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九峰寺(探访江西宜春上高县九峰山的尼众禅宗祖庭)

九峰山景区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城西南35公里的九峰山,属末山山脉,有香炉、天簋、芙蓉、云末、峨眉、清流、翠霞、苍玉、飞云九座奇峰,故名九峰山。这里风景奇秀,又有名噪一时的九峰禅寺,景区1985年批准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3年被该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炎炎的夏日,这里也是人们旅游、观光、避暑的胜地。

江西的九峰寺(探访江西宜春上高县九峰山的尼众禅宗祖庭)(1)

江西宜春市上高县九峰禅寺景观。

九峰山山的九峰禅寺(崇福寺)颇为著名,该寺始建于唐代,是唐代著名僧尼了然道场,她是大愚禅师的法嗣,道高精深,威信很高,当时聚在了然门下的僧徒有500人之多。寺旁古枫参天,寺后数石虎踞龙盘,浓荫蔽日。禅寺前后两进,两侧厢房,占地2000平方米。

江西的九峰寺(探访江西宜春上高县九峰山的尼众禅宗祖庭)(2)

江西宜春市上高县九峰禅寺景观。

据《上高县志》记载:九峰禅寺原是南平王钟传的故宅。唐朝末期,钟传聚兵于九峰平乱,镇抚一方,澄清六郡,名振江西,官至中书令,被封为南平王。

江西的九峰寺(探访江西宜春上高县九峰山的尼众禅宗祖庭)(3)

江西宜春市上高县九峰禅寺景观。

唐乾宁年间(894~897年),钟传考虑到自己一生杀戮太多,故捐出住宅改作寺庙,聘请高僧普满元禅师开山,昭宗皇帝赐名“宏济寺”。普满之后由大觉道虔禅师接替,成为著名道场:当时的九峰山与宜丰的洞山、黄檗、五峰和高安的真如并称“五大道场”。

江西的九峰寺(探访江西宜春上高县九峰山的尼众禅宗祖庭)(4)

江西宜春市上高县九峰禅寺景观。

北宋文学家苏辙尝用文学笔调说五大道场:“洞山有价,黄檗有运,真如有遇,九峰有虔,五峰有观。”这里所说的“价”即良价,“运”即希运,“遇”即大愚,“虔”即道虔,“观”即常观,均为一代名僧。

江西的九峰寺(探访江西宜春上高县九峰山的尼众禅宗祖庭)(5)

江西宜春市上高县九峰禅寺景观。

唐代天复年间(901—903年)唐昭宗又改为“崇福寺”,并赐匾“崇福禅林”。明洪武十年(1377年),住持悟空禅师增建堂宇15间。清初,被火烧毁。康熙十年(1671年),有僧灵石从宜丰洞山来到九峰,在崇福寺旧址,诛茅剪棘,重建佛殿寺宇,寺院占地1800多平方,门额镂刻“崇福禅林”。两侧上下有双重厢房17间。

江西的九峰寺(探访江西宜春上高县九峰山的尼众禅宗祖庭)(6)

江西宜春市上高县九峰禅寺景观。

崇福寺几度兴废,但每次都在原址上重建。仅有史可查的有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明洪武十年(1377年)、清康熙十年(1671年)及1997年四次重建。后改名为九峰禅寺。

江西的九峰寺(探访江西宜春上高县九峰山的尼众禅宗祖庭)(7)

江西宜春市上高县九峰禅寺景观。

九峰禅寺,从唐朝末年至今历经1100余年历史,造就了一批大德高僧。佛教重典《五灯会元》中,以“九峰”冠以名号的高僧就有:“九峰普满、九峰通玄、九峰义淦、九峰虔、九峰勤、九峰希广”等等。

江西的九峰寺(探访江西宜春上高县九峰山的尼众禅宗祖庭)(8)

江西宜春市上高县九峰山风景区景观。

此外,九峰还有“了然道场”“七祖遗塔”等古迹。了然尼,中国尼姑第一人;七祖了无禅师,创“一指禅”功。这些历史久远的遗迹,为九峰禅寺增添了些神秘色彩。1982年,九峰禅寺被载入《中国名胜词典》。被誉为尼众禅宗祖庭——千年古寺九峰禅寺。

江西的九峰寺(探访江西宜春上高县九峰山的尼众禅宗祖庭)(9)

九峰禅寺的了然尼禅师舍利塔。

如今,上高县九峰山景区,已探明和开发的景点近30个。北麓绵延起伏的石灰岩山地,石林林立,翠柏连片,有石灰岩溶洞30多个,洞中钟乳石形成的景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九峰山最高处的云霄岭,又名鹅公堆,海拔801.9米,以此为中心,环绕九峰,各具特色。这里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园内石林岩洞、千姿百态,层峦叠起,景色瑰丽,人文景观丰富,是一个游客旅游、观光、避暑的好去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