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源隋代虞弘墓出土的石棺椁(河北南和县发现隋文帝时期古石碑)

新华社石家庄8月24日电(记者李继伟)记者从河北省南和县文保部门获悉,文保人员日前在该县东韩村发现一块隋文帝开皇年间古石碑经专家鉴定,该石碑阳面铭文篆刻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碑阴面铭文篆刻于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两者年代相差941年,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山西晋源隋代虞弘墓出土的石棺椁?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山西晋源隋代虞弘墓出土的石棺椁(河北南和县发现隋文帝时期古石碑)

山西晋源隋代虞弘墓出土的石棺椁

新华社石家庄8月24日电(记者李继伟)记者从河北省南和县文保部门获悉,文保人员日前在该县东韩村发现一块隋文帝开皇年间古石碑。经专家鉴定,该石碑阳面铭文篆刻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碑阴面铭文篆刻于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两者年代相差941年。

该石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构成。碑首为半圆形,上刻有四龙图案,碑额为篆书阳刻“大隋洺州南和县澧水石桥碑”十二字,铭文清晰,书法精美。石碑碑身通体青石质,高200厘米、宽92厘米、厚29厘米,碑文共1120字。石碑阳面铭文为隶书阴刻,雕工深邃,笔法工整,劲道厚朴,详细记载了隋文帝时期政通人和的社会图景及冀南地区的社会经济现状和当地民众修建澧水石桥的事实。石碑阴面铭文为行草阴刻文字,为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时任南和县县令易宗周题诗两首。碑座为龟趺形。

邢台市文史专家兰剑辉表示,根据碑文介绍,过境南和县的澧水河在历史上多次泛滥成灾,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该县乡绅宋文彪等捐资在澧水河上修建了一座大型石桥,新发现的石碑即是当时为纪念筑桥功绩而立。澧水石桥与赵州桥为姊妹桥,澧水改道后,澧水石桥便被深埋于地下。铭文书法方面,隋代楷书虽已流行,但书碑者往往取隶书写碑,以显示其庄严郑重。该石碑的发现,对研究隋代政治人文、河流变迁、行政区划沿革和书法艺术等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佐证和珍贵的文物资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