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情要持之以恒 做一个有恒者

论语里面,孔子讲过一句话,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做任何事情要持之以恒 做一个有恒者?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做任何事情要持之以恒 做一个有恒者

做任何事情要持之以恒 做一个有恒者

论语里面,孔子讲过一句话,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讲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叫做默而识之,是指能够积累知识,复习功课,将学到的东西,把它记在心里,孔子的记忆力非常好。

第二件事叫做学而不厌,有人认为“厌”就是“厌恶”的意思,今天才了解,在古文当中,“厌”表示“满足”的意思。

当一个东西特别多了以后,大家就烦了,讨厌的“厌”和“厌倦”的“厌”,从表面上看是同一个,但因为过多,超出了某个度,就显得过犹不及,使人产生了厌倦的情绪。

学而不厌,就是说孔子学习起来永远都不会感到满足,永远都不会觉得太多。

第三件事说诲人不倦,孔子教诲人的时候,永远不觉得累。原本教别人本来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特别是像遇到像子路那样的,偶尔还会跟跟孔子老师抬抬杠。经常惹孔子生气,但是孔子对教学很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他有诲人不倦的境界。

把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合在一起,我们就知道孔子强调的是永恒。

孔子说,我见不着圣人,也见不着人,因为这两类人的境界都太高了,也许一辈子都见不到。

我们能够碰到的一个是君子,一个是有恒者。

这就是说能够一如既往坚持下去的一个人,能够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就是有毅力的表现,是一个有恒者。

那为什么对于其他人来讲,学习学习就讨厌了,教教书也就厌烦了,可孔子为什么从来都不觉得这是一件难事儿呢?

他的理想和追求就是传播文化。

做一个有恒者,活到老,学到老。

当一个人找到生命的意义,发挥自己的使命,就能找到坚持的勇气,我们能用心地活着,也能勇敢地走出去。

我们没办法达到完美,可总可以无限接近,可以做一个有恒者。活到老,学到老。

任何时候都不晚,只要你愿意迈出那一步。生命就会多一分精彩。

怕只怕,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永远也跳不出来。就像温水煮青蛙,起先不觉得,到后面想跳却没有力气。

更不要像井底之蛙,永远只看着巴掌大的地方,就觉得自己已经看到了全部。

跳出来,才能有机会;走出去,才有更多可能。

永远待在小圈子里,不走出去,看不到外面的变化。

闭关锁国,只会让自己少了发现世界的眼睛,并不会让自己突飞猛进。

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的心态,把先进优秀的人员和事物引入进来,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公司总是要引入新的血液,学校的教师也要不断进修,医生可以跨地区交流学习,我们作为社会人,也要不断地学习,精进,才有机会接触更广大的世界,提升认知,最终实现让阶层跃迁。

我想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哪怕最终没有达到他想要的结果,可只要努力过,就不后悔。

登上山顶是目标,可登山过程中看到的,学习到的,欣赏到的风景,也是人生财富。

不管现在处在什么样的人生阶段,持续有恒地学习,践行活到老,学到老,也就没什么好后悔了。你们说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