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必背的100个汉字(影响孩子一辈子的知识)

中华民族的汉字是世界上所有文字当中最伟大的,没有之一,因为它直接和这个世界建立了联系,为我们打开了世界之门。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基础。但是当我们的文字由繁体字变为简体字后,已经和这个世界有点割裂了,由直接文字变为半直接文字,虽然简化后更便于识字,更便于扫盲,而对我们的文化传承利弊是无法量化的。

中学生必背的100个汉字(影响孩子一辈子的知识)(1)

人这一生常用到的汉字大概3500个,可是能够准确运用的人寥寥无几。

耶鲁大学的一个教授曾经对于中国的优秀留学生很是失望,表示不太愿意去花大精力去培养中国留学生,投入和产出的价值不成正比,原因如下:

1 中国的学生表达能力差,如果没有确定性的答案从来不会主动回答问题,以至于很多人缺乏表达的愿望和能力

2 中国的学生写作能力差,所写的论文很少被引用,知识面过于狭窄。

3 没有思辨能力,缺乏独立思考,没有合作精神。

是什么造成了我们优秀的留学生如此不受欢迎呢?

中学生必背的100个汉字(影响孩子一辈子的知识)(2)

在求非看来,我们孩子从小受到的语文教育出现了严重问题。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识字和解词方法出现了断章取义,只取其表面意思。

我们的语文识字教学采用的是组词识字法,这样虽然有助于快速认识每一个字,而且也能够正常运用,但是我们忽视了每个字的本义,以至于很多人在运用的时候缺乏准确性。

而且一个人要有好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你对语言的理解要求是很高的,这个时候我们的劣势就显而易见了。这同时也应征了那句话:欲速则不达。

所以求非愿意从今天开始每日三字,让我们从根本重新认识我们的汉字。

中学生必背的100个汉字(影响孩子一辈子的知识)(3)

1 春,音chun,音调一声。

何为春(萅),从艸(艹/草)从日,艸春时生也;屯声),它的本义是什么呢?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字形,从艹(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岁之始,一年的开头。春,是一年四季之首。

引申: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万物生长的季节。植物萌芽生长、动物繁殖、农夫下地播种。古代把“历史”叫做“春秋”,那是因为庄稼春生秋熟,春生相当于历史之因,秋熟相当于历史之果,春来秋去的循环就是时间,而时间的循环就是历史。

2夏,读音xia,音调四声。

何为夏,它的本义是什么呢?汉语一级字,读作xià或jiǎ,最早见于甲骨文 ,其本义是雄武的中国人或中国人(两处的“中国”都特指“中原一带”,也就是黄河沿岸。),即《说文解字》所谓的“中国之人也”,后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

3 秋,读音qiu,音调一声

何为秋,它的本义是什么?汉语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在中国的北方,蟋蟀一般在八月成虫,九月份十分活跃,算是秋天的代表性昆虫,而且“秋”字的读音也与蟋蟀的鸣叫声很相似,因此古人把蟋蟀鸣叫的季节叫做“秋”。从火,表示秋季收割后要烧荒以备播种。也有人认为,它像一只蝗虫,蝗虫也是经常活动于秋季的昆虫。在中国的历史上,蝗灾是收获前常常遇到的天然农业灾害。蝗虫有趋光性,所以每当蝗灾来临时农民们就燃起大火,让蝗虫自往投扑光亮而死,因此古文“秋”从火。由此可见,其造字本义应该是用火焚地以杀灭害虫。蝗虫活动于秋季,因此人们用蝗虫的形象代指秋季。从天文历法上说,秋是一年四季中夏后冬前的季节。秋天是个谷熟、收成之季,所以“秋”又被引申出收获、丰收之义。上古时期作物一般是一年一熟,所以“秋“又被引申为年代,经深层引申,它还可持指某一时期、某一时刻。秋天之后就是万物肃杀的冬天,所以它也暗含着“萧瑟”之义,所以“秋”还可表示悲愁。

这就是今天的三个常用字的学习,每天三个字,进步看得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