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未来怎样规划(惠州国土空间规划草案公示)

惠州国土空间规划草案公示!预计2035年常住人口850万,建成区域铁路网

自2019年启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时隔两年,惠州迎来最新成果,为城市未来15年的发展擘画美丽蓝图。

6月18日,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官网、官微同步发布消息,《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 年)》(以下简称《规划》)已形成草案。为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凝聚公众智慧、科学规划决策,该局将于6月18日至7月19日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

据悉,市民可在7月19日前通过邮寄书面意见至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规划科(地址:惠州市惠城区三新南路7号,邮编:516003,并在 信封上注明“惠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发送电子邮件(邮箱:zrzyjkjghk@huizhou.gov.cn)或拨打公示电话(0752-2896324)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

惠州市未来怎样规划(惠州国土空间规划草案公示)(1)

城市目标:

陆海统筹,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

当前,“双区”建设为惠州发展重大历史机遇,《规划》指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拥有突出的土地空间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和发展区位优势,将成为未来大湾区新增人口和功能的重要承载地。

记者注意到,惠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范围包含了11349平方公里的陆域土地面积和4520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规划期限为2020—2035年,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随着《规划》出炉,惠州城市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得到明确,擘画出未来城市的美好发展蓝图。

城市定位指出惠州未来将发展成为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在城市性质的定义上,规划梳理惠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世界级绿色石化能源产业基地,以及珠江东岸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重要城市。

惠州市未来怎样规划(惠州国土空间规划草案公示)(2)

空间格局:

沿江向海发展,构建“丰脊拥湾,山海联动”城市空间结构

结合惠州禀赋的自然资源条件,《规划》遵循城市自然地理格局、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布局将构建“1 1 1”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与此同时,依托“丰”字交通主框架,串联金山新城、潼湖生态智慧区、大亚湾石化区等重要功能节点,形成“丰脊拥湾,山海联动”的城市空间结构,推动惠州从临湖沿江集聚向海向外开发。

具体到“1 1 1”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记者注意到,三个“1”分别为:生态发展区、城市发展区和海洋发展区。

其中,生态发展区定位为“绿色花园”,约占惠州全域国土面积的44%,主体位于龙门、惠东和博罗三县。将坚持民生优先、绿色发展,优先保障民生设施和乡村振兴发展空间,培育生命健康产业集群,释放生态资源价值。

城市发展区则定位为“活力城市”,占全域国土面积27%,惠城、仲恺、惠阳和大亚湾四个市区组团为主体。将坚持生态优先、集聚发展,按照“增量变革、存量优化”思路引导资源要素集中布局,推动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海洋大展区则将打造“美丽海湾”,占据全域国土面积29%,为惠州海域。将坚持陆海统筹、立体开发,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支撑广东沿海经济带建设。

惠州市未来怎样规划(惠州国土空间规划草案公示)(3)

城镇规模:

15年后常住人口达850万,实际服务人口950万

在城市人口规模预估上,《规划》提出到2035年,惠州城市常住人口将达到850万人,城市实际服务人口950万人,规划远景周期可承载人口规模突破千万级。

同时,惠州还将构建起“主中心-副中心-县城-重点镇-一般镇”的五级城镇体系引导产业和人口要素向中心城区聚集。

《规划》明确:惠城、仲恺为主中心,将重点布局行政管理、科技创新、总部金融等功能,不断提升市级综合服务中心职能;副中心则为惠阳、大亚湾,两区将围绕对接深圳都市圈建设,引领市域南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和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预留市级公共服务建设空间。

惠州市未来怎样规划(惠州国土空间规划草案公示)(4)

在产业空间布局上,规划将重点打造“3 7”重点工业园区。提出优化提升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中韩(惠州)产业园3个国家级园区,在7各县区分别谋划一个千亿级产业园,支撑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

《规划》还提出要推动工业园区或集聚区改造升级,鼓励和引导园区外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优先保障园区工业用地供给。加快盘活存量土地和稳步推进城市更新,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在实施路径上则提出要加快闲置低效用地的处置。全面梳理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梳理,按照“增存挂钩”原则研究制定存量用地盘活措施,从“存量中找增量”,分批分类腾挪存量建设用地规模保障项目建设。

生态空间:

严守生态红线,构建“北屏南湾,一江多廊”生态格局

城市生态空间布局则将构建“北屏南湾,一江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

表现为:加强以南昆山、罗浮山、莲花山等山脉为核心的珠三角外围生态屏障整体保护,维育地带性森林植被带,巩固珠三角外围生态屏障;加强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守护南部蓝色生态保护湾;以及依托东江为主干的水网体系串联重要生态保护空间,织密城市蓝色网络,构建多功能生态廊道体系。

在生态保护层面,《规划》要求严格保护生态红线和守护自然保护地体系。

在实施环节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优先将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敏感脆弱和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严格保护。对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昆山国家森林自然公园、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空间,规划到2035年逐步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下,《规划》还将引导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分别实施山林生态屏障整治修复、河湖湿地综合整治修复和海岸带、海岛保护修复,形成高质量的森林生态屏障、美丽健康的水生态环境和构建美丽海湾。

惠州市未来怎样规划(惠州国土空间规划草案公示)(5)

交通体系:

打造复合高效综合交通,2035年建成互通互联区域铁路网

在最受市民关注的交通体系构建层面,《规划》指出将依托航空、轨道、港口和公路网打造复合高效的综合外联交通体系。

在航空运输方面,惠州机场将立足于深圳第二机场功能定位,保障惠州机场改扩建用地需求,打造区域性航空素枢纽,之城建设千万级干线机场,加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

依托轨道布局加速“融湾入圈”,规划构建“四横三纵”客运铁路网络,预留深惠城际延伸至惠州机场等线路以及与都市圈跨市地铁接口。到2035年建成互通互联的区域铁路网络,助力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

港口则预留扩能升级空间,规划加强惠州港集疏运体系建设空间保障,提升大亚湾石化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助力建设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

公路路网则切实完善一体化对外公路通道,构建“九横纵三加密”的高速公路网络。预留至深圳、东莞、河源等地的高速通道,实现2小时内可达湾区各大核心城市。

在城市内部则将织密城市干线交通网络。依托“丰”字交通主框架及“五横五纵”骨架路网,强化中心城区各组团联系,实现外围组团至核心区45分钟通达。结合既有过江通道及路网条件,为改善东江、西枝江等河流水系跨江交通做好空间预留。

此外,《规划》还将统筹城市生活的各项需求,有效推动旅游快线网络的优化,构建城市慢行出行体系和做好停车场用地管控预留,提升城市品质和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全面发力,切实有效地让群众感受城市生活的美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