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调阅(文物也穿越)

走进博物馆,有时候被古人的瑰丽想象与精巧技艺震撼,更有时候会被一些现代感十足的文物震惊,发出“我是不是穿越”的疑问。在考古学界,也有个专业术语叫“欧帕兹”(OOPArt),大意是指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不符合对应时代技术水平或普遍认可事实的物品。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那些疑似“穿越”的文物,看看古人的思想到底有多前卫~



三星堆太阳轮形青铜器

青铜太阳轮,出土于三星堆,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现存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了6件青铜轮形器,其中的一件,直径85厘米左右。它长这样——

博物馆文物调阅(文物也穿越)(1)

这件青铜太阳轮青铜器中央凸起,周围放射分布五芒条与外围的晕圈相连接,学术界认为这是古人塑造的太阳,关于它的猜测和争论层出不穷。不过,是不是太阳不知道,但是它长得好像一只脱去华丽外皮的方向盘啊!

好车配好盘,认准三星堆。安排!

博物馆文物调阅(文物也穿越)(2)

当然群众永远更有想象力,一观众参观博物馆时不禁对它发出感叹:“就是比某知名品牌车标志还多两笔。看来,当时蜀人生活水平不错。”

博物馆文物调阅(文物也穿越)(3)

某知名品牌车标志:莫cue!

战国铜齿轮

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之源,洛阳又是九朝古都,洛阳博物馆的文物丰富程度不输于许多省级博物馆。除了著名的天子六驾以外,战国铜齿轮也是该馆的“明星”文物。战国铜齿轮1976年在洛阳东周王城粮仓遗址出土,直径3厘米左右,青铜制造,考古专家鉴定为战国时期粮仓吊运设备的止逆部件。它长这样——

博物馆文物调阅(文物也穿越)(4)

而现代的齿轮长这样——

博物馆文物调阅(文物也穿越)(5)

现代齿轮

这件距今2300多年的出土文物和现代齿轮相似度达到99%,让人不禁感叹:这也太先进了吧。

其实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青铜冶炼和金属加工技术已经很先进了,可惜在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以及秦朝末年刘邦、项羽的楚汉争霸中,大部分就永久失传了。

战国水晶杯

战国水晶杯,1990年10月出土于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 ,现藏于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然后,它长这样——

博物馆文物调阅(文物也穿越)(6)

这个水晶杯的形制未免也太现代了点吧,除了杯壁略厚一点,杯身通体平素简洁,透明无纹饰,不似古人普遍崇尚的繁复审美风格,反而与现代玻璃器皿毫无二致,穿越感极强,令人难以相信是战国时期的器物。

这件玻璃杯曾一度被怀疑为造假,或为盗墓贼留下的,但经过现代科技的鉴定发现它确实是战国时期文物!

博物馆文物调阅(文物也穿越)(7)

现代玻璃杯:听说找到了我的祖宗?

西周云纹铜五柱器

博物馆文物调阅(文物也穿越)(8)

西周云纹铜五柱器

这件神秘的青铜器,1959年在安徽省屯溪一座西周晚期墓葬挖掘出土,出土后,由于器物无铭文,没有文献记载。甚至名称、功能都难以定义。难倒了所有考古专家。最后因为这件青铜器最大特征是有五根柱,底座满饰云纹,所以考古工作者给它取名叫“云纹铜五柱器”。

现今它也是安徽博物馆著名的网红文物,因为它太像现代路由器了,还是五根天线的!根据专家的推测,它的上面一共30个环,可能代表1个月的30天,是一件古老的挂甲日历。也有专家说,这可能是一件古代乐器。网友们猜测没准这件距今2700多年前的西周“路由器”,真的是接收某种信号的呢!

博物馆文物调阅(文物也穿越)(9)

路由器表示很慌张

战国执把黑陶杯

博物馆文物调阅(文物也穿越)(10)

战国执把黑陶杯

1974年在绍兴城东西施山出土,经典直筒型,口微敛,直腹,平底。一侧安偏宽执把,灰陶施黑衣。器外壁中部饰细弦纹,内壁有泥条盘筑痕,特别精致!但——

像不像现在的马克杯?执把的设计感觉比市场上不少马克杯都时尚呢!

博物馆文物调阅(文物也穿越)(11)

现代马克杯:I'm fine.

另一款距今约4000余年的龙山文化条纹灰陶杯,是不是像极了你在吃烧烤时点的那杯扎啤↓↓↓

博物馆文物调阅(文物也穿越)(12)

都在酒里了!

秦代铜手钳

博物馆文物调阅(文物也穿越)(13)

这件1979年出土于陕西凤翔的秦代铜手钳,目前藏于国家博物馆。其样式和现代钳子一模一样,从造型、工艺甚至下面两个穿绳的孔都那么“现代”,制作工艺精细标准,甚至符合人体工程学!这件两千多年前的工具足足要比西方早了1500多年,在秦朝时期,工匠们几乎人手一把,很是常见。让人不得不佩服秦始皇统一生产和度量工具的伟大眼光。

博物馆文物调阅(文物也穿越)(14)

汉代陶辟邪座

博物馆文物调阅(文物也穿越)(15)

这是藏于成都博物馆的一件陶辟邪座,辟邪身上就蹲了这么一只抱物蟾蜍。虽然造型“奇葩”了点,但却是货真价实的文物。而且这只汉代的“蛤蛤”,可是吉祥、财富、健康的代表呢!

不过你有没有觉得一丢丢眼熟,悄悄问一句:“你家失踪已久的蛙儿子找到了吗?”

旅行青蛙,好像就被大家短暂的爱了一下。但在汉代居然找到了这么完美的原型,不信?看复原图——

博物馆文物调阅(文物也穿越)(16)

蛙:妈,你还要我吗?

唐代素面双耳银锅

博物馆文物调阅(文物也穿越)(17)

在“大唐风华”特展一众金灿灿的器物中,这口锃亮的锅,成功的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个锅和我们现在的火锅盆简直太像了,而且旁边还有两个把手,整体也比较平滑,抛光也很好,在很多人印象中,那些盆盆罐罐的文物,上面都有很多雕刻或者是花纹,这个却是素面的。

博物馆文物调阅(文物也穿越)(18)

虽然这口锅真的很像现代的,但其实人家真正的名字叫做唐代素面双耳银锅,出土于著名的何家村窖藏,根据专家们研究,这件东西很有可能是唐朝贵族用来炼丹的,借用现在的一句话:这么好的盆,吃火锅他不香吗?

南宋赵伯澐墓出土水晶璧

博物馆文物调阅(文物也穿越)(19)

这件水晶璧质地纯净光洁、晶莹透亮,应是一件腰佩,现藏于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它为整块优质天然水晶磨制而成,其制作技巧和工艺水平令人叹为观止!我们很难想象在没有高精度机器设备的古代,竟能够研磨出如此平整、光亮、剔透,弧线规整流畅的水晶物件。

博物馆文物调阅(文物也穿越)(20)

水晶璧被置于墓主人头部右侧入殓,墓主人应视这件水晶环佩为心爱之物,为它专配有一根直径0.55毫米,长270毫米,带有精美穗头的编织绳带。精致的水晶璧再加上精美的编织绳带,让不少网友认为这就是一件如假包换的“穿越”品!

穿越剧看多了,就经常想着自己能穿越回几千年前,过一把古人瘾。结果还没等人穿越回去,文物就先玩起了“穿越”。印象中的文物严肃正经,其实不然,文物比我们想象中更有趣!大家见过什么现代感十足的文物吗?快来和我们分享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