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拓片(字里拾遗)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编者按,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西溪拓片?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西溪拓片(字里拾遗)

西溪拓片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编者按

字里拾“遗”

鈲、尕、仡、莞、瓠......这些非遗项目名称里面的字,你是否会觉得有些陌生,不知道读音或意思?

为了让大家更好认识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我们推出【字里拾“遗”】这一新的系列专题,通过解释非遗项目名称中一些特定、生僻、易错和不常用字,为大家带来有关非遗项目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知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蹩”字出现在哪些非遗项目里吧!

▲读[bié]

1.<方言> 扭了脚腕子或手腕子。

2.蹩脚<方言>,质量不好;本领不强;蹩货。

陕西方言称“蹦跳”为“蹩”[biè],洛川的鼓舞以蹦跳为特征,故称“蹩鼓”。

非遗档案

项目序号:117

项目编号:Ⅲ-14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别:传统舞蹈

所属地区:陕西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洛川县

保护单位:洛川县文化馆

洛川蹩(bié)鼓主要流传于陕西省洛川县黄章、永乡、旧县等乡村,为延安著名的“三鼓”(胸鼓、腰鼓、蹩鼓)之一,当地方言称“蹦跳”为“蹩”,此舞以蹦跳为特征,故“蹩鼓”以此得名。

洛川为战国时秦、晋、魏争夺之地,传说蹩鼓即由军阵演变而来,其后通过与当地民间祭祀祈雨活动结合而流传至今。

洛川蹩鼓表演者均为男性,表演时头包战巾、背插战旗、腰系战裙、腿扎裹带,或挎鼓,或持锣、钹(大镲)。击鼓、锣、钹起舞时,其基本动作有单跳、双跳、蹉步、拧摆等,蹩鼓的场图主要有“白马分鬃”“蝎子拧尾”“单骑扑阵”“四壁合围”“品字组合”等。表演者在舞、蹦、跳中做出各种造型,在锣鼓齐鸣中左冲右扑,拼杀搏斗,如临战阵,动作粗犷有力。

在历史发展中洛川蹩鼓形成了三种风格流派:以黄章乡现头村为代表的“现头派”,强调舞者双脚同时起跳,在双起双落的过程中上身略后仰,突出弹跳性和舞者的狂劲,动作粗犷有力;以旧县镇洛生村为代表的“洛生派”,表演突出单跳,强调表演的整体性和统一性,鼓点较缓;而永乡阿寺村为代表的“阿寺派”,表演时突出拧脚扭腰,突出“拧摆”动作潇洒、稳健,被称为“文鼓”,也叫“拧鼓子”。

洛川蹩鼓风格古拙,构成简朴,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化的反映,同时又寄托着人们的思想信仰、伦理道德、风格情趣,对研究洛川地区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图片: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