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户牛起源(日本牛信仰)


日本神户牛起源(日本牛信仰)(1)

牛与篷车

作家吕国英老师的著作《中国牛文化千字文》中有写到:“牛本善、性温讷,行任重、志笃远。忠诚、开拓,勤劳、奉献,淳朴、寡欲,担当、尽瘁。”这简短的数十字描绘里,我们不难看出牛可贵的品质。这些品质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信仰与追求,并且影响到了东亚许多地区,它们或多或少的都出现了“牛”信仰。下面我们就以东南亚地区日本的“牛”信仰文化为例,来看看中日民间文化的相互传承

一、日本的“牛”信仰文化

1、日本“牛”信仰神话传说

被人类驯服并开始养殖大概是从六千多年前开始的,而中国在商代的时候就开始把牛于生产、食用和祭祀,并且在盘庚迁殷后牛就被列为“六畜”之一。经过考察研究证实牛大约是在日本弥生时代随着农耕文化进入日本的。

由于日本自身地理条件的原因,在牛刚刚进入日本的时候,不可能会出现数量极多的情况;再加上日本当时的生产力低下,农耕仍然在刀耕火种的阶段,所以牛在刚进入日本的时候并没有被当做农耕时的劳动力。反而是被用作日本王公贵族的代步工具,在那个时代的日本骑牛成了王公贵族追逐的时尚,骑牛成了王公贵族们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日本神户牛起源(日本牛信仰)(2)

骑牛图

在这个时代的慢慢发展中,牛也开始由平凡走向神圣,被赋予神性。在日本众多的民间神话或者是神社的描绘中牛成了神,或者是神的代名词如神的使者或坐骑。在日本《簠簋内传》中就记载了一位名为牛头天王的神明:“天地开辟万国兴起时,北天竺摩柯陀国有大王,名号商贵帝。曾仕于帝释天,名号天刑星。现转世于婆娑世界,改号为牛头天王。”

牛头天王就在如今的八坂神社接受祭祀。还有传说大原神社供奉的神袛降临时就是骑着一头红色的牛,据说今天的那里石头上还有点点的红色,相传是红牛走过留下的痕迹。

2、日本“牛”信仰中的祭祀文化

在古代的中国,无论是哪一个封建王朝都把宗庙和神灵当做至高无上的东西,他们把祭祀作为对宗庙与神灵的尊敬,而牛在祭祀中就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当时民间有“三牲”的说法,三牲分别是牛、羊、猪。而这个三牲并不是谁都可以随便用的,封建王朝中有着森严的祭祀等级,分为太牢、少牢、特牲、特豕、特豚几个等级,其中太牢是指“三牲全备”,在封建王朝里只有天子祭祀才能使用太牢,诸侯祭祀使用少牢,而它们的区别就是关于牛的使用。这就可以判断出牛在祭祀中的地位,可以说牛是与先祖、神灵最亲密的了。

在日本也有用牛祭祀来作为对神灵的尊敬。当时的日本甚至出台敕令禁止食用牛肉。这个敕令是天武天皇统治日本的时候颁布的,《日本书纪》中对此也有记载。

日本神户牛起源(日本牛信仰)(3)

皇帝祭祀

在斋部广成的《古语拾遗》一书中还记录了一件关于民众食牛的有趣事情:“古昔,某造田之日,大地主神让农民吃牛肉,于是蝗虫蜂起,侵袭了秧田大地主神通过占卜寻求良策,于是被告知此乃岁神报应,应祭以白野猪,白马,白鸡为镇其怒,因此,大地主神供奉上述物品道歉,并请求驱逐蝗虫,但是并未奏效。最后按照岁神的旨意将牛肉放在水渠口祭祀,方才保住了秧田”。

从《日本书纪》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的日本和中国一样,都对牛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因为牛是农业经济下不可缺少的生产工具;而祭祀活动中牛也扮演了极为重要的祭祀品,岁神因为农民食用牛肉便大发雷霆就是最好的证明。牛在祭祀中至高的地位可以说是与中国的祭祀礼仪一脉相承,因为我国古代祭祀文化中,牛也同样占着很高的地位。从上述两点中可以看得出中日两国的牛文化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仅仅是关于“牛”的认知两国民间无论是传说还是祭祀礼仪都有着相同的地方。

3、中日牛文化契合点:禁止杀牛

因为古中国自身发达的农耕文明,对着劳动力有着极大的要求与保护,前文也说到中国远在商朝就已经把牛作为重要的劳动力 在了农业生产上边 。中国最早禁止杀牛的法令是西周订制的《礼》就有明文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也就是从这个时间段开始牛就如同今天的熊猫一样,成为了当时的国家“保护动物”。除了因生老病死或者大型祭祀,其他的任何情况都不允许杀牛,一经发现就是触犯了刑法,是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到了秦朝之后对牛的保护可以说是变态了,只要是人杀了牛,非自然原因的,一律处死。之后的历朝历代中都保留着关于禁止杀牛的法令。

而在日本同样有着禁止杀牛的敕令在当时。本来就受到我国对于牛保护的影响,再加上佛教大约于公元7世纪左右传到了日本。佛教传入之初日本并没有本土的宗教势力,所以佛教立刻就得到了统治者大力的扶持,极力推广佛教的思想。日本的文化与佛教思想相融合,日本也出现了禁止杀牛的法令,食用牛肉也成了日本的长期禁忌

日本神户牛起源(日本牛信仰)(4)

耕牛手作

二、牛在中日民间文化的传承

1、日本宗教中“牛”信仰

通过前文也了解到在牛传到日本的同时,佛教也流传到了日本,并且得到日本统治者的大力扶持,而牛也是当时日本贵族的特有物种,两者在日本的神话中也进一步融合。其中就有一段根据沙弥玄栋的《三国传记》中的“神母被牵到佛所事”改编的故事在日本流传甚广,甚至因此形成了一个日本的成语“偶入此道”。

这个故事大概讲的是:在预州有一个老妇人不信奉佛教,甚至是很是厌恶佛教,自己的家就住在善光寺旁边都不去参拜寺里供奉的佛,在路上遇到僧人都是厌恶的遮掩着赶快走过。人们都称呼她为神母,这个人极其贪婪,一天有头牛站在她家门前,老妇人看着左右无人前来寻找,便上前拉着牛想让牛跟她一块回家。没想到牛极力抗拒,反而顶着老妇人门口的衣物朝着善光寺走去,老妇看着牛带走了自己的衣物便也 跟着进入了寺中。却左右寻不到牛的踪迹,便料想是寺中佛的幻化,便一心向佛。

不仅如此,日本还有许多的寺院、神社都和“牛信仰”相融合,与“牛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日本京都中就有一种小牛土偶,称为“一文牛”或“幸右卫门”。关于这种小牛有着日本独特的信仰,日本人认为在独特信仰日本还有许多。

日本神户牛起源(日本牛信仰)(5)

伏见稻荷大社

2、中国宗教中“牛”信仰

在日本类似这样与牛有关的神话还有很多,与牛在中国在神话中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在日本牛则是与佛教联系紧密,都在各国的神话体系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另一方面日本神话中牛的形象可以说是与中国古神话中牛的形象脉相承。在刘向写的《列仙传》中关于老子骑着一头青牛西出函谷关,飞升成仙,坐下青牛也就成了老子的坐骑。而孙悟空的好哥们牛魔王则是和日本的牛头大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3、中日民间的“牛”信仰

再有就是牛在“解梦”文化中的作用。在中国如果梦到牛就有许多的寓意如:梦见牵牛犁田或上山,预示梦者非常勤劳,生活上逐步走向富裕。梦见白色的牛,预示梦者工作会得到丰收,生活会变得更好。梦见骑牛,预示梦者将会有喜事临门。梦见牛群长得非常瘦弱,表示梦者在平时的工作或学习中不努力。

在日本同样梦到牛有着自己独特的寓意,比如认为梦到牛预示着要有喜事,发财等事情;如果梦到被牛追赶、顶撞就代表的是自己怠慢了神灵,就会有惩罚。两国的民间都把在梦中梦到牛做出了类似的解释可以看出其中的相通之处。管中窥豹,以小见大我们可以了解到中日之间关于“牛信仰”的传承是极其的多并且明显的。

中国神话中的“牛头马面”在日本的神话中也有传承,日本的牛文化与佛教文明相互交融,所以日本的牛头马面也称“牛头阿旁”,这个人物与我国的牛头马面的工作内容也是相同的,都是地狱中的鬼卒,听从阎王的指挥。

日本神户牛起源(日本牛信仰)(6)

老子骑牛

三、总结

从中日之间的“牛”信仰到中日之间文化的联系,我们看到了中日两国民间文化的传承。所以从这种种蛛丝马迹中我们可以发现,中日“牛”信仰文化确确实实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只不过在登上日本国土之后,这个文化发生了“本土化”的改变

我们不应该只注重到日本文化关于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还应该看到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不应该固步自封,要承认其中优秀的地方让两种文化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因为无论怎样,两国的文化都是东方世界文化的瑰宝,并没有强弱好坏之分。

参考文献:

1、 《日本“牛”信仰》

2、 马兴国《千里同风录》

3、《日本书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