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县级以上地名(河北省的三县一镇)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河北省与河南省相对应,河北省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名。河北地处中原地区,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称,是英雄辈出的地方。目前,河北省省会为石家庄市,总人口7185万,共有19个县级市、96个县,总面积18.88万平方千米。其中,就乐亭县、井陉县、大城县、鄚州镇这三县一镇,外地人非常容易读错地名。

河北县级以上地名(河北省的三县一镇)(1)

井陉(xíng)县

井陉县位于河北省西部边陲,属于石家庄市。在历史上,井陉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乃冀通衢要冲,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冀晋陕三省物资交流集散地。早在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井陉县冶河下游的东元村就有古人类生息。春秋时期,该地区属鲜虞国。明朝时期,井陉为真定府属县。公元1912年,井陉为直隶省正定府属县。截至2010年,井陉县总面积为1381平方千米,人口在30万左右。

乐(lào)亭县

乐亭县属于河北省唐山市,。距北京230公里、天津150公里、唐山70公里、秦皇岛118公里。乐亭县虽系海隅小县,但历史悠久。从历史记载与出土文物考查,在数千年前,已有人类居住。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乐亭县地区属辽西郡。公元1123年,金国始建乐亭县属滦州。公元1928年,乐亭县直属河北省。截至2014年,乐亭县辖11个镇、3个乡,面积为1308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0万。

河北县级以上地名(河北省的三县一镇)(2)

大(dài)城县

大城县是河北省河北省廊坊市下辖县,,扼守京津走廊,距离天津70公里。大城县历史悠久,底蕴丰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位于齐、燕、赵三国交界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公元前284年,燕国将该地区命名为平舒。公元前202年,西汉设东平舒县,北魏时去“东”字为平舒,至五代后周时改称大城。目前,大城县面积达到904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0万人。

河北县级以上地名(河北省的三县一镇)(3)

鄚(mào)州镇

鄚州镇位于河北省任丘市西北部,全镇面积58.96平方公里。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后,分封诸侯,鄚州为鄚国,为燕国附庸。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剪灭六国,建立秦朝,鄚已改为县,属上谷郡。西汉时期,鄚县曾属幽州部渤海郡。《汉书·地理志》载:“涿郡为鄚县、为阿陵县、为高郭(侯国),属幽州。”隋朝时期, 废任丘县,设鄚县,属河间郡。如今,对于鄚州镇,现存古迹鄚州南城门、古城墙和扁鹊庙,有“天下大庙数鄚州”之美誉。

文/情怀历史

情怀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