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低于35.5是免疫力低吗(C不再是标准体温)

“妈,我头疼可能发烧了,今天就不去补习班了吧。”

“你是不是又在装病?先量一下体温看看……”

一天早上,李女士照常叫儿子起床上兴趣培训班,但儿子却说自己可能发烧了,这也让李阿姨赶紧拿来温度计给孩子测了一下。

“这不是37度吗?你又在装病!”看着温度计上的数字,李女士半哄半撵地把孩子送出门。正巧看到手机上一条“人类体温下降”的文章消息,“难道发烧的标准真的变了?”李女士也有些将信将疑。

体温低于35.5是免疫力低吗(C不再是标准体温)(1)

37℃不再是标准体温,人类正在慢慢“变凉”

其实,这则消息不假,人类的体温的确在慢慢下降。不少朋友应该都有印象:

虽然标准体温是37℃,但是因为疫情的缘故,家人和自己在测量体温时,却大多集中在36℃多一点。

其实这正是人类体温在慢慢下降的表现。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帕森内特和他的团队,同时分析19世纪以来的平均体温数据发现:

人类体温标准平均降低了0.3到.05℃,处于36.5℃左右。人作为恒温动物的一种,体温一般不会轻易发生改变,而造成人类体温变低的原因,也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

体温低于35.5是免疫力低吗(C不再是标准体温)(2)

为什么人类的体温会慢慢变低?科学家给出3个可能性推测

第一:现代人生病在变少

对于曾经的人们来说,医疗条件不怎么发达,很多人其实都处于“带病生存”的状态。尤其是19世纪左右,例如肺炎,肝炎等疾病横行。《自然》杂志的研究表明,炎症反应会加速人体代谢,从而提高体温。

现代人生病更少,在充分的医学条件下进行预防,炎症难以出现,体温也在慢慢变低。

第二:全球变暖促使人类适应

因为环境污染的缘故,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是不争的事实。有科学家猜测,人类作为恒温动物,如果以较高的体温在较高的气候温度下进行调节,效率会更低,适应性会更差。

于是在时间演变中,人类的体温因气温升高而妥协适应,出现了略微下降的情况。

第三:现代人缺乏劳作和运动

相比于以前种地和在工厂工作的人,现代人从事这类工作的数量变少,加上平时总是待在家里,缺乏运动。身体新陈代谢滞缓,脂肪和糖分所产生的热量自然也无法充分利用,造成了现代人体温下降情况的出现。

总而言之,人类的体温正在慢慢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不少人担心,体温下降会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影响,这是真的吗?

体温低于35.5是免疫力低吗(C不再是标准体温)(3)

人类体温逐步下降,免疫力是否也会慢慢“退步”?

虽然人类体温降低和免疫力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侵入人体的细菌和病毒,则可能随着体温的变化而改变状态:

当人体体温下降时,身体新陈代谢效率会降低,细胞的活性也会因此降低,淋巴细胞工作效率迟缓,细菌和病毒更容易入侵和繁殖,从而更容易患上疾病。

从这个角度来看,体温下降,的确有可能会让身体的患病风险提高。且有相关医学统计表明,体温下降1℃左右,免疫力预估效率下降三成左右

所以,也正是因为因为人的体温正在缓慢下降,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提高体温的养生方法,同样能对健康起到价值。

体温低于35.5是免疫力低吗(C不再是标准体温)(4)

这些方式有助于提高体温,进一步完善免疫能力

在现如今体温偏低的大环境下,适当采取短暂提升体温的方式,对提高免疫系统活性也有一定的帮助。

例如锻炼,泡脚,食补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锻炼能够加快身体新陈代谢,消耗糖分和脂肪帮助产热;

而泡脚可以促进穴位的血液循环,通过促进器官运转来达到让自己暖和的效果;

而食补的选择,例如红枣,羊肉,牛肉等气血补充食物,经常食用,同样有利于短暂提升体温,提高身体素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体温升高对预防疾病有益,但也并不是“越高越好”,人是恒温动物,将体温维持在正常且合适的范围,才是最有利于健康的做法选择。

总而言之,体温是人类健康的基准之一,虽然人类的体温在不断下降,但处于环境中的我们,也同样可以采取方式去调节,保持高免疫力水准,从而降低疾病风险。

参考资料:

[1]Longo, Dan L.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8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p. 142. ISBN 978-0-07-174889-6.

[2]Sund-Levander M, Forsberg C, Wahren LK . "Normal oral, rectal, tympanic and axillary body temperature in adult men and women: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s.2002.16 (2): 122–2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