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长枣树意味什么(农村俗语门前种)

前两天上网,看到了这么一句农村俗语:“门前种‘双枣’,‘穷神’不打扰”。虽然当我看到这句农村俗语后着实是认真揣摩了好久,但还是没有能够揣摩出这句俗语的意思来,于是,只好向一位老农进行了请教,老农告诉我说,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这样的:

门前长枣树意味什么(农村俗语门前种)(1)

所谓的“双枣”,也就是指两棵枣树。

枣树为鼠李科枣属的一种落叶小乔木,多生长于海拔在17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或平原地带,是我国的原产植物。后来,被引进到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进行广泛栽培。

现在新培植的枣树都比较低矮,而以前的枣树都属于株型比较高大的果树,一般株高可达10米左右。当枣树衰老之后,人们便会利用其木材制作各种家具。

在历史上,关于枣树有许多传说,一种传说认为:枣树属于“神树”,具有非常神奇的功能。

据称,在明朝的时候,明太祖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孙分别分封到各地做了藩王,随着时间的推移,藩王的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在洪武三十一年的时候,皇太孙朱允炆继位,称为建文帝。 建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便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商议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削藩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引起了许多藩王的不满,而最不满意的乃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于是,建文帝打算将燕王朱棣除掉。

不过,燕王朱棣绝非等闲之辈,当他预感到自己将被除掉后,便开始先发制人,发动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靖难之变,史称“靖难之役”。

燕王朱棣发动了政变,不明真相的老百姓都反对他的做法,并不愿意附庸在他的麾下,因此,在燕王扫北时,燕王大军便一路对百姓也展开了杀戮,燕王大军所到之处无不血流成河。

据称,在一个天气非常晴朗的日子里,燕王大军到达了山东省西北部庆云县的一个村子里,燕王大军刚准备动手对村子里的老百姓展开杀戮,忽见位于村子中央的一棵老枣树的树梢开始剧烈摇动,紧接着,一片乌云翻滚,顿时狂风大作,进到村子里的燕王大军悉数被狂风吹到了村外。燕王大军一看局势不妙,便纷纷逃窜,从而使这个村子里的老百姓逃过了一劫。因此,当地的老百姓都认为枣树是能够“通灵”的“神树”。

据称,这棵历经1600余年风雨的老枣树至今还枝繁叶茂,是中国现存树龄最长的一棵老枣树,已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中。1989年,庆云县还为这棵老枣树立碑,碑阳上的“唐枣”二字,由著名书法家蒋维松先生书写,篆书雍容典雅,遒劲灵秀。碑阴上镌刻有碑文,由当时已76岁高龄的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宗惟成先生书写,300余字的楷书,笔笔意到,平正峭劲。

门前长枣树意味什么(农村俗语门前种)(2)

关于枣树的另一种传说认为:枣树属于“富树”,如果有两棵枣树就能够将“穷神”拒之门外。

据传说,在唐朝的时候,山西某地有一户人家非常贫穷,尽管这户人家的所有人都是勤劳之辈,但仍然富裕不起来。但凡有一些积蓄之后,家里便会发生各种事端,从而导致积蓄耗尽。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道人,当道人走到这户人家讨饭时,这户人家竟然将自己都舍不得吃的仅有的一点白面给道人烙了一张饼,道人因此而感动。道人临别时建议这户人家:一定要在自家的庭院门口栽植两棵枣树。当这两棵枣树栽植成活之后,这户人家就会富裕起来。

这户人家听从了道人的建议,在道人离开后便将两棵枣树栽植在了庭院门口。果然,当这两棵枣树栽植成活之后,这户人家便开始有了积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积蓄也越来越多,最后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从此以后,当地老百姓便认为枣树是“富树”,若在家门口栽植两棵枣树,就能够阻挡“穷神”进家,从而守住财富。其实,这就是“门前种‘双枣’,‘穷神’不打扰”这句俗语的来历。

当然,以上说法仅仅都来自于传说,是不能够完全相信的。但枣树毕竟是一种果树,尽管将枣树栽植在家门口不一定能够阻挡“穷神”,但能够摘枣子吃也是一件美事呢!

门前长枣树意味什么(农村俗语门前种)(3)

听了老农的讲解后,我总算是弄明白了这句俗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尽管这句俗语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仅仅来自于传说,不一定是真的,但在家门口栽植枣树应该不是什么坏事呢!因此,如果家门口具有种植枣树的条件,那就种植一两棵枣树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