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历史文化价值(历史上的察哈尔)

察哈尔历史文化价值(历史上的察哈尔)(1)

文/赵 婕

  察哈尔与张家口有着不解之缘。现存的察哈尔都统署旧址见证了察哈尔的历史沧桑。

  据蒙文文献, 察哈尔 (Chahar亦作Chakhar) 原为古突厥语, 全称为 “好陈察罕儿”,意为“汗之宫殿的侍卫”。在蒙古各部落中,察哈尔部地位特殊,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其妻唆鲁禾帖尼的属民,其主体始于成吉思汗创立的 “怯薛军”。 在战争中,“怯薛军”具有极强的战斗力,是成吉思汗大军的中流砥柱。察哈尔名称来历的另一种说法是,明嘉靖年间,当时的土默特部俺答汗势力较强,元后裔达赉逊受俺答汗压迫,害怕被其吞并,于嘉靖三十五年 (1556年)率部徙牧于辽东边外 (广宁以北之地),因其地近 “边”,故称所部为 “察哈尔” (蒙古语“边”的意思)。

  1506年, 察哈尔部达延汗征服鄂尔多斯、土默特等部,统一蒙古本部,后人尊其为蒙古的 “中兴之主”,他自己与长子一系驻牧在察哈尔万户。至其孙林丹汗 (1604~1634年在位) 时, 曾竭力重振声威, 公元1626年, 林丹汗进攻后金的科尔沁、 扎鲁牧蒙古诸部,由于有后金的重兵援助,林丹汗失败。

  公元1629年,林丹汗被迫西迁到宣化府长城外以西以北的地域, 他乘机将土默特、鄂尔多斯等部也控制在手中。后金皇太极执政后,为入主中原解除南下之忧,决意先征服漠南的察哈尔和土默特诸部。 公元1632年, 皇太极大举进攻林丹汗, 林丹汗向西退却经大板申 (今呼和浩特)过黄河,后入青海病死,林丹汗之子额哲率部降清,被安置在义州(今辽东义县)边外,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察哈尔部被整编为旗。

  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额哲的侄子布尔尼兄弟起兵叛清,不久败亡,其余部众被清廷改编为八旗,规定“此八旗在蒙古四十九旗外。官不得世袭,事不得自专……”,将其安置在宣化、大同边外,其牧地 “东至克什克腾界,西至归化城土默特界,南至太仆寺牧厂及山西边界,北至苏尼特及四子部落界”坝上放牧,坝下农田。

  与其他旗实行的札萨克制不同的是,清廷在察哈尔每旗设总管、副总管各一人,由清政府派前锋佐领统辖。后来,察哈尔部助清兵征噶尔丹有功,清政府赠其护军饷,又以喀尔喀车臣汗、厄鲁特部众编入察哈尔八旗,驻牧于张家口、独石口和杀虎口外。后来又建起了明安四牧群,统称察哈尔十二旗群。

  为加强对察哈尔部的统治,清乾隆二十六年 (1761年) 十一月始设察哈尔都统驻张家口,统辖十二旗群, “总理游牧八旗事务,兼辖张家口驻防官兵”; “设副都统二人, 在左右翼边界驻扎。”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又裁汰副都统一人, 留一人驻张家口。为增强民事管理,雍正二年 (1724年)又设立了张家口理事同知厅 (原明万全卫辖区),雍正十年 (1732年)继设多伦诺尔厅 (原明开平卫辖区), 雍正十二年(1734年) 又设独石口厅 (原明开平卫辖区),通称为口北三厅。清光绪七年 (1881年),改三厅为抚民同知。

  民国三年 (1914年),北洋政府以口北三厅、锡林郭勒盟 (十旗)、察哈尔部 (八旗四牧群)及新划入的丰镇、凉城等五县为域,设立了察哈尔特别区,最高行政长官仍称都统,驻张家口。

  民国十七年 (1928年),北伐后的国民政府改察哈尔特别区为察哈尔省,设置省政府主席,省政府驻地设在张家口。次年,将辖区内丰镇、凉城等5县划归绥远省,原属河北的口北道万全等10县划入察哈尔省。民国二十三年 (公元1934年),又于坝上设尚义、崇礼、化德三招垦设治局。至此,察哈尔省共辖16县、 3设治局 (后均改为县)、1盟、18旗及4牧场群。

  民国二十六年 (公元1937年)8月27日,察省沦陷,省政府于同年9月撤离察省境内,曾流亡到陕西、河南、湖北、绥远等地。 10月27日, 在日军操纵下, “蒙古军政府”改组为 “蒙古联盟自治政府”,迁驻归绥 (今呼和浩特市)。 1939年9月1日, “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首府设在张家口。

  1937年 “七七事变” 后, 中国共产党在察哈尔省、河北省、山西省的边缘地带首先组建了晋察冀边区委员会 (即边区政府),相继建起了冀察行署,察南、察东专署及联合县等抗日民主政权,逐步收复了察省广大农村。

  1945年8月23日, 张家口第一次解放, 伪蒙疆政权随之灭亡。1945年11月,在宣化召开了察哈尔省人民代表大会。

  1948年12月24日, 经华北人民政府批准, 恢复察哈尔省建制, 省会设在张家口。1949年8月, 调整后的察哈尔省只辖雁北、察南、察北3专区、32县及张家口、大同、宣化3市及12市辖区。1950年,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曾暂驻张家口。

  1952年11月15日, 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同意,撤销察哈尔省建制。从此,察哈尔省级行政区划的历史结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