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南方宝宝怎么过冬(北方宝宝过冬的这身装扮)

#扶贫达人在行动#

深秋的石家庄,下起了毛毛细雨,气温一下子就跌下来了,突然有种冬天的味道了。看着两个孩子,突然想到他们小的时候,冬天的那一身装扮。

冬季南方宝宝怎么过冬(北方宝宝过冬的这身装扮)(1)

几年前的农村,北方人们还是烧炉子,屋子里通暖气,冬天的时候,大多数人家里温度都不会太高,所以天气一冷,就开始给宝宝做过冬的棉衣。一般上身是单独的小棉袄,下面就是连着脚丫部分的连体裤(我们这里唤作“丫丫裤”)。棉袄和丫丫裤是我们这边小孩,尤其是两岁以下宝宝的必备装备。

棉袄是开襟的,里面续上厚厚的棉花,最近很多人换上了人造棉,可以直接洗,很是方便。丫丫裤的胸部部分是两片布料做的,以单的居多,也有些人害怕宝宝冷,里面会加上一些棉花。腿部的地方则是厚厚的棉花,因为是给两岁以下孩子穿的,所以都是开裆的,方便用尿布。

冬天的北方很冷,但是这身装扮让宝宝即使大雪纷飞也能过得暖暖和和。

冬季南方宝宝怎么过冬(北方宝宝过冬的这身装扮)(2)

有人也许会问:穿这样的衣服,脚上穿什么鞋子啊?虎头鞋呀。

虎头鞋是中国的传统手工制品之一,是很多地方冬天给宝宝配合棉裤穿的鞋子。因鞋头大多呈虎头的模样,所以被叫做虎头鞋,也有的地方叫做猫头鞋。冬天给宝宝穿虎头鞋,除了实用性,人们还通过虎头赋予其辟邪保平安的美好意义。

虎头鞋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我生孩子休产假的时候有幸跟着婆婆做过一双,这年头好的虎头鞋外面卖几十一双真心是不贵,说句实话,真的太不容易做了。

具体做法:

  1. 婆婆用的大多是旧的棉质衣服拆成布片,然后用面粉加水熬成粘稠的浆糊,把布片一层层粘起来,大约会粘七八层之多,然后晒干。
  2. 晒干的布片,我们方言叫“夹织”(音译),按着鞋样子剪成鞋底的形状,五六层缝在一起,纳鞋底,当中还会做成各种形状,取其吉祥如意的意思。纳好的鞋底,四周还会用布条装饰一下,特别费功夫。七八层布料糊成的夹织很硬,每一针都会需要借助顶针的小钳子才可以。
  3. 接着就是用单层的夹织照着鞋样,剪成鞋面,缝在鞋底上。然后用红色的绒布粘在鞋面上,接着绣上虎头。现在的虎头在集市上可以买到现成的花样,方便很多,之前人们做虎头都是一针针绣上去的,那才真是费了一番功夫。
  4. 做好的鞋面上口部分还会装饰上一条布片,然后再装饰上漂亮的花边绦子,到现在为止,鞋子的大部分就完工了。
  5. 穿的时候,鞋口部分会缝上两条布条做的鞋带,这才是成品了。

冬季南方宝宝怎么过冬(北方宝宝过冬的这身装扮)(3)

这两双虎头鞋是我妈给大宝做的,大宝出生那会儿到冬天还太小,所以没穿上,鞋子就一直被放在了柜子里,直到这几天天气转冷,才被我想起来。几年过去,老妈做的鞋子还是硬挺挺的,质量特别棒。下面这双小莲花鞋是初春宝宝穿薄棉衣时候的装备,特别的小巧可爱。

这些年农村变化也很大,现在村子里都通上了天然气管道,冬天取暖用天然气,干净卫生还特别暖和,冬天基本上穿不到纯棉花的棉衣了。现在村子里的小孩,一身保暖,加个外套,基本就可以过冬了。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的同时,有些东西逐渐被淘汰。也许在以后的某一天,这些东西再也寻找不见。两双小鞋子,我要一直留着,等我孩子长大,当做传家宝传下去,告诉他们,这是姥姥送给你们的爱。

我是欣然育儿,码字不易,喜欢就动动你的小手,一起收藏这些可能消失的工艺品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