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人游玩西樵山(独有一番野趣风味)

一、山家、风味注释:

【山家 [shān jiā]】

1、山野人家。

《南史·贼臣传·侯景》:“山家小儿果攘背, 太极殿 前作虎视。”唐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 明 高启 《一剪梅·闲居》词:“竹门茅屋槿篱笆,道似田家,又似山家。”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三:“芳枳疎藤插架斜,居然风物似山家。”

2、隐士。

宋 梅尧臣 《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诗:“一获山家赠,令吾媿汝曹。”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一:“又古人名刺,相见后亦还之。 魏野 留 富郑公 名刺,作山家之宝,亦以 郑公 故,非通例也。” 魏野 ,见《宋史·隐逸传上》。

3、泛指僧道者流。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吴东昇》:“年八十,临终作诗曰:‘……念我行藏无大过,请僧超度有何功?掘坑埋了平生愿,休信山家吉与凶。’”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鄢赵争宠》:“同去山家走一遭……实不相瞒,学生为老母有疾,特求 赤肚子 僊丹。”

4、佛教天台宗流派山家宗的省称。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宋代佛教》:“意见终于不能一致,而分裂为两派, 知礼 等称为山家,即称 晤恩 等为山外。”参见“ 山家宗 ”。

和家人游玩西樵山(独有一番野趣风味)(1)

【风味】

1、美味。亦指一地特有之食品口味。《晋书·王彬传》:“彬为人朴素方直,乏风味之好,虽居显贵,常布衣蔬食。”

南朝梁刘孝标《送橘启》:“南中橙甘,青鸟所食。始霜之旦採之,风味照座,劈之,香雾噀人。”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冬日田园杂兴之七》诗:“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2.风度;风采。

《宋书·自序传》:“﹝伯玉﹞温雅有风味,和而能辨,与人共事,皆为深交。”

唐 韩愈 《答渝州李使君书》:“乖隔年多,不获数附书,慕仰风味,未尝敢忘。”

《太平广记》卷一九六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丁秀才》:“有丁秀才者,亦同寓於观中,举动风味,无异常人。”

3. 事物特有的色彩和趣味。

唐 郭仲翔 《与吴保安书》:“而乡里先达,风味相亲,想覩光仪,不离梦寐。”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七:“ 渊明 千载人, 子瞻 百世士;出处固不同,风味亦相似。”

和家人游玩西樵山(独有一番野趣风味)(2)

二、《山家》古诗六首:

《山家》

唐代: 张继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释】:又作顾况作。

这是一首访问山农的纪行六言绝句。作者绘声绘色,由物及人,传神入微地表现了江南山乡焙茶晒谷的劳动场景,以及山农爽直的性格和淳朴的感情。格调明朗,节奏轻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全诗仅二十四字,作者按照走访的顺序,依次摄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和晒谷的四个镜头,层次清晰地再现了饶有兴味的访问经历,读来感到句绝而意不绝。

这首诗,如果按司空图的《诗品》归类,似属于“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的“自然”一品。作者象是不经心地道出一件生活小事,却给人以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和家人游玩西樵山(独有一番野趣风味)(3)

《山家》

元代:刘因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

这是元代诗人刘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描写赶路情形,反映了山间的优美景致和诗人的潇洒神态。骑马过溪,踏乱了映在水中的霞影,迎风向前,落花坠于衣袖之上。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渲染出到达山家时的欢乐气氛。溪童出门探望,因为他们听到了喜鹊的叫声,早已出门迎接了。这首小诗纯用白描,灵动有致,清新隽永。

和家人游玩西樵山(独有一番野趣风味)(4)

《山家》

宋代 : 李纲

青山掩映野人家,翠竹苍松一径斜。

夜对月钩沉浅浦,晓看鸟篆印平沙。

溪头驯畜多宜鹜,园里灵苗可(道光本作只)种茶。

占尽溪山幽胜处,自将风物向人夸。

《山家》

宋代 : 陆游

白石青莎一径斜,断无人迹到山家。

梁间归燕避微雨,池面游鱼争落花。

雪鬓但增新感慨,金鞭那复旧豪华。

明窗睡起浑无事,篝火风炉自试茶。

《山家》

宋代:周南

小麦连湖熟,黄梅作弹飞。

穿林青犊过,触柁白鱼肥。

子男输绢急,姑妇插秧归。

枳花茶似雪,留客共湘瓷。

《山家》

宋朝 :释斯植

一溪流水绕烟霞,路入青松第几家。

胡蝶傍人飞不去,隔墙开尽碧桃花。

和家人游玩西樵山(独有一番野趣风味)(5)

三、有关山家风味的古诗句:

《初食栗》

宋代 : 舒岳祥

新凉喜见栗,物色近重阳。

兔子成毫紫,鹅儿脱壳黄。

寒宵蒸食暖,饥晓嚼来香。

风味山家好,蹲鸱得共尝。

《感皇恩·一个小园儿》

宋 · 朱敦儒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

花竹随宜旋装缀。

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

等闲池上饮,林间醉。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

风景争来趁游戏。称心如意。

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杂兴》

宋代:陆游

暮年常苦睡为祟,好事新分安乐茶。

更得小瓢吾事足,山家风味似僧家。

《刘簿分赐茶》

宋代:释居简

吁嗟草木之擅场,政和御焙登俊良。

双龙小凤取巧制,断璧零圭誇袭藏。

晴窗团玉手自碾,旋熁铁坏玄兔盏。

瓦瓶只候蚯蚓泣,不复浪惊浮俗眼。

卯金之子我所识,户外青藜扶太一。

十袭携来访赏音,清白犹能胜黄白。

君家阿伶两眼花,以德颂酒不颂茶。

遂令手阅三百片,风味尽在山人家。

潮从委羽山前涨,少得清涟入瓶盎。

瓢瀹天浆睡足时,香演丝纶九天上。

和家人游玩西樵山(独有一番野趣风味)(6)

和家人游玩西樵山(独有一番野趣风味)(7)

和家人游玩西樵山(独有一番野趣风味)(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