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商品城的发展(城湛略迷城02)

老街商品城的发展(城湛略迷城02)(1)

曾经的义乌是一个浙江纵深腹地中不起眼的存在。没有足以依赖的丰裕资源,不靠海也没有很好的出海口,交通区位更是毫无优势可言。但就在这样不利的条件下,义乌硬生生的崛起为世界小商品之都,其间自然有很多值得探寻的背后原因。

老街商品城的发展(城湛略迷城02)(2)

不可否认的是义乌当时主政者的先见之明。放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发展小商品贸易机会更好的应该是温州。按照温州人的说法,当初外面的小商品市场叫“温州小商品市场”,而现在就是温州本地的小商品市场也叫“义乌小商品市场”了,言下不胜感慨。确实,作为中国小商品生产的重镇,温州在小商品的货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温州靠海,在对外的交通上也比义乌有更大的优势。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义乌就是从浙江的腹地崛起为“小商品之都”,硬生生的将“买全球,卖全球”的名头给抢在自己的头上。

当年不只是义乌,中国北方也有一个号称小商品之都的地方——河北的白沟。时至今日,白沟在“箱包”这个单品上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后续的发展却是义乌的一枝独秀,在全球小商品贸易上占据独特的优势地位。反观白沟,发展后劲显然不如义乌。义乌崛起的原因,除了上述所说当地主政者的远见与敢于冒险,显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坐拥小商品生产的大基地。浙江发达的民营经济及丰富的小商品生产产业集聚,给义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货源,成就了义乌的“小商品,大市场”。

老街商品城的发展(城湛略迷城02)(3)

浙江及周边的江苏、福建等省,是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最大集聚地。全国超过90%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都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又有近1/3集聚于浙江周边。不仅仅是数量,每个产业集群的规模上,江浙地区也是占据明显的优势。义乌正是得益于这样产品生产基地的支撑,成为这些地区产品面向世界市场的重要聚集地及窗口。义乌确实据“地利”而成。

然而,曾经辉煌的义乌,如今也走到了十字路口。一方面面临着北面临沂的崛起的竞争。临沂虽然没有象义乌一样,坐落于劳动力密集产业的集聚地,但临沂的交通条件却要优于义乌不少,尤其是路上交通方面,通达性远优于义乌。临沂地处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五条高速公路、两条铁路贯穿市域。借助于交通上的优势,临沂向北可辐射到整个华北地区,并进而向东北地区渗透;向西则可通达整个中原地区,并进而辐射到西北地区。这对于临沂开展“买全国,卖全国”的战略无疑非常有利。而且临沂周边的港口资源也非常丰富,不仅离青岛港约150公里左右,离周边日照、岚山、连云港也在100公里左右陆路交通范围,其在国内商品流通上确立优势后,开展面向全球的贸易也自然是水到渠成。这就与义乌的“买全球、卖全球”策略产生直接的竞争。

老街商品城的发展(城湛略迷城02)(4)

更为致命的是,目前国内实体经济的“不景气”也影响到了江浙地区。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根据估计目前国内劳动力成本已经是一些东南亚国家的3-4倍,高企的劳动力成本已经成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承受之重。因此国内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不断流失,传统的低端制造业纷纷将工厂迁移到国外的其它地区,中国在小商品上的出口优势也将随之削弱。而作为小商品经济的晴雨表,小商品市场也逐渐失去了其在出口贸易集聚上的价值。

老街商品城的发展(城湛略迷城02)(5)

雪上加霜的是,国内电商的崛起进一步削弱了实体销售。店铺租金的高企与电商本身相对的低成本、高效率相较,实体店铺也没有优势可言。虽然义乌也在加强对电商的引导发展,但相较于一些大的电商平台,“义乌购”虽然交易额上连年攀升,但显然还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义乌市场的转型平添不小的压力。

老街商品城的发展(城湛略迷城02)(6)

曾经小商品托起的“巨人”,如今在地利不再之当口,能否走出另一条新路?义乌的“新常态”值得拭目以待…

老街商品城的发展(城湛略迷城02)(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