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重工第二批指导组成员(中船重工第七二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颜开)

《中国船舶报》记者刘志良北京报道

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颜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除“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外,七〇二所还在绿色船舶研发、应对国际海事组织(IMO)新标准新规范、国际标准化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十三五”期间,七〇二所将继续发扬“蛟龙精神”,在深海装备、绿色船舶技术、海工装备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同时,积极实现“蛟龙”号等科技成果的转化,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十二五”:打好深潜事业基础,应对新规范

“毫无疑问,‘蛟龙’号是‘十二五’期间七〇二所工作的最大亮点,这也是我国深海装备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颜开表示,通过“蛟龙”号的研制,形成了载人深潜“蛟龙精神”,这为后续产品的研制和技术开发,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颜开介绍,“蛟龙”号还培养了一支人才队伍。原来各个协作单位只有很少从事深海装备研发工作的人。有了“蛟龙”号之后,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现在一支强有力的深海装备研制队伍已经建立起来了,这为我国“十三五”乃至2030年之前规划实施打下了很好的人才基础。“同时,‘蛟龙’号的成功研发不仅为我国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提供了能够到7000米以下水深的深潜装备,更是大大增强了国人在研发深海装备方面的信心。”颜开表示,中国人有能力集智攻关、协同攻关,研制出大潜深的高端载人潜水器,这在“蛟龙”号立项之前是难以想象的。

“当前,船舶市场不景气,不过这也正是七〇二所发挥创新能力的时机,尤其是在绿色船舶的开发研制方面。”颜开表示,七〇二所还专门成立了江苏省绿色船舶技术重点实验室,利用这个创新平台,发挥专业优势,开发了一系列绿色新船型,研发了多型节能装置以及多种高效推进器,为我国船舶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和船舶产品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为了应对IMO新标准新规范,七〇二所还与国内其他单位协同合作,向有关国际组织提供了大量的提案。据介绍,在今年春节期间,七〇二所参加了IMO船舶设计与构造分委会(SDC)第三次会议,并在IMO大会主会场作“二代完整稳性中国研究成果”主题报告,受到了与会成员国的高度评价。“国外专家对中国在IMO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制定方面已经做了这么多工作感到震惊。”颜开表示,基于这些工作,我们提出的很多提案都得到了大会的采纳,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在接受采访时,我就提出我国船舶行业要重视国际标准化工作,现在我们已经走出了第一步。”颜开表示,目前,全国潜水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就挂靠在七〇二所,并已经开始了潜水器国际标准的研究工作。这项工作不仅得到了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ISOTC8)的认可,还得到了很多国家的响应。七〇二所还牵头编制了3个民船振动噪声方面国际标准,得到了ISOTC8的采纳和各个国家的支持,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振动噪声方面研究的地位和技术基础。

“十三五”:推进深潜事业深入,加快产业化进程

“对我国深潜装备研发来说,‘蛟龙’号研发成功是里程碑事件。”颜开认为,有了“蛟龙”号之后,我国在制定深海装备研发的规划方面也有了目的性和方向性,目前我国所有深海装备的规划都是以“蛟龙”号为基础,围绕“蛟龙”号展开的。

“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七〇二所对科技发展、人才队伍建设、产业化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划。”颜开介绍,“十三五”期间,在民船与海工装备领域,七〇二所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在绿色船舶技术研发方面,重点发展新船型技术、高效能推进技术,开展应对国际海事组织规则相关工作;在海工方面,由于在海工的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相关的实验设施,七〇二所的实验条件更好了,人才队伍也更加壮大,今年将重点针对海上浮动平台、采油平台进行一些共性技术的攻关;在深潜装备研发方面,七〇二所将力争完成1.1万米潜水器、4500米载人潜水器的国产化以及“蛟龙”号的后续改造,在深海空间站方面也有相应的计划。

“在‘十三五’规划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颜开介绍,七〇二所有专门的队伍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去年,七〇二所研制的世界最大型全通透载客潜水器在三亚亚龙湾投入试运营,填补了国内观光潜水器市场的空白,为我国海洋旅游开发增添了新的高科技装备。“‘寰岛蛟龙1’号成功应用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创新成果,不仅通过了中国船级社、中国海事局的认证和检验,也成功迈出了载人潜水器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一步。”颜开表示,“寰岛蛟龙”型载客潜水器的设计、建造、检验和营运管理经验,将为我国载人潜水器的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法规的制定提供支持。

中船重工第二批指导组成员(中船重工第七二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颜开)(1)

中船重工第二批指导组成员(中船重工第七二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颜开)(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