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度近视患者的心声(3100度近视患者终看清自己)

一位高度近视患者的心声(3100度近视患者终看清自己)(1)

#健康2022##爱尔眼科#

39岁的赵先生,来自甘肃兰州,近视达3100度,属超高度近视。他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视野所及只有模糊人影,即便戴上厚重的眼镜片,也看不清眼前人的五官,甚至从未看清过自己的长相。

因视力不佳,他在工作中处处碰壁,但作为家庭支柱,从未放弃寻求治疗,然而每次得到的回复都是“无法医治”。

今年2月,即将迈入40岁的他,遇到了改变其下半生的“贵人”——超高度近视治疗领域专家、上海爱尔眼科医院副总院长李文生教授

2月26日,他顺利完成了手术,左眼视力从之前的0.02变为0.6,提升了30倍

据悉,平均每100个近视眼中就有1-2个超高度近视患者(度数超过1000度)。

得益于医学进步,越来越多的超高度近视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从而改变人生轨迹。

以李文生教授团队为例,过去10年里,已成功完成超千例超高度近视患者手术。

“做什么事都比别人慢一拍,经常一个人躲起来哭”

一位高度近视患者的心声(3100度近视患者终看清自己)(2)

【术前,赵先生抵达上海爱尔眼科医院,戴着厚厚的近视眼镜】

自记事以来,赵先生就有高度近视,一直到后来发展为超高度近视。

他父亲有1400度近视,哥哥是1500度近视,赵家也因此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近视世家”。

从一年级开始,赵先生就坐第一排,根本看不清黑板,但那时候由于年龄小,他没意识到自己是近视。

“正常人能做的事情,我都做不到。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都有影响,别人能短时间积累的东西,我总是需要长时间去学。各方面都有影响,而且影响非常大,那种感觉说不出来,啥都比别人慢一拍,非常自卑。”

随着年纪增长,超高度近视的困扰对赵先生来说有增无减。拮据的家境、操劳的妻子、年幼的女儿,无一不是压在赵先生心头的大山。

“之前每到夜深人静时,我就一个人躲起来偷偷地哭,感觉像废了一样,特别无奈。”

作为家里的男子汉和顶梁柱,过去30年间,他从未放弃寻医的脚步。

曾跑遍省内各大医院,找过很多医生问诊,但每当燃起希望后,得到的却是失望的回复。“每次检查做了一堆,可医生的答案都是没办法医治。”

“术前连视力表第1排都看不清,术后竟能看到第9排”

今年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赵先生通过网络了解到,上海爱尔眼科医院副总院长李文生教授在20余年行医生涯中有着丰富的超高度近视治疗经验。

于是,怀着久违的希望和忐忑,赵先生联系了李文生教授。

医者仁心,博施济众。了解到赵先生的病情和相关情况后,李文生教授决定让其到上海进行诊疗和手术。

鉴于其家境特殊,李文生教授又第一时间联系了爱眼公益基金会。之后,爱眼公益基金会决定对其进行公益救助。

“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真的太激动了。本想就这样过一生算了,但李教授和基金会工作人员关切、鼓励的话语,让我重拾信心,这可能是我最后的机会了。”

从兰州到上海,2300多公里,对几乎没出过远门的赵先生而言,是一趟“追光之旅”。紧张、忐忑,但更多是期待和惊喜。

抵达上海后,他进行了详细地眼部检查,结果显示:双眼裸眼视力仅为0.02,即使戴上如啤酒瓶底般厚厚的近视眼镜,最佳矫正视力也仅为0.2

一位高度近视患者的心声(3100度近视患者终看清自己)(3)

【手术顺利完成】

“因为他是超高度近视,所以也帮他仔细检查了眼底。所幸,暂时没发现其他眼部病变。”

李文生教授介绍,3100度的超高度近视,常见的近视手术方式已无法矫正,只能采用透明晶状体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

“手术有一定难度,因为患者的前房很深,悬韧带松弛,那么手术时后囊容易破裂,晶体也不容易安装,同时容易引发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等。”

一位高度近视患者的心声(3100度近视患者终看清自己)(4)

【李文生教授为赵先生检查】

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李文生教授顺利完成了这例手术。

术前,在戴镜情况下,赵先生甚至连视力表的第一排都看不清楚,术后,他右眼能看到视力表第9排,左眼能看到第7排。

“30年了,我终于看清自己的样子了,太幸福了”

当赵先生摘掉纱布睁开双眼的那一刻,他笑着哭了。

“30年了,我终于看清楚自己的样子了。我太感谢李教授和爱尔眼科医院的医护团队了,是你们改变了我的人生。”他颤抖着握着李文生教授的双手说道。

一位高度近视患者的心声(3100度近视患者终看清自己)(5)

【术后,赵先生送上锦旗感谢李文生教授团队】

术后,赵先生左眼视力0.4,右眼视力0.6。

其右眼视力更是较术前提升了30倍。

2月27日,术后复查一切指征正常,他踏上了归程。

“他出院的时候大概只有250度左右,度数是明显降下来了。之后只要在兰州爱尔眼科医院进行复查即可,我也会持续关注他的恢复情况。”李文生教授表示。

一位高度近视患者的心声(3100度近视患者终看清自己)(6)

【手术复查后,赵先生开心地踏上回家的路】

“自有记忆以来我就从未把这个世界看清楚,生理上我终于成为了一个正常人。但更大的变化是在心理上,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希望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生活的同时,也去实现一些以前不敢想更不敢做的挑战。虽然马上40岁了,但我感觉人生才刚刚开始,真的很感谢李教授!”归途中,赵先生感慨地给李教授发来信息。

今年1月,卫健委发布的“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指出:到2025年要有效提升屈光不正矫正覆盖率,同时逐步减少高度近视导致的视觉损伤人数。

目前,我国近视人群已超6亿①,每100个近视眼中就有1-2个超高度近视,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有所提升。

“普通老百姓对超高度近视的治疗有很多认识误区,其实它并不是无从矫治,且手术越早进行,患者恢复光明的几率也越大。”

针对此,2月26日,上海爱尔眼科医院在国内率先成立了超高度近视眼手术治疗中心”。

“‘中心’成立后,一方面,爱尔眼科将向公众传递更多防治超高度近视的科学知识;

另一方面,爱尔眼科也将为更多偏远、基层的超高度近视患者提供高质量、可及的医疗服务,从而践行‘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的庄严使命。”

数据来源:

①国家卫健委,《中国眼健康大数据报告》,2020年6月5日

(编辑Rainbow。)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爱尔眼科 屈慧莹 张欣怡 金雨婕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