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五律作品分析 唐朝王维题画给我的启示

唐朝王维《题画》给我的启示(松嫩流域商城杯征文大赛)

作者:王骅(吉林松原)

王维五律作品分析 唐朝王维题画给我的启示(1)

网络图片

我喜欢唐诗、宋词,不仅仅她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颗明珠,而是我从唐诗宋词中悟出一个文学的真谛——“作者自己的发现”!

思想是文学的灵魂,而作者“自己的发现”则是这是魂的光芒。

我们都知道,我们现今能够读到的唐诗和宋词,是经过千年大浪淘沙所留下来的精品。

那么这些作品为什么会经得时间考验?其主要的一个条件就是:每一首都有作者“自己的发现”!

就拿我最喜欢的王维那首《题画》(王维生平简历和历史贡献,在各种版本的文学欣赏读物中,读者都已了解,所以,我不再浪费笔墨。)全诗如下: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我们从这首诗中发现了什么?在很多古典文学读本中,都是从字意上来理解这首诗的,都以为是一首“奉诚”之作。而我却不这样看。唐朝虽然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鼎盛时期,但也有很多发 展盲区和不近人意的地方(历史上有记载)。

有些人为什么会成为诗人?关键一点是这些人“情感敏锐”。就凭王维这样的大诗人,把一幅画题诗题到这种程度,可能吗?凭王维的水平,这首题画诗,一定还会有最精一句:此画“无声胜有声”……不信你看这两句:“近听水无声/……人来鸟不惊”,这不是说这画画得很死吗?这画不是一文不值吗?而且,历史考证也没有发现这幅画。

那么,王维为什么还要这样写?我想,一定是王维看到这幅画,想到了当时社会的“假繁荣”、“真虚荣”!(唐朝也有很多时期处在俘夸阶段,《二十四史中有记载》。)所以,王维写下了这首诗。

再说“作者自己的发现”。当我们读唐、宋词的时候,一首首象风景画、民俗画,田间劳作画,全是棱角分明的喜、怒、哀、乐。我们通过这一首首诗感受到了唐朝人们的生活和思想状态及其向往?我们从一首首诗中感受到了诗人的胸怀、人格、和豁达,这就是诗人们的“自己的发现”打动了一代代人的心,才使这些诗流传了下来……

再回来看唯一的这首《题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这是一种死静!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又是一种死静!这些死静说明了什么?是王维在批评当时“假繁荣”、“浮夸风”,是作者借一幅画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如果说“思想”是文学的灵魂的话,那么,“作者自己的发现”,就是文学的光芒!

从王维的这首诗中,我还发现,“作者自己的发现”,从广义上说,应该涉于所有“文化、文明”的开拓、创作领域。即是,凡志于社会文化、人类文明领域,推进社会文化开拓、人类文明进步、而自励奔波者,在对其周围生活的社会现象、状态的摭拾、观察、思考、研判、梳理、提取、升华的全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学识、经历、认知、理想、信仰、主义、前瞻、知止,用自身充实和熟知的手段,兼顾社会推行的受民众欢迎的艺术方式,表现、制作、面世出来,用承载自己意志、包含自己主张、满负自己希望的说教,或文字、或具象的“艺术作品”,以期来感动民众,以其征服民心。从而,达到推进社会文化开拓、人类文明进步、使社会正义得以伸张、民众生活得以和谐、民生福祉得以保障的目的。

通过王维这首《题画》,我还认识到: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凡是从事文学艺术的劳动者,“自己的发现”受众面的大小取决自己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贴近社会大众就大,否则就小……

王维《题画》一诗,虽然只有短短的4行20个字,却可以让我们领悟一生……

2021年12月6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