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最好吃的毛豆腐(徽州美食毛豆腐)

美味的毛豆腐DELICIOUS,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黄山最好吃的毛豆腐?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黄山最好吃的毛豆腐(徽州美食毛豆腐)

黄山最好吃的毛豆腐

美味的毛豆腐

DELICIOUS

有人说今年的季节变幻是“春夏咻冬”, “咻”的一声,就直接从夏天来到了冬天,夹杂着细雨的秋风中,带着丝丝凉意,寒风瑟瑟的季节,唯有美食,可暖身心!本期的主角是:毛豆腐。

俗话说:“徽州风情一大怪,豆腐长毛上等菜”,徽州毛豆腐发源于歙县、休宁、屯溪一带,是皖南徽州地区特有的风味小吃,也是徽菜中的一道传统名菜。由于豆腐通过发酵后,其中的植物蛋白转换成了多种氨基酸,所以烹饪后,味道十分鲜美,被徽州人称为家乡的味道。

毛豆腐是因皖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温润的自然气候,而产生的当地特有的食物。选用筛过的优质黄豆为原料,制作出的豆腐色洁如雪,刀切似玉,坠地不溢,比我们平时吃的普通豆腐要硬些。鲜豆腐制好后要切成块,徽州毛豆腐有长条形和方形之分,方形毛豆腐,形状方方正正、寓意堂堂正正做人,因而方形毛豆腐被徽州人认为是最正宗的毛豆腐。将切好的豆腐块置于过滤的豆腐水中浸泡几小时后,捞起放于竹篮或木框里,在上面稀少地撒上一层细盐,最后用厚布或木板盖起来静置五六天,温润的气候引导霉菌在豆腐上的发酵走上正轨,长出一层浓密细长的绒毛(即霉菌丝),上面还点缀着一些黑色颗粒,这些小黑点叫做孢子,也是毛豆腐成熟的标志。

徽州毛豆腐按照绒毛的色泽和长度大致可分为:蓑衣毛、鼠毛、兔毛、棉花毛。蓑衣毛很长,橙子酱色;鼠毛很短,起条,呈白色;棉花毛稍长,整绺的,呈白色。毛的长短,颜色的差异,除了豆腐本身质量的优劣外,还取决湿度和温度的不同。

油煎后的毛豆腐又称“虎皮毛豆腐”,下油锅时,毛会倒下,色泽斑斓相间,乌黄有致。蓑衣毛和鼠毛的豆腐微带乌色,兔毛和棉花毛的豆腐则呈金黄色。金黄色的毛豆腐点缀着绿色的葱花、红色的辣椒酱,热气腾腾,香味扑鼻,鲜香诱人。

经营毛豆腐的小贩,大多是个体户,其中一些是数代相传的豆腐世家。过去他们经常挑副担子,一头是干柴和平底锅,一头是毛豆腐、菜籽油和辣椒酱,摆摊时边煎毛豆腐边敲打竹板,嘴里还哼着徽腔小调:竹板响,喉咙痒,挟(吃)三块,六分洋(钱);一杯酒,真舒畅。摊位多置于街旁巷口,每当微风过处,香味扑鼻,不一会儿,担子四周就围满了人,是徽州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吃毛豆腐最有氛围的就是和三五好友,围着小摊的平底锅边吃边聊,有滋滋作响的毛豆腐,有温暖的炉火,和好友聊聊人生,唠唠家常,秋冬街头的小摊美食,不知能胜过多少美味佳肴!

,时长00:45

视频来源:徽州古城抖音号

出镜:徽州毛豆腐担——曹小二(原名:曹向忠)

除了煎着吃之外,毛豆腐也可红烧,是一道鲜醇可口的徽州名菜。毛豆腐用油煎过后,佐以酱油、酱料、盐、糖、葱、姜等调料烩制,鲜醇爽口,芳香诱人,并且有开胃作用,简单的烹饪也可以做出特殊风味。

徽州不仅风景如画,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灿烂的徽文化,制作毛豆腐的历史同样源远流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胡适回到绩溪省亲时,常吃的一个菜就是毛豆腐。现如今,徽州毛豆腐在省内外享有盛誉,许多游客来到歙县,都得首先尝上几块热烘烘、香喷喷的毛豆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