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鲫鱼汤比较下奶(鲫鱼汤下奶的真正原因)

为什么鲫鱼汤比较下奶(鲫鱼汤下奶的真正原因)(1)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鲫鱼汤为什么会促进乳汁分泌?是鲫鱼的作用还是汤的作用?为什么是鲫鱼汤而不是带鱼汤?……我们特邀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沈松杰副教授及营养科营养师李宁副教授为您一探究竟!

受邀专家(一):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沈松杰副教授

鲫鱼汤是产后妇女推崇的下奶食物之一[1],那么鲫鱼汤究竟有什么奥秘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乳汁生成和分泌的过程。

1、乳汁的生成:

乳汁的生成过程是乳腺腺泡和细小乳导管的分泌上皮细胞内进行的。生成乳汁的各种原料都来自血液,其中球蛋白、酶、激素、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均由血液进入乳汁中,是乳腺分泌上皮对血浆选择性吸收和浓缩的结果;而乳汁中的乳蛋白、乳脂和乳糖等则是上皮细胞利用血液中的原料,经过复杂的生物合成而来的。[2]

2、乳汁的分泌:

乳腺组织的分泌细胞,从血液中摄取营养物质生成乳汁后,分泌入腺泡腔内,这一过程即为泌乳。

乳汁的分泌包括发动泌乳和维持泌乳两部分,这两个过程均受神经—体液调节。

发动泌乳是指伴随分娩而发生的乳腺开始分泌大量乳汁。在妊娠期间,由于胎盘和卵巢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因此腺垂体不释放催乳素。而在分娩前后,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维持在一种较低的水平,从而解除了对下丘脑和垂体前叶的抑制作用,引起催乳素迅速释放,强烈促进乳汁的生成,起发动泌乳的主要作用,同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增加,与催乳素协同作用发动泌乳。

维持泌乳则必须依靠下丘脑的调控及多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一定水平的催乳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泌乳所必需的,此外,乳腺导管系统内压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2,3]

鲫鱼汤的主要成分是水,作为原料的鲫鱼,每100g鱼肉中含蛋白质13g,脂肪1.1g,糖0.1g,硫胺素6.6mg,核黄素0.07mg,尼克酸2.4mg,钙54mg,磷203mg,铁2.5mg。[4]这些营养成分能溶解在汤水中的并不多,所以如果仅仅是喝汤的话大部分摄入的是水和无机盐。所以建议在食用时务必把鱼肉也一并吃掉。

专家总结:

在哺乳期,食用鲫鱼汤,首先摄入大量的水,对于维持乳腺导管系统的内压有一定作用;其次其中的营养成分为乳汁的生成提供原料,这可能是民间鲫鱼汤下奶说法的原因。

受邀专家(二):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营养师李宁副教授

无论古今中外,哺乳的妈妈都希望有充足的乳汁来哺育自己的宝宝。特别是在没有配方奶,甚至牛奶都不能保证供应的年代里,母乳不足很可能导致宝宝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宝宝的夭折。所以,寻找能够“下奶”的食物就变得非常重要。

从传统角度来说,我国民间就有很多的下奶食物。如:鲫鱼汤、猪蹄花生汤、排骨汤、小米粥、黄豆、木瓜、黄花菜、丝瓜、酒酿等。只是关于这些下奶食物如何发挥作用,迄今为止并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

比如,可以下奶的食物为什么是鲫鱼汤而不是带鱼汤、为什么是小米粥而不是玉米碴粥、为什么是丝瓜而不是黄瓜……这些食物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影响乳汁分泌主要有2方面的因素:婴儿的吸吮、母亲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前者是一种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婴儿吸吮妈妈的乳头可刺激垂体分泌催乳素,从而促进乳汁分泌;而母亲充足的营养则是因为这是制造乳汁的原料。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所有的食物都具有一定的下奶作用。特别是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同时又富含水分的肉汤、鸡汤、鱼汤等。它们都是制造母乳的基本保证。至于为什么我们的先人认为是这种食物而不是那种食物能够下奶,恐怕要从那个生产力水平低下且食物匮乏的年代食材选择的条件以及我国传统烹调习惯上去找找原因了。

专家总结:

总的来说,哺乳的妈妈要想促进乳汁分泌,充足的营养或食物是必要的条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吃某种食物就一定能催奶而其它食物就不能催奶。其实催奶最关键的因素是保证营养供应的充足、全面和均衡。只有这样,妈妈才能分泌出足够且合格的母乳,宝宝的口粮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专家介绍

沈松杰: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担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秘书及乳腺外科主任秘书。2005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并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院工作至今,专业从事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2013年通过北京协和医院“百人计划”作为访问学者公派至哈佛医学院 Dana-Farber癌症中心及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习。

主要学术兼职: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青委会主任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中青年编委,《协和医学杂志》青年编委等。

李 宁: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副教授、协和医学院硕士学位。从事临床营养工作近30年,对健康人群及各类疾病的营养咨询及指导均有丰富经验。近年来主要从事孕产及婴幼儿营养咨询与宣教工作。在从事专业工作的同时还承担协和医学院护理系大专及本科班营养教学工作。

主要学术兼职: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并参与编写营养学教材、营养诊疗常规及营养学专著数本。此外,也积极投身科普及大众健康宣教活动,在多家电台、电视台做过科普节目;出版过营养科普文章及书籍数十本,2016年在新浪育儿频道被读者评选为“妈妈信赖的养育图书作者”。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沈松杰副教授、营养科李宁副教授

声明:原创作品,首发《协和医学杂志》公众号,与医生交流女性健康、备孕和科学育儿,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禁止私自转载,转载请联系我们。

医来er趣公众号,长期邀请三甲医院妇产科、儿科、疫苗、皮肤科、营养科和心理方面的医生为您做免费的科普课堂和在线答疑。旨在让女人更健康,怀孕更容易,育儿更加科学有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