这里是云贵高原向华中的延伸部分,长江在此凿空三峡奔涌而出,两岸群山环抱,深沟险壑,发育了大量孤峰峭壁,也造就了众多遗世独立的山寨屯堡。

那么,古人是如何在这些险峻荒僻的山寨中生存和生活的呢?

我独自驾车沿318国道从重庆万州渡江前往湖北利川,这段国道沿古盐道而建,乃是连接万州与恩施的咽喉要道。路程约略过半时,国道穿过一条河谷,唤作鸡头沟,由此进入湖北地界。在鸡头沟西侧的群山之中有一座鱼木寨,我转入县道盘旋上山,去这座2006年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探访答案。

人间仙境张家界百龙天梯(绝壁千仞上的生存之道)(1)

无人机拍摄的湖北利川谋道镇鱼木寨。 (IC Photo/图)

吾克此寨,如缘木求鱼也!

鱼木寨位于湖北利川市、重庆万州区和石柱县之间,最早归石柱土司管辖,明代万历年间转隶万县(即今万州),上世纪五十年代又划归利川。据清朝同治年间编纂的《万县志》描述此地:“山高峻,四围壁立,广约十里,形如鞉鼓,从鼓柄入寨门,其径险仄,寨内广有田产竹木,可容数千户,南岸名寨也。”

通俗地说,这地方好像个拨浪鼓,高踞于与周围山谷落差约五百米的台地上,东、北、西三面均为断崖,仅在南面有一条狭窄的山脊可容两人并行通过,就像拨浪鼓的手柄。在这条手柄的顶端屹立着建于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的寨门,它纯用条石砌成,上下两层,下层可供单人独骑步行通过,上层隔为四间用于屯兵,在寨门门额上凿有九个射击孔,俯控山脊,扼守险要,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鱼木寨原名成家寨,因此地最初仅有成、谭、向、邓四姓共七户土家人而得名,其中的谭家后来成为本地土司,被朱元璋封为龙阳峒的安抚使。到了万历十四年(1586年),第八代土司谭彦相谋求脱离石柱土司,投向万县。两年后石柱世袭土司马斗斛得知此事,派长子马千乘出兵征讨,意在夺回这片附庸领地。

马千乘是明末名将秦良玉的丈夫,不过此次出兵是他18岁的成人礼,当时尚未与秦良玉成婚。少马爷几番强攻成家寨未果,顿兵于绝壁之下,只得将这座孤峰团团包围,希冀守军给养耗尽后开寨投降。没想到围困了几个月之后,守军居然从山上扔下几尾活鱼,恰好落在马千乘帐前,借此炫耀寨内既不缺饮水也不少食物。马千乘不禁感叹:吾克此寨,如缘木求鱼也!眼见占不着便宜,遂解围退兵,任由谭氏脱离石柱土司,而“鱼木寨”也由此得名。

鱼木寨在土司兵的合围之下坚守数月并不算稀罕事:在其东侧隔着深谷另有一座孤峰,形似一条大船浮于群山之间,故此叫做船山,其峰顶也有一座寨子叫做船头寨,属于支罗峒。明嘉靖三十二年时该峒土司黄中造反称帝,将船头寨改名为“天城”,意为天空之城。官府派正规军围剿,历时十二年未能攻克,直到嘉靖四十五年(1565年)方由湖广巡抚谷中虚设计假意招抚,诱骗黄中下山后扣押,才得以攻破这座群龙无首的山寨。

人间仙境张家界百龙天梯(绝壁千仞上的生存之道)(2)

鱼木寨梯田 (王在田/图)

那么这些山巅屯堡究竟是如何撑过几个月乃至十几年的围困而维持自给自足的呢?我穿过将近六米长的鱼木寨门甬道,进入拨浪鼓的鼓盘,一探究竟。

说是山顶台地,毕竟不是一平如砥,鱼木寨内部大致呈西高东低态势,寨子西侧是茂密的树林,为寨子提供木材和燃料,中部和东侧则顺应山势开挖梯田成为农业区。不少梯田建于山坳,由于坡度陡峭,田垄十分狭窄,近看恍如鱼鳞,远观则犹如一座座U型的马蹄铁。

我国梯田一般巧用水利,引山间溪水由上至下逐层灌溉,盖以节约人力。但鱼木寨位于山巅,此地并不具备自然溪流,因而只能靠蓄积雨水用于灌溉。这里常常在山坳底部挖出水塘,如漏斗般汇集雨水,再使用人力浇灌梯田,甚是辛苦。不过这也让我找到了鱼木寨中“鱼”的奥妙:村民们在水塘里养鱼养鸭,难怪被围数月后依然可以变出活鱼来。

我注意到这里的土家农户多种植玉米,时值深秋,家家户户门前都挂满了沉甸甸密丛丛的玉米,遥望片片金黄,好不喜庆。鲜玉米不耐储存,挂在檐下晾干后则可以存放两三年,可备荒年。加上玉米产量高,耗水少,饱腹感又强,故而成为山寨村民的首选作物。如果提前储备,种新食陈,确实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过玉米系于15世纪末由西班牙殖民者从墨西哥带回欧洲,16世纪中叶方传入我国,最初称为“番麦”、“珍珠米”。当时正值嘉靖年间,因此还不能断言船头寨、鱼木寨的百姓结寨自保抵御围攻时就是靠玉米果腹。

人间仙境张家界百龙天梯(绝壁千仞上的生存之道)(3)

农家门前晾晒的玉米 (王在田/图)

与亚洲其他著名的山巅屯堡相比,鄂西鱼木寨比黔北海龙囤小,比起斯里兰卡中部的狮子岩(Sigiriya)或伊朗北部的刺客堡(Alamut)则大得多。海龙囤系播州杨氏土司的王城,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政府所在地,规模自然远超仅为小小村镇的鱼木寨,但这么大的屯堡需要大量士卒防守,粮食难以自给,战时需要提前囤积,难以持久;而且庞大的海龙囤地形比鱼木寨复杂得多,具有更多的防御薄弱点,最后果然被明军从后山爬入攻破。狮子岩与刺客堡均为巨型岩石形成的孤峰,山顶基本没有土壤,又处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降雨稀少,无法种植农作物,粮食完全依靠山下补给,饮水则依赖蓄水池,因此其规模受制于后勤补给水平,无法形成大型屯堡。

人间仙境张家界百龙天梯(绝壁千仞上的生存之道)(4)

斯里兰卡狮子岩 (王在田/图)

人间仙境张家界百龙天梯(绝壁千仞上的生存之道)(5)

伊朗刺客堡 (王在田/图)

归纳说来,鱼木寨这座山巅屯堡之所以能够保持遗世独立,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指鄂西山区气候湿润,降雨量大,利于农作物生长;地利一是指地形险峻,绝壁四围,易守难攻,二是指土壤丰厚,便于开展农业耕作,三是指林木茂盛,利于涵养水土,收集雨水;人和则指的是山寨中人吃苦耐劳,筚路蓝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将这片危崖绝地开拓成为远离祸患的世外桃源。

桃花流水杳然影,有天地、非人间

春播秋收是为了满足现世的温饱,山寨居民更为注重的其实是先世与后辈。

先说先世。鱼木寨里住的是土家族,他们崇尚“厚死薄生”:自己可以在艰苦的环境下讨生活,但对于死去的先人则要倾力厚葬,祈祷先人为宗族降下福祉,护佑后代趋吉避凶,福运绵泽。因此,鱼木寨中一大看点就是星罗棋布的墓葬艺术。

寨子西南角是一片松林,笔直的巴山松指向天空,一条小径蜿蜒于松林中,铺满了赭红色的松针。小径尽头是一片山坳,当地人叫做松树湾,松林边缘闪出一厝大墓,那是建于清代同治五年(1866年)的向梓墓。

向家是鱼木寨的大姓,其中有个农家子弟向霖斋通过科举考试走出大山,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步步由万县、成都而至北京,进入国子监学习,还为父亲向梓争得了皇帝钦赐的九品封典。虽然这只是个将将入流的正科级虚衔,对于僻处深山的鱼木寨来说却已经是莫大的荣耀与传奇。向梓死后,向氏家族为他营建了这座陵墓,其亮点是墓碑前6米高的楼阁复合式寿藏碑。

人间仙境张家界百龙天梯(绝壁千仞上的生存之道)(6)

向梓墓碑 (王在田/图)

向梓墓寿藏碑象征的是一正两厢四柱三间的三层楼阁,底层正房为拱门,通向墓碑,拱门两侧以楷书镌刻楹联:“千秋功名承雨露,一声啸傲寄烟霞”,拱门内侧左右分别为深浮雕的茶婆婆与执事官,两侧厢房则各立墓志一通。

寿藏碑的二层主体为神龛,镶嵌“皇恩宠锡”书丹匾额,匾额四周是双龙抢宝透雕边饰,神龛内外布满浮雕,两侧是对称的卷檐翘顶,檐下正面为扇形匾书:“只在此山”、“其生也荣”,背面匾书对联:“今年花似去年好,去年人,今春老”,“桃花流水杳然影,有天地、非人间”,虽然算不上对仗工整,却十分隽永,耐人回味。

寿藏碑三层是方形龛顶,四角翘檐,高托印绶,象征着墓主向梓的官方身份。

寿藏碑前还建有一座抱厦,立柱上的楹联为:“秋信渐高红树老,日光忽暮白云封”。抱厦顶板十分引人注目,乃是一个直径约一米的圆形阳刻福字,由一对凤首龙身构成,线条流畅,富有张力,展现了山寨中人旺盛的生命力。

向梓墓以东不远处还有一座向母阎君墓,也是由孝子向霖斋修建的,形制相似,只是碑前没有抱厦,福字由单条凤首龙身回旋勾勒而成,风水也不如老父亲墓碑所在的松树湾那么森然庄重而已,但其碑体雕饰精美,时见珍异,令人流连忘返,赏玩不已。

人间仙境张家界百龙天梯(绝壁千仞上的生存之道)(7)

向母墓寿藏碑的人物浮雕 (王在田/图)

除了向氏夫妇的楼阁复合式墓碑,鱼木寨的另一类墓葬特色是庭院复合式墓碑。这并非欧式庭院墓室,而是将死者葬在其生前居住的屋舍中,土家族称为“碑屋”。鱼木寨内最华美的庭院复合式墓葬叫做双寿居,也建于清代同治五年(1866年),是寨中大姓成永高夫妇的墓地。它与成家子孙的阳宅相邻,周围是护墙,形成院落,院落中间建有门楼,飞檐三层,额刻“双寿居”,将墓地分隔为前廊后院。墓院底部树立着巨型石牌楼,遍布浮雕、透雕、镂空石窗与碑序诗文,可谓石雕装饰艺术的集大成之作。

人间仙境张家界百龙天梯(绝壁千仞上的生存之道)(8)

双寿居古墓 (IC Photo/图)

恨不得头顶你步云梯

最后谈谈山寨中人如何关怀后辈,耕读传家。

鱼木寨的几大宗族中,谭氏是世袭土司,成氏是早期富户,而向氏最重文化教育,留下了最多的历史印记,除了刚才提到的向梓、向母寿藏碑外,还有寨内最具规模的建筑——六吉堂。它于民国九年由士绅向光远所建,因向家共有六兄弟而得名,占地千余平,前后两进院落,既是向家宗祠,又是向家学堂,但是向全寨子弟开放,凡是愿意念书的孩童均可来此上学,可谓深山中的私立学校雏形。

我之所以来到鱼木寨,最初也是缘起于这座六吉堂:我曾经在恩施州博物馆看到过一通碑刻《南阳柴夫子训子格言》复制品,感为奇文,得知其原物存于鱼木寨,遂来此一观。寻来觅去,发现这篇碑文就镌刻在六吉堂正屋抱厦的左右石砌栏墙上,也是民国九年建筑竣工时一并刻立的。我曾做过一番功课,没有在其他地方找到这篇碑文,也许是作者“南阳柴夫子”应主人向光远之邀而为本堂落成专门撰写的。

这篇《训子格言》言辞恳切、语言生动而不失文雅,注重对仗与对比,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开宗明义首先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费尽了殷勤教子心 激不起好学勤修志

恨不得头顶你步云梯 恨不得手扶你攀桂枝

你怎不寻思试看那

读书的千人景仰 不读书的一世无知

读书的如金如玉 不读书的如土如泥

读书的光宗耀祖 不读书的颠连子妻

第二部分给孩子立了几个“小目标”,其望子成龙之心真令我辈哑然失笑——最不济也要像东坡先生那样文名满于天下,您的要求也忒高了吧!

纵学不得程夫子道学齐鸣 也要学宋状元联科及第

再不能勾也要学 苏学士文章并美天下听知

倘再不然转眼四十五十 那时节即使你进个学补个廪

也是日落西山 还有甚么长济

最后一部分尤其令今天的父母感同身受。这不,我写到这一段的时候,特意去隔壁书房巡视,犬子正对着课本“昏沉沉睡迷迷”呢。

又不须你凿壁囊萤 现放着明窗净几

只见你白日的浪淘淘闲游戏 到晚来昏沉沉睡迷迷

待轻你全然不理 待重你犹恐伤了父子恩和义

勤学也由你 懒学也由你

只怕你他日面墙悔之晚矣

那时节只令我忍气吞声恨到底

离开鱼木寨时,夕阳已经落到了对面的山梁背后,为群山画上了一道璀璨的裙彩。我站在拨浪鼓手柄上回望这座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寨,它仿佛在黄昏中缓缓阖上了寨门,将古人对先世、现实和后辈所做出的种种努力都原封不动地封存在了绝壁孤峰之巅。

王在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