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纹钢鳅(钢鳅尾巴红色)

文 / 图钓客 原创

豹纹钢鳅(钢鳅尾巴红色)(1)

这是什么鱼?不就是泥鳅嘛!没错,这是不一样的“泥鳅”。它产自长江上游的云贵川广陕等西南地区,当地人叫它“钢鳅”,有2个品种,被称为“水中人参”,是产地人们喜爱的小型经济食用鱼。比较讽刺的是,它的学名却是由150多年前的欧洲人命名,同时,它的观赏性又被国内水族界忽视我们不妨从它的命名、观赏性特点、食性、开发保护等几个方面来全面了解这种“泥鳅”

命名:红尾副鳅名称来源于150多年前的3个欧洲生物学家

“钢鳅”是产地人们对这种鳅的叫法,只是个俗称。这和以前农村娃有乳名和学名是一样的道理。钢鳅的学名却是由三个外国人命名的,这是怎么回事呢?150多年前,三个来自欧洲的生物学家,来到交通不便的四川,在当地的河流小溪中发现了这种尾巴是红色的鳅鱼,他们把这个新物种带回了欧洲,于1874年发表并命名为“红尾副鳅”,从此,在条鳅亚科下多了一个副鳅属,钢鳅也就开始有学名了,可惜不是由我国鱼类学家命名。以至于至今还有不少鱼友在吐槽,生物分类学到底怎么了,弄个副鳅属,那不还得有个正鳅属啊!其实,“副鳅”二字完全是汉译的结果。就像地质年代中的“泥盆纪”,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是错误的,难不成那时候的地球是个大泥巴盆?生物们在地球上像小猪佩奇一样玩泥坑?哈哈,这样理解就肤浅了。

说到物种命名,我国的动植物很多都是外国人命名的,如鱼央(水蜂子)是英国人命名的,长白山天池很多动植物是俄国人命名的。目的是了解我国的动植物和矿产资源为他们国家服务。

说完学名再谈谈它的俗称(它可是拥有一堆小号),有红尾子、红尾杆鳅、红尾鱼、钢鳅、虎纹鳅、涎鱼、石岗鳅等众多称呼。个人认为“红尾杆鳅”最贴切,细长夸张的身子真的像一根竹杆、稻草杆。“钢鳅”最响亮。钢鳅应该是“岗鳅”二字长时间口误形成的。叫红尾鱼、红尾子当地人能理解,放到全国范围,很多鱼就不服了,如赤尾子、蒙古红鲌、雅鱼、横纹南鳅都是红色尾巴。

种类:红尾巴的钢鳅有2种

钢鳅到底指哪些鳅鱼呢?准确地说,那三个欧洲生物学家在四川捉了三种鳅鱼带回了欧洲,并分别命名为“红尾副鳅”、“短体副鳅”、“山鳅”。另外,四川还有一种贝氏高原鳅,体表花纹和花岗岩石头一样,估计那三个外国人眼神不好没发现,由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的丁瑞华先生于1987年发现并命名。而山鳅更有名气,为古代皇家贡品。钢鳅这一俗称包括两种鳅鱼,它们的尾巴都是红色的,只有背鳍花纹和长短存在不同,它们是红尾副鳅和短体副鳅。

豹纹钢鳅(钢鳅尾巴红色)(2)

红尾副鳅

豹纹钢鳅(钢鳅尾巴红色)(3)

短体副鳅

钢鳅的特点与观赏性

钢鳅很容易和南鳅混淆,特别是短体副鳅与南鳅体型比较接近,有的南鳅尾巴也是红的,很容易搞错。

红尾副鳅:身体细长;尾鳍呈铲形,红色;腹鳍和臀鳍黄色;背鳍后的身体有细鳞,有清晰的虎纹条状斑纹;背鳍前面无鳞片,斑纹杂乱。

豹纹钢鳅(钢鳅尾巴红色)(4)

红尾副鳅的特征

短体副鳅:身体粗短;尾鳍呈铲形,红色;背鳍后的身体有清晰的虎纹条状斑纹;背鳍前面斑纹杂乱;背鳍有类似鱊的斑纹。

豹纹钢鳅(钢鳅尾巴红色)(5)

短体副鳅的特征

南鳅:南鳅有很多种,尾巴也有红色的,背鳍缺少钢鳅的花色,和钢鳅最大的区别在于南鳅的尾鳍呈分叉形,身体花纹非常清晰齐整,没有杂乱部分。

豹纹钢鳅(钢鳅尾巴红色)(6)

南鳅的特征

钢鳅的观赏性

钢鳅有观赏性吗?当然有,我国不缺少原生观赏鱼。如唐鱼、鱲、南鳢、月鳢、虾虎鱼、塘鳢、斗鱼、鮡鰋、鳑鲏、鱊以及各种鳅。一般来说,一种鱼能作为观赏鱼养,无非满足3个条件而已:鲜艳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功能及作用。

在我国原生观赏鱼中,鳅鱼是一个大类,各种各样的鳅都适合当观赏鱼养,比较有特点的有瑶山鳅(熊猫鳅)、各种吸鳅(平鳍鳅)、长薄鳅、高原鳅、花鳅等等。有的有着独特的花纹,如熊猫鳅;有的硕大无比,如长薄鳅重达1斤。钢鳅红色尾巴和花纹符合观赏鱼的要求,并且,大部分鳅科鱼类都能当工具鱼来饲养,特别适合草缸除藻和浮游动物,能够改善草缸水质。

食性:钢鳅作为观赏鱼饲养吃什么

钢鳅可以作为一种经济鱼进行养殖,也可以培育成更具观赏性的鱼类。该鱼性成熟年龄为2至3年,繁殖季节为每年的6至8月。卵呈黄色,较大,喜欢将卵产在溪流中的鹅卵石上孵化,卵具有粘性。养殖时要模拟野外水境。在养殖池内施足基肥,培育浮游生物。藻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蜉蝣类、寡毛类都是它的食物。如果是养在鱼缸中,该喂些什么饵料?建议以红虫、面包虫等来喂养。下面来熟悉下它的食物,其实下面这些饵料也可以喂养金鱼等大部分小型观赏鱼。

豹纹钢鳅(钢鳅尾巴红色)(7)

钢鳅吃的鱼饵

轮虫

是世界上最小的动物之一,名字叫轮虫但不能像轮子一样转动啊。在鱼类养殖场中,首先要做的是培育轮虫,轮虫是鱼苗的食物。

枝角类

又称水蚤,属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水生动物。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内陆半咸水中,可以作为鱼类的饵料。

孑孓(jiéjué)

蚊子的幼虫,由蚊卵在水中孵化而成,身体细长,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动,常见于乡下露天水缸中,以水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是鱼类理想饵料。

红线虫

又叫水蚯蚓、红丝虫。寡毛纲,近孔寡毛目,颤蚓科,水蚯蚓属动物。属环节动物中水生寡毛类,体色鲜红或青灰色,细长,一般长4厘米左右,最长可达10厘米,是鲤鱼最喜爱的食物,常见池塘的淤泥中。

钓法:钢鳅怎么钓?

钢鳅喜欢栖息在岩缝、石隙或多巨石的洄水湾。当洪水来到时就会游出来觅食,涨水浑浊时是钓它的最好时机。选择水中大石头避水的一面作钓。可以使用手竿作钓,使用简易竹子做鱼竿也可以,钓饵用蚯蚓,建议使用不易缠线的钓组。鱼钩使用小袖钩,采用逗钓方法。

民间还有一种不用鱼钩鱼线的钓法,在河水浑浊时,找好钓点,用绳子将十几条蚯蚓捆绑在一起,然后绑在竹竿的一端,将竹竿插入急流中,感觉有鱼,马上提起来,放入盆中,钢鳅就会掉在盆中。还有的用网兜捞,或者是用捕黄鳝的竹喇叭筒引诱钢鳅钻入。

豹纹钢鳅(钢鳅尾巴红色)(8)

钓钢鳅

钢鳅的资源开发与保护

以前的钢鳅不受人待见,捕获后往往用来喂猫,或者是扔给鸡鸭吃。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鳅鱼的营养及药用价值的不断认同,鳅鱼现已成为饭店、宾馆及家庭餐桌上的特色菜肴。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被称为“水中人参”。钢鳅富含脂肪、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因此,出现了滥捕的现象,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很少见有15厘米长,生长超过5年的钢鳅。加之受挖沙船等对鱼类三场的破坏,野生钢鳅资源量急剧下降。

-- END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