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知白守黑(知白守黑背后的戏剧秘辛)

为什么知白守黑(知白守黑背后的戏剧秘辛)(1)

《铡判官》油流鬼(摹自刘曾复《京剧脸谱大观》慈瑞泉谱式)

知白守黑——漫谈京剧脸谱中的朴素艺术表达

文/图:李军 北京戏曲博物馆脸谱研究会副秘书长

本文刊登于《中国民族美术》2019年第一期,版权所有:《中国民族美术》编辑部

色彩,有人曾说,无论是艺术色彩还是语言色彩,都具有某种约定俗成的象征性的语言符号功能,都能反映一定的民族文化心态。每种色彩都有各自不同的表情象征。黑与白是两个极色,色彩学称它们为无彩色系。它们是两种最常见、最简单、最原始、最永恒、最纯粹的基色(有别于所谓原色),同时也是与传统文化渊源最深的颜色。

在中国,黑白的美还与老庄的哲学思想分不开。老庄思想中有一个观念是“朴素玄化”,厌弃绚丽灿烂的色彩。唯有“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老子》云:“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这

是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知白守黑”的道理也同样适用于所有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

被认为我国正宗艺术的国画强调以黑色创构意境,所谓“气韵生动”,这种作品呈现出来的是黑、白、灰的变奏。用色不多,简单用色中透露出一种朴实无华的韵意。“留白”也是一种艺术手段,作品的“灵魂”部位往往是用“留白”表示。国画在艺术效果上达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地步,是从黑白的意境而言的,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以墨写色,注重神似,能纯粹地体现出艺术境界。

西方也是看中重黑白对比之美。荷兰大画家梵高说过:“只要说明黑色和白色也是色彩就足够了。”这证明了黑白两色在西方绘画艺术中同样重要。摄影已走过了一百六十一年的历史,在当今这样一个充斥着炫目彩色的世界里,黑白摄影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和持久的生命力,深深吸引着大批的摄影爱好者。这些足见黑白二色在众多不同艺术领域中的地位。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无论从化妆脸谱、靠蟒服饰、盔头饰物、车旗伞盖、刀枪把子、桌椅布景等等无不彰显炫美辉煌的东方文化之美,但在这些光鲜色彩世界中,黑色与白色如同其他艺术一样,有着简约、素煞独特的美,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为什么知白守黑(知白守黑背后的戏剧秘辛)(2)

《恶虎庄》姚刚(摹自汪鑫福笔法)

如《哭灵牌》一剧,舞台中悬挂斗大的一个黑色“奠”字,刘备营中白盔白甲白旗号,大小三军尽皆挂孝,立显肃穆悲凉的气氛。刘备上场穿白蟒,头戴皇帽,黑色绒球挂黑穗子,关兴、张苞各穿重孝侍立两厢,刘备哭灵牌起唱“点点珠泪往下抛……”声声悲切,辅以台上黑白辅衬的效果,加之演员声情并茂的投入演出,使得观众融入剧中戏里,为京剧艺术的魅力所折服。

《战马超》马超(白)、张飞(黑),黑白二将的长靠短打,《三岔口》中任堂惠(白)、刘利华(黑)店房中的摸黑对打,《武松杀嫂》潘金莲(白)、武松(黑),《界牌关》中王伯超(白)和苏宝童(黑)轮战罗通,《安天会》神将里的吊客(白)、丧门(黑)会阵美猴王,这些剧目中在舞台上演员的穿戴扮相有的就是以黑白二色为主色,满场黑色白色交织在一起,有的是在满台生辉的金甲和五色陈杂的蟒靠中穿插进黑与白,这些黑与白的搭配呼应能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达到所渲染的艺术效果。京剧舞台上武丑扮演的角色多穿黑色,黑色是作为保护色的夜行衣靠出现,加上丑角在脸上的白色豆腐块,黑与白又是相衬出现色差对比给人以美感。

脸谱作为京剧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其与中国民间传统的美术艺术和书法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很重要的目的是美化舞台,其色彩的运用同样是以黑白两色作为最基础、最主要的色彩。

许多历史悠久的地方剧种如昆曲、湘剧、川剧中脸谱最早都是以黑白最为基本色彩的,从最早的面具到在脸上用粉墨、油彩、锅烟子直接勾画,这样就逐渐产生了脸谱 ,当时,戏班以露天演出为主,离戏台较远的观众往往看不清演员的面部表情,勾上脸谱使观众在远处就能一目了然。为适应露天演出,所勾脸谱一般只用黑、白、红三种对比强烈的颜色,强调五官部位、肤色和面部肌肉轮廓,这种原始的脸谱是简单粗糙的,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逐渐装饰化了。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京剧逐渐形成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法后,京剧脸谱也在吸收各地剧种脸谱优点的基础上,经几代著名演员和戏剧艺术家的不断探索研究,加工提高,创新改革,得到充分的发展。图案色彩越来越丰富多彩,各种不同人物性格的区分也越鲜明,并创造出许多历史、神话人物的脸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谱式。

京剧脸谱的勾画是最为讲究、最为规范的,舞台上的脸谱无论勾画繁简与各样的色彩都离不开黑与白,黑白在勾画脸谱中起到了最基本的经营、定位、布局作用。

勾黑色白色脸谱的人物众多,像曹操,水白脸上寥寥几笔纹理尽展权奸枭雄之象;包公勾黑脸显其刚直不阿,白眉凝聚忧国忧民,额头勾画白月牙纹犹如“雪山悬月”以示他审阴断阳;项羽的黑钢叉十字门脸,眼窝沉雄,寿眉峻拔,黑鼻窝中留白“悲鼻”,在《霸王别姬》《十面埋伏》特定的悲剧气氛中勾勒了角色的肃穆悲凉的神态……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还有许多脸谱就只是由黑白灰三色组成,不涉他色的,在黑色与白色脸谱里最具特点和代表性。

有戏谚,为“三刚不见红”,说的是京剧舞台上的李刚、薛刚、姚刚这三个人物在勾脸时均不能使用红色,甚至将嘴也画成紫色甚至是黑色的,这也是从人物性格出发,这三个人物都是性格倔强,刚毅果敢,舞台表演上要求肃穆稳重,因而脸谱上不能见红,也不能勾粉脸蛋。

为什么知白守黑(知白守黑背后的戏剧秘辛)(3)

《闹花灯》薛刚(摹自刘曾复《脸谱艺概》杨小楼谱式)

“三刚”脸谱中以杨小楼《闹花灯》的薛刚谱式最具特性。《立言》230期《侠公谈戏》:“关于灯节名角所演最重要之戏一为杨小楼《薛刚大闹花灯》,一为梅兰芳《上元夫人》。杨氏初排是戏演于第一舞台 ,扮薛刚勾黑脸,与《晋阳宫》异曲同工,为绝无仅有之雅奏,嗣后再演开明,仍有钱金福、王长林等参加,直至杨氏病逝,其间未再现一次。”杨的薛刚与钱金福《闹花灯》薛刚的眉子、眼窝、鼻窝基本相同,只不过钱的嘴岔为红色下敛收窄,而杨的嘴岔下敛收圆,较宽,只勾出白嘴叉不添任何色彩,全谱指涉黑白两色,据老先生讲杨在台上的薛刚看起来刚毅倔强,稳重严肃,白色嘴叉随着嘴的开合十分醒目。

昆腔《九莲灯之神示·闯界》阴阳判官,勾的是半白半黑阴阳脸,以示其为掌管冥府与阳间的吏官,不但其脸谱半黑半白,连行头并髯口亦然,实为京剧奇像。一般阴阳判所绘脸谱多为黑白三块瓦脸,台湾鞠原先生在《国剧脸谱集成》中有一阴阳判官谱式为判官脸,半黑半白,额头勾打阴阳太极图,黑白纹理循回相抱,甚是好看。《九连灯·闯界》中,在阴阳判左右共上四个界卒,勾画的谱式具是半黑半白,让人一看就能感觉是阴阳两界交接之处。

为什么知白守黑(知白守黑背后的戏剧秘辛)(4)

《九莲灯》阴阳判(摹自鞠原《国剧脸谱集成》)

其实这种半黑半白的扮相还有《普天乐》(又名《铡判官》)中的包拯,其中第五场《探阴山》经常作为单折演出,演宋仁宗时,柳员外携眷观灯,忽来怪风,将其女金蝉刮至荒郊,屠户李保图财害命,将柳弃尸桥边,金蝉冤魂阴曹告状,五殿判官张洪乃李保之舅,竟私改生死簿嫁祸,更名颜查散,因金蝉冤魂常找李保寻闹,李保不堪其扰,将所夺珠宝首饰送回桥边,颜查散见此包裹坐等失物人,恰被柳仆所见,将其告至县衙,颜因涉嫌杀人被判死刑,颜母去包公处申冤,包公为查此案,亲下阴曹,查生死簿一无所获,后经油流鬼道出原委,包公遂将罪判带回阳间重审,并使颜查散与柳金蟾还阳,处死真凶李保,又于城隍庙铡了判官张洪。清道光四年《庆升平班戏目》已有此剧。《升平署扮相谱》中收绘的包公扮相与阴阳判无异,与现在的扮相大不相同。

说到了《铡判官》,其中作证并道出真相的油流鬼,其脸谱也有只勾黑白两色的,慈瑞泉先生有一谱式,整个脸谱构图简练,揉黑勾白,夸张地表现了鬼卒形象,所勾白道巧妙地挤出了黑色眼窝鼻子和嘴的位置,衬托了面部的表情变化。白道在整个脸上贯穿,犹如“曲水流觞”,造型怪诞而生动,可为丑中寓美的范例。

为什么知白守黑(知白守黑背后的戏剧秘辛)(5)

《摩天岭》猩猩胆(摹自颜如藏谱《京剧脸谱六百种》)

《摩天岭》一剧演薛仁贵挂帅,跨海征东,一路马到功成,惟抵摩天岭险隘,被番将猩猩胆等所阻,敌将恃山路险要,又复勇悍,薛不能破,屡攻不下,乃乔妆入山,遇卖弓之毛子贞,杀之,冒充其子,得会周文、周武结拜。夜间说服二人以为内应,箭伤猩猩胆,杀红慢慢,大破摩天岭。按其小说中所描述的猩猩胆膀生两翅,能在空中飞动,一手用锤,一手用砧,好像雷公模样上,阵前杀敌无人能挡。其脸谱多按照雷公或雷震子所绘,勾尖嘴,蓝面红眉。颜如先生藏谱中有一猩猩胆勾的是黑白象形脸与众不同,其谱画出来简洁素煞。

为什么知白守黑(知白守黑背后的戏剧秘辛)(6)

《五岳图》张奎(摹自盛华《京剧脸谱图解》)

《五岳图》取材《封神演义》。戏中生角扮张奎为称《战渑池》。净扮张奎为称《五岳图》。演武王伐纣,渑池守将张奎、高兰英夫妻抵御周兵,连败周将,黄飞虎、崇黑虎、文聘、崔英、蒋雄合战张奎,五将具被张奎斩杀。张奎后被杨任、杨戬、韦护合力斩杀,攻破渑池。黄、崇、文、崔、蒋五人斩将封神为五岳大帝,张奎死后被封为七杀星,所以此节称为“五岳逢七杀”。张奎脸谱勾画风格各不相同,本文中的张奎为黑碎脸,额中白笔勾出一个“煞”字,双眼下各画两个白点,为“煞”字的四点底,白色笔道在黑脸上纵横,笔锋犀利,杀气满面,大嘴立牙显得素煞凶恶,据刘曾复教授讲,此张奎谱式是引用地方戏的脸谱移植到京剧中的。

为什么知白守黑(知白守黑背后的戏剧秘辛)(7)

《盗银壶》童监守(摹自张金梁笔法)

《盗银壶》是以武丑应工的重头戏,其中“盗壶”时,看守银壶的监守也是以丑角应工的,其主要责任就是目不转睛地盯着银壶以防被盗,有的是在眼处画出两个大白眼圈,勾大白嘴,有的是画出白脸两个圆黑眼窝,勾画黑嘴。《京剧史照》书中有一张《盗银壶》的黑白剧照,标注殷金振饰丘小义,张金梁饰童监守,张金梁先生的童监守的脸谱就是用白色做底色以黑色大圆眼窝来突出双眼的。无论是用白色还是用黑色,其目的就是为了以夸张的手法将其两眼放大,以示其全神贯注瞪目盯壶。

东汉戏中,王莽名下大将巨无霸久不现于舞台,《东汉演义》评书中巨为邓禹师弟,身长丈二,腰阔十围有聚兽铜牌一面,拿牌一晃,虎、豹、豺、狼蜂拥而来一人大战云台二十八将,能与之流金铛相争逢战平者,唯盘肠大战的贾复和姚期。有其出现的剧目有《闹昆阳》《收邳彤》,此戏已久不见于舞台,《闹昆阳》源自《聚兽牌》传奇,元代无名氏的《聚兽牌》其剧在《孤本元明杂剧》可见一斑,其中有对巨无霸所戴“批厦冠”的记述。巨无霸脸谱画法很多在《脸谱大全》中为灰脸,翁氏藏谱中也是以灰色为主色脸,本文配图是昆曲的巨无霸是刘曾复教授所讲谱式,勾黑碎脸,黑白纹理环抱,相衬显出刚勇彪悍。

为什么知白守黑(知白守黑背后的戏剧秘辛)(8)

《闹昆阳》巨无霸(摹自盛华《京剧脸谱图解》)

在脸谱中只勾画黑白两色的还有许多,例如《庆阳图》李刚,颜如藏谱乌里黑、阮小五、地府判官,翁偶虹《混元盒》中的二锚神,《高老庄》猪八戒、《天香庆节》小鸟,《定军山》歪脸的夏侯渊等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谨以此文抛砖引玉,希望能聚集更多的同道人士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传播共同努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