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

榴莲真是一种神奇的水果,它是世界上最臭的水果之一,对于它的气味,爱它的人爱得要死,讨厌它的人对它避而远之。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1)

现在正是榴莲的季节,我们今天就专门做了个榴莲专辑,谈谈榴莲那些事儿吧!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2)

榴莲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加里曼丹岛的土特产。随着在东南亚的流行,它的种植已扩展到泰国、越南、斯里兰卡、印度南部以及中国的海南等地。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3)

榴莲生长在热带地区,那里的平均日气温不低于23摄氏度。现在,夏威夷岛也开发了榴莲种植项目。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4)

在东南亚,榴莲也叫“水果之王”。榴莲果实生长树上,榴莲树生长在高温湿润的地方,结果通常需要4-10年的时间。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5)

榴莲果实的外观非常独特,带有“尖刺”。它的内部是浅黄色的果肉,有些品种里面为红色的果肉。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6)

榴莲的重量一般在1-3千克之间。有些榴莲可以长到30厘米,直径最大达到15厘米。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7)

榴莲的品种已知的有30多种,还有许多变种,知名度比较高的有“猫山王”、“金枕头”、“D101”、“青尼”、“金凤”、“D24”、“红虾”和“XO”。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8)

榴莲以其臭味而驰名世界,成熟的榴莲,即便几百米外,也能闻到,如果切开,味道就更加浓郁而绵长了~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9)

因为榴莲的味道,一些国家明文规定禁止在公共场所携带和食用。所以在东南亚旅游时,偶尔还会看到有“no durians”的标志。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10)

除非密封包装,否则一般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也是禁止携带的(尤其是新加坡)。一些酒店也有这样的禁令,因为它的气味实在太霸道了,会给一些客人带来烦恼。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11)

那么,榴莲到底是什么气味呢?

它闻起来像是鸡蛋、奶酪或天然气的腐烂物,混合着奶油干酪和洋葱的味道。它也可能闻起来像腐烂的肉或硫磺等味道。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12)

真的很难用具体的形容词来形容,反正你一闻到,就知道,这是榴莲。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13)

为什么榴莲会那么难闻呢?

一些水果会产生刺激性气味,去帮自己避开一些天敌。但是榴莲的气味却会吸引很多动物。因为榴莲靠产生丰富的气味去吸引动物,然后再传播其种子。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14)

榴莲的营养

撇除气味不说,榴莲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超级水果。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15)

它富含维生素B6,可作为天然抗抑郁药;

富含钙、钾和B族维生素,对骨骼和牙齿都有好处;

100克榴莲含有多达19.7毫克的维生素C;

它也含有锰、铁、铜和叶酸等;

榴莲里的膳食纤维能帮助缓解肠蠕动。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16)

举例来说,仅100克榴莲含有人体建议摄入的每日碳水化合物的约21%,建议每日摄入的维生素C的33%,膳食纤维的10%,总脂肪的20%和硫胺素的31%RDA。这些数据足够证明榴莲的营养吧~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17)

榴莲的吃法

榴莲除了可以直接吃果肉以外,还可以做成冰淇淋、糖果、饼干、蛋糕、薯条,甚至是榴莲味的饮料等等。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18)

在东南亚地区,还会把榴莲油炸后和米饭一起食用,有时候也会加上椰奶再吃。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19)

怎么判断榴莲是否变质了?

如果你闻到酸味或者吃到酸味,那么榴莲可能变质了,应该扔掉。另外一种判断方法是看一下榴莲的柄,如果干枯了就是坏掉的节奏。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20)

如果榴莲吃得太多会怎样?

其实不管是吃什么,都不能吃得太多,榴莲当然也不例外。虽然没有实际上的危险,但是由于热量值比较高,如果每天都吃榴莲可能让你体重增加,而且还有上火的危险哦~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21)

一些榴莲冷知识

榴莲果实成熟后自动从树上掉下来,而且大部分是在午夜时分到凌晨三点之间掉落;

泰国是榴莲的最大出口国;

有史以来最贵的榴莲在拍卖会上以48,000美元(约33.48万人民币)的价格出售。

榴莲的五大特征(榴莲的冷热知识全公开)(22)

看了以上关于榴莲的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里留言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