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离别的经典语句(天黑了天黑了你为什么不回家)

诗经中离别的经典语句(天黑了天黑了你为什么不回家)(1)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诗经.国风.邶风.式微》

(注释:每章前两个“微”字是天黑,昏暗之意,后一个“微”表否定,意思是无,没有,不)

诗经中离别的经典语句(天黑了天黑了你为什么不回家)(2)

译文: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不回家?不是为了养活你们,我又何必在露水中劳作!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不回家?不是为了养活你们,我又何必在泥浆中劳作!

诗经中离别的经典语句(天黑了天黑了你为什么不回家)(3)

这首《式微》,短短两章,两问两答,惜字如金,而意蕴无穷。

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年代太过久远,《诗经》中很多诗歌的创作背景,实在难以考据。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身份阶层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对它做出了完全不一样的解读。这些不同的角度的解读,主要区别在于,把诗的主人公看做什么人。

诗经中离别的经典语句(天黑了天黑了你为什么不回家)(4)

《式微》给人的第一印象,像是一幅农耕年代朴实单纯的黑白素描。一位农民起早贪黑在地里劳作,家人前去唤他回家,两人于问答之间,便产生了这首诗歌。

诗经中离别的经典语句(天黑了天黑了你为什么不回家)(5)

为了赶紧把地里那点活儿干完,农人天黑了也不愿休息。见他很晚不归,家人来唤他了。根据诗的语气,呼唤者极有可能是他的妻子。

想象一下那画面:暮色苍茫时分,阡陌纵横的原野上,行色匆匆走来一位衣着简朴的村妇。到了田间地头,她缓缓停下脚步,对着远处仍在埋头干活的丈夫模糊的身影,柔声呼唤:“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快收拾收拾回去吧!”

可能因为工作了一天实在有些劳累,也可能因为被打断了手头正在忙碌的工作,农人有些不耐烦,他没好气地回答她:“为什么还不回家?为什么还不回家?不是为了养活你们,我用得着这样冒着露水,从早到晚在泥巴地里干活吗?”

诗经中离别的经典语句(天黑了天黑了你为什么不回家)(6)

后世有一部分学者,从这首诗的质问语气出发,把看做平民百姓为王公贵族辛苦劳作,风餐露宿、日夜不得回家休息,累极了,倦急了,愤愤不平之余,怒而控诉统治阶级不劳而获的诗歌。因为后一句“微君之故”、“微君之躬”可以明确看出,诗中的主人公这样辛苦,并非心甘情愿,而是不得已,被迫为之。

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这句话,可以看做是对统治阶级的厉声质问和勇敢控诉。为了王公贵族之家穷奢极侈的生活,为了供养他们养尊处优的身体,平民百姓不得不日以继夜,冒着露水,顶着星光,在泥浆中摸爬滚打,含辛茹苦,精疲力竭。

简洁重复的语句,反复强化了下层平民,没日没夜赶工赶活、不辞辛劳的日常生活,痛斥了上流社会贵族阶层,素位素餐,只知贪图享受,不顾百姓死活的无情面目。

诗经中离别的经典语句(天黑了天黑了你为什么不回家)(7)

一般而言,这首诗无非就是上面两种常规的理解。但还有一种比较小众的解读方式,认为这是一首招隐士的诗歌。的确,前两句“式微,式微,胡不归?”似乎是在劝说名利场中,摸爬滚打疲于奔命的人们:“世道那么黑暗,红尘那么劳累,既然总也熬不出个头来,不如早早归去吧!”

诗经中离别的经典语句(天黑了天黑了你为什么不回家)(8)

对历代读书人来讲,隐居田园的闲逸生活,都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因此“式微”一词历经千年,几经辗转,竟逐渐演化成了“归隐”意象。无数诗词曲赋中都用“吟式微”三个字,表达读书人栖居田园的诗意和梦想。

诗经中离别的经典语句(天黑了天黑了你为什么不回家)(9)

古代清高自恃的读书人,大都羡慕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日日享受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生活。一旦官场失意,厌倦了烟云富贵了,就转而隐居乡下,修筑茅舍一间,“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安享诗酒当歌的淡泊闲雅生活。

诗经中离别的经典语句(天黑了天黑了你为什么不回家)(10)

这首《式微》,全文三十余字,字斟句酌,用词精当,句式参差错落,节奏感强。语气起伏变幻,表情达意明晰如画。它的创作采用了诗经种常见的重章叠韵,却又巧妙换掉部分字眼,使得音韵更加和谐,寓意更加深刻。每章后两句以反问作答,表达了准确的愤怒情绪,但用词仍然委婉得当,不失闲雅端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