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时期苏联高层有谁(俄资深外交家赫里斯托夫)

苏联为什么不是解体而是被摧毁?,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赫鲁晓夫时期苏联高层有谁?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高层有谁(俄资深外交家赫里斯托夫)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高层有谁

苏联为什么不是解体而是被摧毁?

——从中国经济学家程恩富院士的意见谈起

(2021年5月·俄罗斯外交学院演讲·摘译)

А.О. 赫里斯托夫 (1923-2021)

苏联外交家、俄罗斯外交学院教授、俄罗斯国际法学会副主席、俄联邦安全委员会国际法专家组长、

法学副博士、特命全权大使外交衔

曾任苏联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1978-1988)

苏联发生了什么:它是解体(распад)还是被摧毁(развали)?这个问题近期由中国的经济学家程恩富院士在《真理报》提出来的,在我国媒体上引起了积极讨论——出现了各种,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的观点。

“国家解体”是什么意思?我国讨论的参与者主要是从苏联的历史来看待这一问题的,他们主要分析了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但几乎从不从法律方面考察这个问题。然而,国家的存在是基于法律的——宪法、其他立法等等,这些法律决定了国家的法律地位、政权的权利、人口的发展规划。因此,苏联发生的事情必须通过决定苏联法律地位的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角度来看待,当然,对待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权利也应当从这个角度来进行考察。

通常,联盟制国家是由几个实体国家联合而成的。苏联的成立也是如此。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和外高加索共和国创建了一个联盟——苏联。

联盟制国家宣布自身不再继续存在的现象也是正常的,尽管在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少。但是,捷克斯洛伐克就是这样解体的。捷克斯洛伐克本质上是由两个国家组成的联盟——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90年代他们根据其人民的意愿和两个共和国政权的决定合法地分开了。

当然,《苏联宪法》(基本法)也规定了加盟共和国脱离联盟的权利,即第72条。但是苏联成立之后,在国内战争、伟大的卫国战争、战后最艰难的时期中,国家和党的纪律严明,没有任何国家解体的威胁。相反,这个国家当时是团结的,特别是因为其奉行了合理的国家和经济政策,同时兼顾了联盟各部分的利益和所有生活在苏联的130多个民族的利益。

但当1985年М.С.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改革开始了,这导致国家生活的所有领域都被摧毁了。首先被摧毁的就是外交政策——苏联的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不再是保护国家的利益,而是开始推崇、维护和模糊的宣传所谓的人类的普世价值观。与此同时,苏联开始放弃在东欧的阵地。例如,德国的“统一”,实际上不是两个国家的统一,而是联邦德国对民主德国的吞并。当时英国和法国都不想让两德统一按这样的路径前进。因此,美国当时就积极寻求建立统一德国的路线,因为这将削弱英国和法国以及苏联的国际地位。当时,将德国转变为像奥地利这样的永久中立国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但是М.С. 戈尔巴乔夫先生甚至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正式他本人的作用,使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德国的过程是在政治和财政方面都最有利于联邦德国的条件下进行的。西方国家尽管因此宣布北约军队不会向东部边境扩张——但是这一切都没有以书面化的国际文件的形式正式化和合法化。东欧国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永久中立的问题,苏联方面也没有提出来,因此其在随后相继成为了北约成员国。苏联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赢得的前哨阵地全部因此失去了。这只是很多例子中的一个。

例如,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苏联的国内政治生活中。在А.Н. 柯西金担任政府总理期间,他成功地进行了经济改革,并通过改善国民经济的组织结构而改善了苏联的国内局势。但是М.С. 戈尔巴乔夫先生的改革却产生了相反的结果——他的改革使苏联的局势在各个方面都恶化了。在此期间,还出现了明确《宪法》第72条规定的关于加盟共和国从苏联脱离的权力实践的程序的事件。

1990年4月3日,通过了这样一部法律——关于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程序法。这部法律制定了这样的退出程序——如果加盟共和国计划退出苏联,就必须就脱离苏联的问题在该加盟共和国内举行全民公决并在六个月内举行,其中,如须成功完成退出程序,那么加盟共和国当局必须获得居住在这个加盟共和国的三分之二的苏联公民的投票支持,同时还必须向其他加盟共和国和全苏政府报告公投结果并接受复查。但最重要的是,在程序进行的这整个时期,在这个举行全民公决的加盟共和国内,苏联的宪法和法律都应是一直有效的。

但是随后发生了什么?1990年6月12日,即该法通过两个月后,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通过了《俄罗斯联邦主权宣言》。在其第5 段中指出,苏联宪法和法律在俄罗斯联邦境内无效。当时,当时在《主权宣言》里是用法学术语表述的——即暂停苏联宪法和全苏法律的效力,但是其本质上和取消全苏宪法和法律的效力是一样的。

但是,只有作为苏联最高权力机构的苏联最高苏维埃才有权暂停或终止苏联宪法或其他联盟法律在加盟共和国领土上的效力。因此,1990年6月12日的宣言的通过实质上是Б.Н. 叶利钦及其团伙人员发动的反宪法政变——而不是苏联宪法在俄罗斯联邦境内的合法终止。我们知道,《苏联宪法》明确规定,总统确保国家宪法的实行。М.С. 戈尔巴乔夫先生在担任总统职务时曾发誓他将遵守这个誓言。但是他并没有履行他的誓言,就像他没有履行他的宪法义务一样。根据苏联的刑法,Б.Н. 叶利钦的行为是违反宪法的行为——即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终止苏联宪法和全苏法律是Б.Н. 叶利钦及其团伙人员犯下的最严重的罪行。

在这其后是1991年12月8日签署的《别洛韦日协定》事件。这份协定规定全苏政权和其法律的效力在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领土上终止。因此,在1990年6月12日的《俄罗斯主权宣言》通过后,全苏法律的效力在俄罗斯领土上就被暂停,那么在《别洛韦日协定》签署后,它的效力已经完全终止,联盟中央的的运作也已经终止了。但是,实际上,签署《别洛韦日协定》的签署标志着Б.Н. 叶利钦再次违反了1990年4月3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的关于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程序法,以及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全苏人民的76%的意愿——这是1991年3月27日的全民公决中的结果。但是М.С. 戈尔巴乔夫总统没有阻止《别洛韦日协定》的签署,并因此使得其在签署后的4天,即在1991年12月12日得到了俄罗斯最高苏维埃的批准。

因此,《别洛韦日协定》是对于苏联的最后一个“棺材上的钉子”。因此,苏联并不是解体(распад),而是被摧毁(развал)。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程恩富院士的科学结论是正确的——苏联不是解体,而是被摧毁,而历史学界和政治学界长期将其错误的称为‘苏联解体’(Распад СССР),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实质是为М.С. 戈尔巴乔夫、Б.Н. 叶利钦及其支持者开脱罪责。在这其中,那些将《别洛韦日协定》称为苏联解体的开始的历史学者们和政治学者们,其行为实质上更是试图掩盖1990年6月12日叶利钦及其团伙人员犯下的反宪法政变的罪行。

现在谈谈这个反宪法政变对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影响。正如历史所知,“革命”,政变发生了。但是从法律上讲,这是一种犯罪。因为看看它们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吧,看看它们是由什么制成的吧?看看这场政变给苏联人民带来了什么?М.С. 戈尔巴乔夫、Б.Н. 叶利钦和他们的支持者声称他们将国家从内战中拯救了出来。但是由叶利钦制定的对最高苏维埃的态度是什么?答案是两三百人被杀,最高苏维埃大楼和奥斯坦金诺的电视塔遭到炮击。另外还有车臣战争,在这场武装冲突中,伤亡惨重。实际上,Б.Н. 叶利钦没有阻止过一场内战的发生,但有可能却因此造成了17000名俄罗斯军人和约70000名我国公民的丧生。

... 苏联被摧毁作为反宪法政变的结果,实现了以下西方国家在冷战中追求的以下目标——作为苏联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的根本制度的社会主义被摧毁,俄罗斯再次出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从本质上来说,革命是社会政治和社会经济制度向着更进步,更公平地满足人民的需求的变革,其根本目的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但是,Б.Н. 叶利钦所谓的‘革命’正好与之相反——社会分层严重、阶级纵向流动渠道堵塞、国家财富分配不公。在今天的俄罗斯——1%的人口拥有85%的财产。

... 因此,1990年6月12日的俄罗斯《主权宣言》的通过实际上是一场政变,是一场反革命政变,其带来的结果即是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 在这种情况下,了解1990年苏联被摧毁的事情非常重要。了解历史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现在和预见未来。

(编译:冷西 陈慧;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编自“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