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菌种培养方法(污泥培养方法汇总)

更多关注公号:环保水处理(hbscl01)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正式投产运行前首先需要在曝气生物反应池中培养出足够数量的活性污泥,即MLSS足够。同时,其质量也要足够好,即MLVSS要足够(MLVSS/MLSS比值应在0.7左右),以及培养出的活性污泥能适应所处理污水的性质和环境条件。前者,即培养足够数量的活性污泥称活性污泥的培养;后者,即培养适应所处理污水水质的活性污泥称活性污泥的驯化。

在活性污泥法的试运行阶段,我们需要进行污泥培养,通俗点说,就是要养出足够的微生物,这是后续处理废水的关键。但污泥培养也并非简单易行,如果不注意,就养不活这些微生物。

一般活性污泥的培养,有自培菌和接种培菌两种方法。今天为朋友们详细讲一讲两种培菌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各自的注意点。

自培菌

1.什么是自培菌

自培菌是直接进水并曝气,在好氧池中形成活性污泥的过程。

2.自培菌的优缺点

由于自培菌用的是本厂的特定污水,所以培养的细菌更具有针对性,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高于接种培养;另外,对进水中存在的抑制物质适应性更高。缺点是培养的时间长,能耗大。

3.自培菌过程注意点

1.进入生化池的污废水浓度和进水量控制进水浓度控制在设计值的20%左右;进水量在开始的2天内是一次性注满生化池;

2.曝气量的控制生化池注满水后即可进行闷曝,这时候你只需要开足曝气设备马力,其它的别管,持续约2天后,闷曝结束,进入正常培菌阶段,此时调整曝气量,使好氧池溶解氧维持在2~4PPM的水平。

3.营养物质的控制氮磷按照BOD:N:P=100:5:1的比例投加即可,要根据日常监测的氮磷含量,缺啥补啥。

4.继续进水 正常曝气闷曝结束后,按进水COD浓度20%继续进水,待二沉池接近满溢时停止进水,二沉池开启回流(回流比30-50%),曝气池D0值监测每天2次,二沉池内上清液的COD值监测每天一次。

5.二沉池排放上清液(循环进水)当检测到二沉池上清液满足排放标准时,停止二沉池回流,用临时水泵抽出二沉池内的污废水进行排放,降低二沉池的液位到2/5;此时继续进水,进水浓度为设计值30%,重复第4步;一直循环进行,每次重新进水,进水COD都提高10%。

6.第7~10天开始,检测并且记录好氧池的MLSS值和SV30值。

7.当活性污泥形成絮体后,开始少量排泥,这是为了将杂质排出,利于活性污泥的更新。可以每天排2次,每次10分钟。

8.在20~30天左右,MLSS达到900PPM以上时,进行连续进水。进水浓度取循环进水当时浓度,而后每3天进水浓度提高10%。

污泥菌种培养方法(污泥培养方法汇总)(1)

接种培菌

1.什么是接种培菌

接种培菌是通过接种其他公司的污泥,投放到好氧池,通过曝气后形成适应本公司污废水的活性污泥。

2.接种培菌的优缺点

接种培菌的好处是时间短,能耗小。缺点是不如自培菌有针对性,可能会带入丝状菌,处理不好的话后期可能会出现丝状菌膨胀,一般用于工业废水的培菌。

3.接种培菌过程注意点

1.接种污泥的来源采用临近同类型污废水处理厂的污泥,优先选择二沉池液态回流污泥,次选含活性污泥的脱泥泥饼。

2.投泥量参考值(选以下一种即可)二沉池回流液投加量(二沉池回流污泥浓度按4000PPM计):每1000m3好氧池投加10m3;含活性污泥的脱泥泥饼:按每1000m3好氧池投加5吨计。

3.按COD设计值30%的浓度进水入好氧池,并投泥。

4.闷曝24小时后转入正常曝气,维持D0浓度在2~4PPM,并补充营养剂。

5.继续进水 正常曝气闷曝结束后,按进水COD浓度30%继续进水,待二沉池接近满溢时停止进水,二沉池开启回流(回流比30~50%);定期监测曝气池D0值(2次/日)和二沉池内上清液的COD值(1次/日)。

6.二沉池排放上清液(循环进水)当检测到的二沉池上清液满足排放标准时,停止二沉池回流。用临时水泵抽出二沉池内的污废水进行排放,降低二沉池的液位到2/5,注意不要再低,以免抽到活性污泥。继续进水,进水浓度为设计值30%,重复第5步;一直循环进行,每次重新进水,进水COD都提高10%。

7.第2天开始,检测好氧池的MLSS值和SV30值,并加以记录。

8.第3天开始少量排泥,可以每天排3次,每次20分钟,以后的每天增加排泥10分钟,排泥次数不变。

9.在第5天左右,MLSS达到900PPM以上时,可以进行连续进水(5天前所测的MLSS值不稳定,所以安排在第5天左右),进水浓度取循环进水当时的浓度,而后每2天进水浓度提高10%。

10.第15天后改为连续排泥混,排泥浓度控制在使MLSS维持在设计浓度值为标准。

培菌常见问题

1.培菌几周都不能形成活性污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1.进流废水水质有问题对于进水有机物浓度低的,需要添加底物浓度,如甲醇、糖、化粪池水等。对于pH值方面的变化,要在物化段调整好,不要出现误操作而使过高过低的pH值污废水进入培菌生化系统。对于特殊污废水的入流,应该考虑到它的抑制性,尽量在培菌成功后开始进水。

2.曝气过度曝气过度会出现污泥颜色变浅,上清液浑浊的现象,此时应该停止曝气。

2.培菌时出现大量泡沫的原因及对策

1.游离细菌过多导致产生大量白色粘稠泡沫首先这是培菌初期的一个正常情况,遇到也不要担心。这是由于培菌初期产生了大量游离细菌而使得水体粘稠,加上曝气作用,就会产生大量白色粘稠泡沫,一般持续3~7天。但是,如果长期存在,要考虑存在持续的高负荷状态。

2.有毒物质的流入在培菌后期,如果进流污废水中含有对当前培菌活性污泥有抑制作用的化学物质时,会使得培菌活性污泥非常容易死亡。这时生化池出水变得异常浑浊,有白色泡沫和浮渣产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