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上有个圆形戳记(银元墨印上的那些地名)

当墨印小组第一眼见到这枚具有浓郁风格的墨印银元,眼前在刹那间聚焦定格。

银元上有个圆形戳记(银元墨印上的那些地名)(1)

图片来源:中式评级数据库

该枚银元乃民国三年发行的天津版,底板细腻,边齿完整,打制深峻,几乎未流通状态,彩光浓郁,是当下热门的色彩。

中式评级标注为“墨印一级 63”

银元上有个圆形戳记(银元墨印上的那些地名)(2)

图片来源:中式评级数据库

嘉定庫六年三月

袁像面盖有“嘉定庫六年三月”的方形墨印,则将地名、府库、年月交代的一清二楚,清晰地告诉研究人员她的前世过往。

“嘉定庫六年三月”,传统楷书刻章,雕工精湛,不做作,不娇柔,代表着鲜明、简洁的官方身份。

“嘉定庫六年三月”,墨印形制完整,墨色纯粹自然,墨迹结构紧致,字体牢固干脆,贴面融合统一,典型的松烟墨。

“嘉定庫六年三月”,是难得一见的公库墨,即官方墨印,这在墨印中较少见到,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

“嘉定庫六年三月”,中式评级的研究人员根据墨印指引的方向,将注意力指向“嘉定”这个地方。

银元上有个圆形戳记(银元墨印上的那些地名)(3)

图片来源:中式评级数据库

嘉定

嘉定县地处长江三角洲前沿,上海市的西北郊,东与宝山县接壤,西与江苏省昆山县毗邻,南隔吴淞江(古名松江)与上海县、青浦县相邻,北依浏河(古为娄江)与江苏省太仓县相望。

县治嘉定镇,位于县境中部,距上海市中心30公里,距虹桥国际机场、铁路上海站均约25公里。

银元上有个圆形戳记(银元墨印上的那些地名)(4)

在上海20个区县中,除松江县(前身为华亭县)外,嘉定县是历时最长的一个县。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宋王朝以年号为名,设嘉定县,属平江府。

元元贞二年(1296年)嘉定县升中州,属平江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为县,属南直隶苏州府。

明弘治十年(1497年)北境约100平方公里归太仓州。

明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攻破嘉定,清军将领李成栋三次下令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死亡者至少达二万余人,史称“嘉定三屠”。

清雍正二年(1724年)东境约410平方公里置宝山县,嘉、宝两县同属太仓州。

民国三年到民国二十九年(1914年~1940年)嘉定县先后属江苏省沪海道及第六、第三行政督察区,嘉定在江苏和上海的归属中“摇摆不定”。

民国二十八年划归上海特别市,先后改为嘉定区、嘉定特别区,民国三十三年复为嘉定县。

银元上有个圆形戳记(银元墨印上的那些地名)(5)

民国三十四年改属江苏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嘉定解放,属苏南行政区松江专区。

1958年1月改属上海市。

1993年4月,嘉定区撤县建区,历时775年的嘉定县完成了她的使命。

银元上有个圆形戳记(银元墨印上的那些地名)(6)

嘉定库

民国元年(1912年)冬,政局初定。

当局推行中央和省的两级财政体制。

县一级的财源与权限,尚无明文,各省仍然采用前朝的财政体制。



在民国初期军阀擅政,所有财权,悉为劫持,省级财政体制,一直动荡不定,亟为混乱。

研究人员仔细查阅上海地方志,发现嘉定县库正式成立的官方记载时间有延后。

据上海地方志记载,嘉定公库包括县库和国库两种,官方公布的县库成立时间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七月一日,而嘉定国库成立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成立。

银元上有个圆形戳记(银元墨印上的那些地名)(7)

这个时间与墨印记载的民国六年完全不符,这个墨印与官方公布的县库成立时间早了17年。

考虑到民国初期混乱的财政体制,各省地方财政依然沿用前朝旧制。

研究人员调取了晚清财政的有关历史资料,在海量的资料中查询清末中央与地方财政的架构设立与依存关系。

据1910年《统一国库章程》规定:国库分为总库、分库、支库三种,总库设于京师,分库设于各省,支库设于地方;凡国库,由度支大臣管理,其保管出纳则由大清银行任之;国家收支各款,均须汇总于国库。

这里所描述的总库,是指国库,由度支部(户部)管理,由大清银行统一保管。

分库指的是省库,清末的省库大多由地方银行、官钱局和官银号保管。

支库指的是道库、府库和县库,则由地方银行、官银号保管。

早在此规定发布之前,由于官场腐败,地方官员贪腐成风,地方分库的道库、府库和县库的官银大多存入地方钱庄,钱庄老板则成为地方官员的理财经理。

官官相护、裙带关系及层层的利益输送下,清廷和上级主管机构对此也睁眼闭眼,充耳不闻。

比如胡雪岩开办阜康钱庄的流动资本就是来自与王有龄的“特别交情”,王有龄借用手中的特别权利,将所管辖区域的道库及县库的官银无息存入阜康钱庄。

银元上有个圆形戳记(银元墨印上的那些地名)(8)

阜康钱庄开业典礼上,王有龄携一众官员到场祝贺。王有龄取“世平道治,民物阜康”之意,选了“阜康”二字,胡雪岩十分满意。

依靠王有龄的帮助,道库及县库这些公库的银子成为了阜康钱庄的流动资本,等于钱庄的本钱是白借的。

在王有龄的授意下,军队的巨额饷银也违例无息存入阜康钱庄。

由于王、胡二人的亲密关系世人皆知,各地方官员心领神会,纷纷指示太太们将“私房钱”存入阜康钱庄。

银元上有个圆形戳记(银元墨印上的那些地名)(9)

单单阜康钱庄一个产业,胡雪岩声名鹊起,赚得盆满钵满。

胡雪岩“红顶商人”的“军功章”上必须要有王有龄的一半。

而在民国成立初期,政局虽初定,但军阀割据,中央政府对各地方政府的约束权限极小。

北洋政府体系内的各省继续沿用前朝的财政体制,在这个时间背景下,嘉定库无疑属于县库。

银元上有个圆形戳记(银元墨印上的那些地名)(10)

至此,经墨印小组的研究人员多方考证,这枚墨印“嘉定庫六年三月”确定为当时嘉定县官方公库所盖。

这方墨印时间、空间等物理要素俱全,完全可还原该枚银元在民国六年三月作为税银进入嘉定库的动向。

这方墨印对于考证民国初期地方财政历史极为关键,尤为珍贵。

参考资料:

1、《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中)。

2、《红顶商人胡雪岩》 高阳著。

3、《上海地方志》。

——评级布道者 中式评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