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赵括祖逖对应的成语是什么(该成语源自出师表)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政,虽前有前往江东说服孙权、恢复孙刘联盟的光辉业绩,后有远征南中平定叛乱之伟业,但在曹魏帝国大臣眼中,依然是籍籍无名。或许正因为如此,曹魏政要王朗等人才放胆写信给诸葛亮,要求蜀汉投降,这分明是不把诸葛亮放在眼里。等到诸葛亮一出祁山,大张旗鼓向曹魏西北地区发动进攻,这些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诸葛亮这人厉害啊。

诸葛亮赵括祖逖对应的成语是什么(该成语源自出师表)(1)

本文要说的是诸葛亮一出祁山之前所做的一件事情:上表刘禅准备北伐。这份奏章大家都很熟悉,就是众所周知的《出师表》。在这份奏章中,有出现过几个成语,本文介绍其中的一个。原文是这样: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大意是这样:

我原本是个普通的平民百姓,独自在南阳耕种,只想做如何在乱世之中保全自己的性命,从没有想过要要在各路诸侯面前扬名立万。先帝不因为我的低微鄙陋,枉驾屈就,三次来到我的草庐中拜访,询问当今天下大势。我被深深感动,从此为先帝效命终生。后来遭遇挫折,在局势不利之时接受重任,在危难关头奉命出使,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所以在临终时将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自从我受命以来,殚精竭虑,唯恐辜负先帝的嘱托。

诸葛亮赵括祖逖对应的成语是什么(该成语源自出师表)(2)

这段话可谓情真意切,既回忆了当年与先帝刘备间的深厚情谊,又表露了自己的决心。

这段话里有个成语:不求闻达,意为不追求名誉和地位,也不希望得到各大诸侯的赏识。这是诸葛亮对自己当年立场和态度的一个回忆。

为什么说诸葛亮说的未必是真心话呢?由于诸葛亮早期的经历大家都比较熟悉,这里就不用引文,直接表述。

诸葛亮赵括祖逖对应的成语是什么(该成语源自出师表)(3)

诸葛亮在隆中躬耕,其实并非是默默无闻,反而闹出了不少动静。首先就是自比管仲、乐毅,这说明他很有企图心。如果只是默默地憋在肚子里,也就不会出现“时人莫之许也”这样的记载了。这说明诸葛亮的企图心在周边地区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为什么要这么做,手穿了还不是想扬名立万,希望能得到人的欣赏?

其次,他与好友徐庶、孟公威等人交谈,提到这些好友日后都能成为郡守一级的官职。这些人反问诸葛亮,诸葛亮笑而不答。这又说明诸葛亮对自己很有自信,认为自己日后肯定能超过好友。

诸葛亮赵括祖逖对应的成语是什么(该成语源自出师表)(4)

这两个例子说明一个问题,隆中时期的诸葛亮不但对事业有着强烈的企图心,且对此并未加以掩饰。否则仅是一个人躲在草庐中终日不出,哪来的卧龙的雅号。

只能这么说,不求闻达仅为诸葛亮自谦之词,未必就是当年的实际情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