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

对于专业书法圈中的文字错误,真可谓“是可忍,孰不可忍”。各种大大小小的展览,总能揪出一大堆带错字的作品。即使有专门的评委把 关,似乎也没有起多大的作用,常常“视而不见”。也许有人会说,古人也会有错啊。古人虽有错,但情形不同,多半是无心之失,出于笔误,不会如此低级,而且还屡教不改。从总概率上来说,古人要少得多。今天的错字,多到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也许有人会鸣冤:谁不会犯错呢?名人也是人,写几个错字有什么关系?要知道,名家、名人不是普通人,要以身作则,况且,大多属于基本常识,说不过去。

除了上期《墨缘》提及的错字四种来源之外,专业圈还有两类要强调一下:一是字帖、工具书出错。字帖就错在封面上,却视而不见,堂而 皇之地发行,造成谬种流传。有的工具书甚至出自老字号的出版社,有的属于常识性错误,不忍卒读,说得上“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二是以讹传讹,为名家讳,打圆场并编出一堆说辞,其实都大可不必。错了就是错了,要勇于承认,必须改正。

书法家天天和汉字打交道,正确书写文字是必须要过的第一关,口头上都在强调,错误却接二连三。说来说去,属于基本问题、基础问题、 老生常谈的问题,却也成了尾大不掉的问题。其中,篆书和草书是“重灾区”,不懂篆法,勉为其难,草书多一笔或少一笔,就会出现张冠李戴。

要想最大程度上杜绝错别字,必须从四方面努力:一是学问、修养,靠的是天长日久的积累,要有耐心和决心,不用多说。最怕的就是,原 本是寻找错别字,结果是纠错反错。二是胆识,特别是纠正名人和古人的错别字,需要胆识,启功老爷子值得推许,展现了个人综合实力。 三是细心。胆大必须和心细结合起来。在作品亮相之前,仔细地、反复地,多看几次,就不会出错,许多人常常沉浸在“一挥而就”的自豪 感中,其余皆忽略不计,粗心大意,往往就会生成错别字。四是检阅,让检阅成为一种习惯,自己多看几遍,有条件也可以请高人再把把关,有这样的习惯,想错都难。

归结到一句话,和汉字打交道,时刻要敬惜字纸,有敬畏之心,错误的几率会大大降低。远离错字、杜绝错字,维护汉字的纯洁性,人人都 有这份责任。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1)

▍唐 欧阳询《皇甫诞碑》(局部)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2)

▍启功临欧阳询《皇甫诞碑》

款文:“碑文‘泰’为‘秦’之误,启功临并识”。

▍《墨缘》点评:大神级的临摹者!

启功先生曾节临欧阳询《皇甫诞碑》的一段:“(然)并州地处参墟,城临晋水,作固同于西蜀,设险类于东泰,实山河之要冲,信蕃服之襟带。授(公)并州总管府司马。”款文为:“碑文‘泰’为‘秦’之误,启功临并识”。

这页临书中,启功指出了欧阳询在当年抄写《皇甫诞碑》时,误将“秦”写作了“泰”,体现了启功先生的博学及读帖、临帖的深入而认真的精神。

据史料记载,战国时秦昭王曾称西帝,齐闵王曾称东帝,两国皆以其富强而东西并立,后因称齐国或齐地为“东秦”,当然不会是什么“东泰”。“秦”与“泰”字形相近,欧公抄写时,或许是原稿潦草难于辨识,也可能一时走神,误“秦”为“泰”。因此勒石立碑,一误千年。其间,不知有多少习字者临摹过该碑,而始终无人发现这个明显的错误。最终在“文革”后被一位中学学历的教书匠慧眼识疵,指出了欧公的千年之误!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3)

▍《墨缘》点评:先识字,再篆刻?

如今的简体字“斗”,有两个读音:dòu和dǒu。

当“斗”字读dòu时,有繁体“鬬”或“鬥”。《说文解字》释其义为“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现代汉语的解释有:一、对打:如斗殴、战斗;二、比赛胜负,争胜:如斗力、斗智;三、使动物间互争高下:如斗牛、斗蟋蟀;四、拼合,对准,凑近:如斗眼。

当“斗”字读dǒu时,没有繁体。《说文解字》释曰:“十升也。”十升为一斗,说明此“斗”本是一个计量单位。另外,“斗dǒu”字还有量食器如米斗、盛酒器如酒斗、星宿名如南斗、类斗物如斗笠之意,并有喻小物之大如斗胆、喻大物之小如斗室等意思。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4)

▍“波涛摆平”,“摆”字错,纯粹杜撰。“摆”字篆书作“捭”。邓散木“捭阖”篆书曾用。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5)

▍捭 《古文字类编》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6)

▍“如梦幻泡影”,“幻”字不准确,所谓反“予”为“幻”;“影”篆书为“景”,《说文解字》解释:“光也。从日京声”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7)

▍“幻” 汉 《说文解字》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8)

▍“予” 反“予”为“幻” 清 邓石如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9)

▍“平澜荡柔舻”,“荡”字错。《说文解字》对“荡”字解释:水出河内荡阴,东入黄泽。荡为汤之古音,后人为简省,去草字头改为汤。“荡”原为名词,后转为动词。作为动词的“荡”在篆书中应为“潒”。《说文解字》中解释:“水潒瀁也,从水象声,读若荡,徒朗切”。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10)

▍“荡”的篆书 “潒” 《说文解字》

▍《墨缘》点评:篆法当慎!多一点少一弯就可能出错。名家不明,或损了名头!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11)

▍“故人西辞黄鹤楼”错写成了“故人西辞黄鹂楼”。

▍《墨缘》点评:仙物成俗物,鲁鱼亥豕!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12)

▍“孤帆一片日边来”写成了“一片孤帆日边来”。

▍《墨缘》点评:改唐诗的又来了!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13)

▍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其中,“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试”字错成了“誓”;“惜”错成“昔”;“采”错为“彩”;“裹”错为“裏”。

▍《墨缘》点评:这可是一首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词!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14)

▍“只见”错成“兄见”

▍《墨缘》点评:“哥哥”其实没见!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15)

▍“尽”错成“进”

▍《墨缘》点评:看来是喝高了。劝人进酒杯?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16)

▍款字“无”错成“天”

▍《墨缘》点评:无法无“天”!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17)

▍“道法自然”,“然”写成“愁”

▍《墨缘》点评:看了然后非常发愁!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18)

▍“鉴真精神”,“鉴”字写成“监”

▍《墨缘》点评:经鉴定,您是真不知道“鉴真大和尚”!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19)

▍篆书存在“一字多形”的情况,这里用“气”,不能用“氣”,“气”为古字,《说文解字》言:“云气也,象形。凡气之属皆从气”。“氣(读xì),馈客刍米也。从米气声”;用“朢”,不能用“望”,朢:观望,是眼睛的活动。望:愿望,是内心的活动。

▍《墨缘》点评:李代桃僵、偷梁换柱!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20)

▍下联“幻出大千云”的“幻”字,错写成了绞丝旁。

▍《墨缘》点评:还真魔幻!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21)

▍“踞”错成“据”

▍《墨缘》点评:老虎还要收据?

启功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启功临摹欧阳询皇甫诞碑)(22)

▍“杯”错成“环”

▍《墨缘》点评:知错未改!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兴舒 郭晋丽

监制:吴勇

编辑:姜宝君

流程编辑:吴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