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靠的就是个人的眼力(收藏古玩勿犯三傻)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来源:陶冶图说 ID:taoyets

搞古玩收藏,藏家往往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经济实力、鉴赏水平来决定自己的收藏取向。

古玩收藏靠的就是个人的眼力(收藏古玩勿犯三傻)(1)

但是,常有人脱离“轨道”钻进牛角尖里,不仅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也没能真正体会到收藏的乐趣。 中国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将人性分为天性与后天习得;北宋张载的性二元论,又把人性划分为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不存在先验的人性和先验的善恶之分,任何现实的人性都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中,人的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性的建构有决定意义。在西方现代心理学界,有三种典型代表: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强调以人的本能解释人的全部和行为 ,是一种本能决定论或遗传决定论;②行为主义走向另一极端,否则天生本能,主张人的一切行为、本性均由后天习得,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及其系统化,是一种反本能论或环境决定论;③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本能决定论又反对习得论,主张人性是似本能的,即人的欲望或基本需要在某种可以觉察的程度上是先天的,但与此有关的行为或能力、认识或感情不一定是先天的,可能是后天经过学习或引导而获得或表现的。马斯洛认为,人性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括,似本能需要是人性的集中表现。 你是一个太重感情的女人吗?每晚9点半,我都会在这里陪伴着你。喜欢夜叔,就把【睡前伴你夜听】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一起关注吧,晚安! @睡前伴你夜听怕触霉头不藏梅花图对于古玩艺术品,人们常常会用有“灵性”来形容它带给人精神上的享受。不过,有的收藏人士却曲解了这种“灵性”,甚至用“迷信”的眼光去看待。罗先生曾买到几幅名家的中国画,均是以梅花为主题。罗先生将这几幅画装裱好后挂在了家里,有一回家里来了个朋友,随口说了句“挂梅花在家里会不会倒霉?”这让罗先生心里有了个疙瘩,没多久他就以很低的价格把画卖了。从此以后,罗先生总喜欢把收藏跟个人的运气、身体健康联系在一起,听到别人说“这东西寓意很好”,就不惜重金买下,还时不时“淘汰”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藏品。罗先生说,那段时间里,他损失了不少珍贵的藏品,现在想找也找不回来了。

古玩收藏靠的就是个人的眼力(收藏古玩勿犯三傻)(2)

古玩艺术品的收藏,主要是欣赏其艺术性,应该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其历史用途、出处。如果是用“迷信”的眼光来看待古玩收藏,就难以体会得到传统文化带给人的精神享受了。专收别人没见过的东西古玩鉴赏中,常常会听到一些专家(某些专家除外)说“东西真好,我都没见过”。听到这些赞叹的时候,你就要注意了,专家的意思未必是你的东西真的好,言外之意是“你的东西已经超出了我的见识,我其实是拿不准、也不认同”。可是,有的收藏人士却一厢情愿地去理解,甚至还钻进“牛角尖”,专收藏别人没见过的东西。钟先生几年来醉心收藏广西出土的古代艺术品,据说手里有不少藏品属于稀罕物件。前不久,钟先生开办了一个私人收藏博物馆,展品以玉器和古陶为主,并从北京请来几位古玩界的专家一起鉴定,结果专家们一个劲儿点头,嘴里说“真好,没见过”。钟先生的藏品里有许多“全国唯一一件”的东西,出自哪里、有何来历都说得有板有眼。最后,有专家坦言,钟先生可能是被人误导,而且这些“绝无仅有”的东西也没有资料可查询、对比,他钻进“牛角尖”后越发信以为真。专家说,玩收藏要建立在了解历史、尊重历史之上。

古玩收藏靠的就是个人的眼力(收藏古玩勿犯三傻)(3)

听不得任何不同意见许多藏家将收藏看作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其中不可避免要与人交流探讨,自然会听到各种不同的意见。可是,有的藏家就听不得任何否定的意见,一味坚持自己的看法而不做理性判断。收藏人士张先生,平时注意看书钻研,收藏水平迅速提升,但张先生的心理也开始有了变化,与藏友交流的时候,对别人的否定意见会很“上火”,非要说服对方不可。有一次,张先生参加一个朋友聚会,在场的一位人士拿出一件玉器说是明代的,可是张先生认为是民国时期后人仿的。两人由讨论变成争执,最后变成激烈争吵。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张先生情急之下拿起别人的玉器狠狠地摔到了地上,说:“绝对是假的,我帮你摔了,回头我给你个真的。”后来,张先生不但要赔玉器,还失去了许多朋友。像张先生这样,钻进“说一不二”的牛角尖里,不仅听不进有益的建议,很可能还会让收藏之路越走越“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