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家具不用木蜡油(如何有效提升家具的附加价值)

在同质商品大量涌现的当代,消费日益从“物质”的消费转向“感受”的消费,并倾向于感性、品位、心理满足等抽象的标准,所以,产品附加值在市场上的地位就越来越高,它与产品卖点难以分割,日益融为一体。

设计附加值

通过一定主题、风格的设计来提高家居空间的美感和整体协调性,提供居住的高端感受。

为什么很多家具不用木蜡油(如何有效提升家具的附加价值)(1)

为什么很多家具不用木蜡油(如何有效提升家具的附加价值)(2)

材料附加值

珍贵的宝石可以瞬间提高装饰品的价值,这便是材料的魅力。

为什么很多家具不用木蜡油(如何有效提升家具的附加价值)(3)

装饰附加值

装饰不仅仅让本体变得更加丰富,墙上装饰的锦上添花更为家居提高了附加值。

为什么很多家具不用木蜡油(如何有效提升家具的附加价值)(4)

炫酷的汽车外观得益于表面的涂装,也是豪车昂贵的一个保障。

为什么很多家具不用木蜡油(如何有效提升家具的附加价值)(5)

而木材作为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财富,表面涂饰也是增加家具附加值的一大手段,继而涂饰选什么产品也就决定了家具的附加价值可以有多大。

为什么很多家具不用木蜡油(如何有效提升家具的附加价值)(6)

市面上的涂饰产品大致可分为油性漆、水性漆以及木蜡油三种。同等材质,相同工艺的实木家具,其中木蜡油家具价格略高一筹,那大家就要问了,为什么木蜡油家具这么“贵”呢?这与上面说的产品附加值又有什么关系呢?

为什么很多家具不用木蜡油(如何有效提升家具的附加价值)(7)

木蜡油的应用给家具本身的属性增添了“色彩”,这些属性的代名词包括:环保、自然美、匠心。在高端实木家具或定制市场,消费者很愿意为这样的产品买单,当家具具备了基本的功能性作用之外,人们更关注健康、关注美学、关注价值。

为什么很多家具不用木蜡油(如何有效提升家具的附加价值)(8)

1.环保

绝大多数消费者,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环保”与“不环保”产品之间一定选前者,没有人愿意拿健康做赌注。随着环保意识的深入,消费者谈漆色变,很多家具线下门店或卖场中,商家都愿意打着“环保”的噱头,因为这是市场导向,但是,真假环保就有待验证了。

为什么很多家具不用木蜡油(如何有效提升家具的附加价值)(9)

当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木器家具漆就是水性漆与木蜡油。

为什么很多家具不用木蜡油(如何有效提升家具的附加价值)(10)

水性漆的环保性比油漆好,但性能和涂装效果比木蜡油差。尽管政策、行业齐推,市场火热,但为了环保性,水性漆做出巨大的牺牲:即性能的缺失和涂装效果的不足。比如,水性漆以水为稀释剂,很容易导致家具木材肿胀、弯曲变形。

为什么很多家具不用木蜡油(如何有效提升家具的附加价值)(11)

木蜡油,纯天然植物型涂料,取之于木用之于木,与木材有着天然的亲近性。优质木蜡油沿用国漆中的桐油成份,并提取巴西高原棕榈蜡、蜂蜡等材料高温聚合,以古人“天人合一”的生态发展观,给家具环保涂饰保驾护航。

为什么很多家具不用木蜡油(如何有效提升家具的附加价值)(12)

2.自然美

在木蜡油家具中,自然美是其独一无二的属性特征。所谓自然美,一般指木材纹理清晰可见便是自然美,但只要是开放或半开放,木纹都可见。

为什么很多家具不用木蜡油(如何有效提升家具的附加价值)(13)

图片来自广州延涛贸易有限公司

那么,木蜡油家具强调的“自然美”是指什么?主要体现在涂层与木纹的相得益彰,表现在:涂层似膜非膜的效果,用手触摸能够感知油膜赋予的丝滑感,视觉角度看木材纹理,比原始状态更温和、细腻,比厚重的涂饰方式少了刻意,多了一份自然灵气。如果是艺术涂装,这种自然美的特性就更加突出,宛若天成。

为什么很多家具不用木蜡油(如何有效提升家具的附加价值)(14)

3.匠心

当前时代发展太快速了,很少有人能够慢下来做一些思考与探索。但是工业时代更需要“匠心”,这是把东西做到独一无二的专注与坚持。

为什么很多家具不用木蜡油(如何有效提升家具的附加价值)(15)

图片来自广州延涛贸易有限公司

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把家具当作艺术品,风格的设定、材质的挑选、涂装的把控,精益求精中生产每一件精品:打磨、修色、上油、擦拭中秉持严格、专注、认真的态度去完成,当我们惊讶于木蜡油家具无可替代的美感且又生态环保时,别忘记匠心所在,往往这时候打动消费者不仅是家具本身,更是家具之外的一份情怀。

为什么很多家具不用木蜡油(如何有效提升家具的附加价值)(16)

图片来自广州延涛贸易有限公司

好产品永远不缺市场,当价值与需求契合,贵,也合理!目前我国部分企业产品的质量并不比国际大公司产品的质量差,但由于我国企业没有品牌基础,所以导致产品附加值和消费者认同度较低。打造世界名牌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全民族共同努力,企业需要维护知识产权,加大科技投入。有关部门则应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打击“傍名牌”的山寨产品,加强处罚力度,鼓励企业打造世界名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