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战争的内幕(伊美战争的根源)

最近,国际上最关注的非伊朗莫属了。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在霍尔木兹海峡通往印度洋的区域,美国扣押了数艘伊朗油轮。

这也正验证了那句"不让伊朗一滴原油流入市场"的话,特朗普忽然如此"守信",一时令人不太适应。

美伊战争的内幕(伊美战争的根源)(1)

美法两国4艘航母战斗群聚集在波斯湾,同时伊朗50艘军舰进入一级战备,数千枚导弹高高竖起,双方对峙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战争一触即发。

平头·铁脑壳·伊朗,依然保持着硬刚到底的姿态,表示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甚至扬言要攻打驻伊拉克等地的美军。

我特别喜欢研究各国的人文历史,如果你深入地了解伊朗和美国,那么对于今天的局面就能了然了。

01

伊朗和美国的恩怨情仇

伊朗是一个拥有悠久文明的古国——曾经的波斯帝国,它文字记载的历史比中国还远久。

提起波斯,中国人应该都很熟悉,《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就是来源于波斯(有历史可证),书中十分讨人喜欢的小昭,还有波斯血统。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伊朗都保持中立,但都没逃脱被大国侵占剥削的命运。但是顽强的波斯人,每次都重新站了起来。

在70年代,伊朗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

石油价格暴涨,从原来的5、6美元一桶,一下子涨到了30多美元一桶,伊朗作为石油大国,一跃成为了暴发户——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那时,国内在经历一场沉痛的"革命",之后又是三年灾害,人民过得十分艰苦。

而那时的伊朗跟现在的封建落后不同,简直就是国际化大都市——中东小巴黎,可谓是鼎盛一时,风头无二。

美伊战争的内幕(伊美战争的根源)(2)

1971伊朗大学的女学生

像高速公路、摩登大厦等现代化设施,当时中国没有的,在伊朗的首都德黑兰都应有尽有。

美伊战争的内幕(伊美战争的根源)(3)

1971年德黑兰维里阿瑟广场

短短10年间,伊朗的人均GDP由几百美元涨到了2千多美元,但是伊朗人民并不开心。

由于伊朗的经济发展过于高速,所有的社会弊端都暴露出来:阶级矛盾、贫富差距、政府腐败……

单说王室,国王巴列维和他的兄弟姐妹,利用他们的王室特权各种强取豪夺,最后他们家族财富累计高达200亿美元。

在民间,伊朗的贫富对比也十分强烈,在德黑兰北面的人骄奢淫逸、声色犬马,在南面贫民窟的人,却每日为温饱发愁。

最重要的是,人民没有自由。二战之后,伊朗几乎成了美国的半殖民地。

因为伊朗的地理位置——与苏联接壤,美国将它看成了自己的护城河。

尤其是美俄冷战期间,美国很多包围苏联的军事设施以及重要的军事基地,都设立在伊朗。

可以这么说,美国对当时的巴列维政府有绝对的控制权。巴列维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请示美国,哪怕是要换一个内阁大臣都要经过华盛顿的批准。

不难想象,倔强的波斯人怎么会甘愿一直忍气吞声?现在伊朗人之所以那么反感美国,跟那段屈辱史有很大的关系。

02

伊朗国运的33年

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

一开始上街游行反对巴列维的年轻人并非都是宗教人士,他们的目的也很简单:要人权、民主和自由。

然而,伊朗受什叶派宗教影响非常的深,所以最后领导权落到了宗教人士——霍梅尼手里。

当时,为了推翻巴列维,很多女性甘愿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起来,甚至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女士都戴上了头巾,走上街头支持霍梅尼。

美伊战争的内幕(伊美战争的根源)(4)

后来,有人这样评价这场革命:为了推翻一个特别糟糕的政权,伊朗人民不得已选了一个糟糕的方式。

最后,霍梅尼建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而巴列维国王听从了美国大使的建议,开始了逃亡生涯。

直到今天,伊朗政治领导人经常自豪地说:革命以前我们的政策是华盛顿决定的,现在我们的政府是德黑兰决定的。

革命的胜利,让他们无比自豪。

然而,这个命运多舛的国家,并没有就此强大——两伊战争爆发了。

战争中,伊拉克得到了美国强有力的支持,对伊朗痛下杀手。包括战场上使用生化武器,甚至用导弹打下伊朗民航班机,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

伊朗的血性在这个时候被激发出来,霍梅尼团结了所有能团结的力量,与伊拉克对峙了整整8年。

两伊战争,最后当然是两败俱伤。但是,霍梅尼成功地把对入侵者的仇恨和对背后的美国的痛恨,深深地刻在了人民的骨子里。

美伊战争的内幕(伊美战争的根源)(5)

目前成立了33年的伊朗政权,一路走来,就是逃离美国掌控和仇恨美国,才铸就了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03

美伊真正的矛盾,是精神内核的冲突

反观美国,这些年忙着做国际警察十分辛苦。

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尤其是,在美国灭掉萨达姆并通过颜色革命推翻也门政权后,伊朗由中东前三名一跃成为了第一名。

尤其是,在奥巴马执政期间,伊朗卖石油卖的不要太嗨。

美国呕心沥血这么多年,回头一看,伊朗不但成了中东老大,还成功将伊拉克 叙利亚 黎巴嫩真主党 哈马斯 也门胡塞武装等拉入麾下,更争取到土耳其和俄罗斯两个强力外援。

最让美国难以接受的是,这个平头哥总是用充满仇恨的眼光盯着自己。

伊朗一直很血性,但是经常有点上头。这几年,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经常大放厥词,要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

按理说,邻国之间难免有点矛盾,但是这么"直白"的却不多。伊朗不但喜欢满嘴跑火车,还特别喜欢硬刚。

当初特朗普退群时,伊朗的官员当场就把美国国旗烧了,而且还大骂"美国去死"(Death to America!)。

美伊战争的内幕(伊美战争的根源)(6)

怎么看,伊朗都像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总之,不像一个情绪稳定的大人。

事实上,美伊的矛盾,是两国精神内核的冲突。

这200年来,美国统治精英一直深受达尔文主义和尼采的精英主义的影响。他们主张大自然的规律是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他们信奉尼采鼓吹的"超人"应对"群畜"宣战、掌控的精英主义。

经常有人问,难道美国想统治全球吗?

其实,他只是觉得精英(自己)理应掌管弱小,也只有精英,才可以拥有核武器。

实际上,这更是美国的"杞人忧天":任何持有或谋求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是潜在的敌人。

美国的思维逻辑也很好理解:穿鞋的富豪遇到光脚的"流氓"不可怕,若是流氓手里拿着能威胁自己的武器,那就太不妙了——怎么能让这种情况发生?

伊朗的血性与美国的执拗,就像两个三观十分迥异的人,别说做朋友,真是两看两相厌。但是两个人又在一个村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于是,矛盾丛生。

04

伊朗的明天在哪里?

大家对美国都颇有微词,现有的国际体制被美国和西方掌握在手中。而各个国家表现却不同,可分为三种:

①完全听从于美国,仰仗美国鼻息,比如日本和韩国;

②对美国不满,但尽力保持表面和谐,绝不主动挑事,埋头于自己的发展,争取早日完成民族的复兴,比如中国;

③最后一种,公然挑战美国,当面怼,正面刚,就是我们的平头哥伊朗。

其实,这些年伊朗追求的东西一直没变——自由——打破美国的霸权限制。

而打破美国霸权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搞核,有了核人民才觉得向平等迈进了一步。

美伊战争的内幕(伊美战争的根源)(7)

伊朗海军

早在很多年前,外交官华黎明曾和伊朗的高级政府官员谈过这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可能放弃核武器?

这个伊朗人答道:如果让我放弃浓缩铀,等于让我脱掉裤子。这是尊严问题,对伊朗来说十分重要。

伊朗的命运写照就是:卖石油一时爽,一直卖一直爽,不让卖就立刻搞核。

美国对"核武器原则"的态度,与伊朗对核武器的态度,都是十分坚决。这也是他们矛盾激化的原因,也是矛盾难以调和的根本原因。

中国人做人做事,讲究留余地。因为老祖宗知道一个道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一旦伊朗被逼急了,真的制造或者引发了核竞争,那真是应了当初奥巴马听到特朗普退群时说的那句话,这是一场"灾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