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给人一种假装了解的错觉(互联网正在重建一种社交礼仪)

作者:孤舟大学老师近日遭到撤职,什么原因?爱打问号,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互联网给人一种假装了解的错觉?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互联网给人一种假装了解的错觉(互联网正在重建一种社交礼仪)

互联网给人一种假装了解的错觉

作者:孤舟

大学老师近日遭到撤职,什么原因?爱打问号!

据媒体报道,英国一所大学物理学系有位老师,同时兼任一宿舍管理员长达18年,去年3月,他因给学生或工作人员的短信中问号过多,被开除宿舍管理员身份。短信内容例如“你必须留下来吃晚饭么????”“你为什么不听话??????”等。该老师随后上诉,法院判定学校应赔偿他1.5万英镑。但法官认为他“罪有应得”,法官说,“使用多个符号使原本中立的文字令人生畏”。

一场问号引发的官司,让我们看到了网上社交规则对网下产生的影响。这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中国尤为常见。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网络作为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具有效率高、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疫情之下,无接触的网络社交进一步发展,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而在网络社交中,标点符号、表情包、语气词等作为一种常规的表达方式,既是跨越不同年龄层、不同地域的通用语言,也在不断制造出分歧、衍生出特殊涵义。

颇具代表性的就是神秘的“微笑”表情。对于网络环境浸泡下的年轻一代来说,“微笑”表情通常等同于“呵呵”,是一种嘲讽,而对于很多年龄较大的人来说,则是礼貌的微笑。网上流传的2020年郑州市高中骨干教师培训课件上也列着,在老师眼里,“微笑”表情=微笑、鼓励;在学生眼里,“微笑”表情=面对蠢货,只能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对同一个表情产生不同解读、不同认知,背后常常是年龄代沟、群体差异。在现实社交中,语言、表情、神态、动作等承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传递着态度观点。在网络社交中,标点、表情包、语气词等网络符号成为人的延伸,对方可以从这些符号中“察言观色”。

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空间,相对包容、多元,但也在广泛认同基础上、在不断强化运用中,催生出了新的社交礼仪。这本身是一个对人重新社会化的过程,一个人若想生活在互联网上,就必须掌握各种各样的网络“潜规则”。

在网络中,年轻群体掌握着话语权,他们的认识形成了主流的认同,这要求其他群体在网络社交中多点网感,入“网”随俗。使用表情包等符号能够达到“拈花微笑”的效果,需要的是一种高度默契、深度融入。

无论是友好地结束对话,幽默地表达诉求,真诚地表示感谢,这些符号都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线上的礼仪到不到位,也影响着线下的关系。发什么表情,用不用问号,不能不慎重。

也要注意,这些符号不能代替一切,它更多是文字、语音等的一个补充。拿“OK”表情来说,写一个方案给领导审,领导回复了个“OK”表情,是“可以”的意思,还是“收到”的意思?媒体也曾报道,在已公布的一些判决书中,“OK”表情被解释出了“不认可”和“无异议”两种含义,产生了相反的法律效果。

可见,遵守网络社交礼仪,不仅可以提高沟通效果,还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认真学、好好用,OK?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