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第一次做人,我凭什么让着你(都是第一次做人)

#原创##原创.自由心声#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我个人很喜欢陶潜的这段诗。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来这人间一遭,最不容易被人们察觉到的就是岁月流逝,忽然之间,身边的人不见了,自己也生出了华发,猛然间惊觉,人生一梦,已然数十光载。而生而为人,难免就会思考:我这一生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才能对得起人间一世。

都是第一次做人,我凭什么让着你(都是第一次做人)(1)

图片来自网络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个人一生中最为珍贵的岁月就是少年时期了,我回望我的少年时期,阳光是那样的浓烈,风里带着栀子花的香味,老旧书桌散发着木头的醇香,郎朗读书声跨过岁月长河,依旧能够在我耳边回想,我还能记得同桌女生长长的乌发散开,划出青春的痕迹。那样热烈的时光,哪怕是经年之后依然记忆犹新。

人一生中价值观的形成就是在少年时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代表着国家的精神,他一定是高洁的,多元的。因此少年时期,学习一定是最为重要的,但是我不认为学习一定要学得非常成功,非常优秀,在班级里面名列前茅。我认为,英雄不问出身,一个人是否优秀也不应全看考试成绩,我们作为少年,要学习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习这个世界,学业对少年人来说,更像是伸向世界的触手。单纯的,稚嫩的少年啊,用触手小心试探着我们的世界,譬如学习数理化,实则是为了探寻这个世界本身的组成道理,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我们之所以学习是为了了解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的常识,而不是为了优秀的考试成绩,人是大地的孩子,学习是我们了解大地母亲的沟通方式。所以少年时期的学习是必须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少年时期的生命力是鼎盛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啊。

都是第一次做人,我凭什么让着你(都是第一次做人)(2)

图片来自网络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少年时期过后,来到了中青年时期,这是一生中最漫长集中的岁月,很多人自嘲说是经历社会毒打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与人之间走上不同的道路,很多人都为此感到迷茫。大多数父辈的生活都是工作是为了生存,他们没有物质上的保障,每天都在为了生计奔波,工作数十年,得以退休。而步入21世纪后,新青年们开始逐渐将工作的目的由生存转化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从哪来?要到哪去?”这样的哲学问题。

这一转变正是社会进步的证明,同时也是祖辈父辈们的努力的结果。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没有他们为当代年轻人提供衣食无忧的物质保障,那么这一代年轻人依旧会和自己的父辈一样,根本没有心情,没有时间去面对作为人的精神诉求。

那么我们的中青年要做什么呢?首先,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方向,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在可以生存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要真正的生活。常常说现在努力工作是为了将来可以好好躺平,但是做什么工作,工作多久,工作的方向是什么,你是否可以真的长时间的坚持这份工作而不被工作反噬。

就我个人而言,我选择先真正认识自己,把自己剖析开来。我作为人,我想要看看我生活的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我的大地母亲是如何的模样,我想闻花香,想记录美好,想分享自己的观点,想和世上千千万万的人交谈,想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整天对着枯燥的数据,为了一个虚拟的系统而兢兢业业。我的个人完全没有得到提升,因为我的工作内容对我而言完全是做得来的,可是我没有在这个方向深入学习的欲望。这是非常可怕的,我在上一小节提到:我们之所以学习是为了了解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的常识。我现在做的这一切对这个星球,对我了解自己都没有任何意义。我在这份工作的学习中没有收获也没有助益,我意识到我或许并不适合这份工作。

生活一定是高于工作的,而你的心决定你向往什么生活。中青年是什么时期?是盛年时期。盛年光阴,囿于一隅,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这样的人生对于新一代的人是不符合价值观的,是被绑架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心理疾病。其实我们的父辈何尝喜欢他们那时的人生,但他们是被时代所限制了,那个时代就是那样的,信息没有如此激烈碰撞,周围的人都是这样看似平平顺顺的过完了一生。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都是第一次做人,我凭什么让着你(都是第一次做人)(3)

图片来自网络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衰老并不可怕,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人的少年时期热烈张扬,中青盛年时历经沉浮,你是怎么样的人,就一直是怎样的人,哪怕是衰老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老年更像是时光沉淀后的璞玉,人生风雨最后都归于沉寂,但也丝毫不掩其风华。心如磐石,纵使华发满头又如何?依旧是要生活不是吗?依旧想做自己热爱的事不是吗?追求美好,学习探索,是人一生的课题。

生而为人,比之其他物种,我们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有思想,有心灵,而大地母亲赋予我们这一物种得天独厚的礼物,其目的也在于让人类去见一见她,见一见我们的世界,没有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也没有哪个造物主会憎恨自己的创造物,自然选择了人类,人类也应该选择自然,作为自然的一员,去探索生命的意义,去面对人类的心灵。

如此才算不负人生华梦百年,不负前尘机缘得以成人。


点赞加关注,不错过精彩内容[赞]

评论区留下你的足迹吧:说一说你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是什么[击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