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没有本事的人越有这三种坏习惯(再有本事的人做不到这一点)

据说,曾国藩少年时读书很用功,但是资质平平,有一次家中来了小偷,小偷躲在房梁上,恰巧曾国藩正在背书,读了几遍都背不下来,小偷不敢出声,心想,等这孩子背完,应该就去睡了,到时候我再顺手牵羊,看看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一篇很短的文章,曾国藩是一遍又一遍地读,就是背不下来,几个小时过去,小偷都快要崩溃了,忍不住跳下来,对曾国藩说,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然后把那篇文章从头至尾背了一篇,扬长而去。

曾国藩虽然天分不高,但是做了封疆大吏,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小偷固然聪明,却一辈子偷鸡摸狗,见不得人。

所以说聪明与否,有没有天分,对于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倒也并不是那么重要。

邵康节诗中言道:富贵如将智力求,仲尼年少合封侯,世人不解青天意,空使身心半夜愁。意思是说,富贵荣华仅凭智力天赋是求不到的,如果那样就行的话,孔子也不必时常穷困潦倒,颠沛流离,而应该年纪轻轻之时就封侯拜相了,世间之人不懂得天道亦有规律可循,劳神费力为前途而担忧,半夜三更也在谋算焦虑,却是枉费心机。违背天道法则的人,即便很有天分,做事也很努力,却注定与好运失之交臂,甚至越来越倒霉。

再有本事的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走正道,也容易诸事不顺,难成大器

越没有本事的人越有这三种坏习惯(再有本事的人做不到这一点)(1)

什么是正道?这个其实不需要过多解释,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知其黑,守其白,只要明是非,知对错,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然后约束自己,管住自己,不该做的一律不做,守住底线,这就是走正道。

不一定行善,起码不要作恶,不一定助人,但绝对不要害人,这就是做人的底线,老子道德经有云:天之道,利而不害,天道法则就是利益万物,而不去损害它们,那么一个人,即便不能利,起码不能害,如此做人,就算得上不违背天道,虽不一定大富大贵,起码问心无愧,无愧于心的人生,就会活得踏实,过得坦然,这就是莫大的成功。

越没有本事的人越有这三种坏习惯(再有本事的人做不到这一点)(2)

生活中,某些所谓成功人士,表面上风光无限,道貌岸然,却是心怀鬼胎,装满各种不敢对人言的苟且之事,他们心里面其实思想负担极重,满满的负能量,这些负能量就是穿肠毒药,如同饮鸩止渴,迟早有一天会把自己葬送于无形。

人间正道是沧桑,走正道可能会觉得有些艰难,但是艰难说明是上坡路,下坡路才会毫不费力,既然处于上升阶段,坚持下去就是了,迟早会有更广阔的世界展现在你的面前。

一个人穷一点,笨一点都没有关系,但是如果动了坏心思,歪脑筋,那这个人就彻底没救了,学好三年,学坏用不了三天。就算再有本事,天分再高,如果没有用到正地方,不走正道,那也是没有好结果,反而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自掘坟墓。

越没有本事的人越有这三种坏习惯(再有本事的人做不到这一点)(3)

其实多数坏人本事都不小,要么有智慧,要么有力量,因为坏事没那么容易做,想要把坏事做成就更是难上加难,如果这些智慧和力量用在正道上,这些人可能都会有一个相对不错的前程,可惜的是,只顾着眼前自在,只图个一时痛快,不能约束自己,胆大妄为,一意孤行,结果一辈子碌碌无为,甚至因为作奸犯科而身陷囹圄。

但是明知道是坏事,还有那么多人做,究其根本,无非利益驱使。追名逐利就是坏人的共性,好人也可以追求利益,但是有原则,而坏人无原则,有原则就是依道而行,无原则就是背道而驰,明明知道是错的,知道不该做,即损害别人,也无益自己,只不过贪恋一时的痛快,管不住自己,比如发脾气的时候总想骂人,自己看上的好东西,如果别人和自己抢就各种不择手段,看见白得的便宜总是却之不恭,实际上凡此种种,做的时候不可能不知道是非对错,但是就是被欲望摆布,欲罢不能,自己根本控制不了自己。

所以说,做人还真就得用原则来制约,无论是谁,哪怕是圣贤之人,亦有私欲横生之时,不过境界高的人,可以马上警觉并自我约束,很快调整自己的状态,能够真正做到无私无为,正所谓“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只要内心保持正等着觉,就可以走正道,做正事儿,充满正能量,因为内心正大,前途自然光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