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董卓的十个冷知识(董卓前传3让诸葛亮叹息的桓灵二帝)

在继续介绍董卓前,我们先了解董卓所处的东汉末年的政治格局,以及当时在位的皇帝汉灵帝。

想必大家对诸葛亮的出师表很熟悉,中学课本里有,不少人都被迫背诵过。其中这一句大家应该有印象:“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里让先帝刘备叹息后一位汉灵帝,就是董卓年轻时在位的皇帝。董卓当权之后,也一样感慨的痛批过汉灵帝。他准备立汉献帝废掉他哥哥刘辩的时候,和袁绍说:“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

关于董卓的十个冷知识(董卓前传3让诸葛亮叹息的桓灵二帝)(1)

图1、诸葛亮《出师表》

汉灵帝刘宏公元168年即位,在位时间21年。汉灵帝之前的汉桓帝刘志无子,刘宏被皇后窦妙和其父大将军窦武选立为皇帝,即位时只有十岁。可就在即位当年,窦武就因为弹劾宦官泄密,被宦官发动政变灭族,皇太后窦妙也被软禁。汉灵帝即位不久发生的这场政变,被称为“九月辛亥政变”,是东汉末年政局的最好体现。外戚与宦官轮替的掌权,成了东汉中晚期的常态。只不过这一次胜利的是宦官。在汉灵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一直都是宦官掌权。

图2、东汉宦官群体

我们的文化传统总是“为尊者讳”,特别是皇权越来越强盛的明清时期。皇帝不好,不能说皇帝怎么样?于是把责任全推到皇帝身边人身上,于是和皇帝最近的宦官成了那个倒霉蛋,所有皇帝应该承担的责任,全部都归到了宦官身上。先开始,还能给宦官区分一下好坏,发展到后来,宦官基本成了坏人的标识。明清年间成书的三国演义,也顺应了当时的价值观,将三国乱世的罪魁指向了“十常侍”。

可纵观从秦始皇开始的所有朝代,有一个宦官当皇帝的吗?有一个宦官真妄想当皇帝吗?历数历代身负恶名的宦官,从赵高开始,到刘瑾、魏忠贤,那一个不是依附在皇帝身上。所依附的皇帝一倒,马上面临的就是杀身之祸。

关于董卓的十个冷知识(董卓前传3让诸葛亮叹息的桓灵二帝)(2)

图3、后汉书

《后汉书》专门有宦官的传记,之后有一段评述,分析为什么东汉末期会有宦官专权的局面。分析的相当到位,我们一起看一下。后汉书是这么说的:“刑余之丑,理谢全生,声荣无辉于门阀,肌肤莫传于来体,推情未鉴其敝,即事易以取信,加渐染朝事,颇识典物,故少主凭谨旧之庸,女君资出内之命,顾访无猜惮之心,恩狎有可悦之色。

后汉书的意思是这样的:首先,宦官是受过宫刑的人,身体有缺,在情理上面对常人是有愧的,反过来说,正常人面对身体有缺的太监是由心里优势的(其实宦官恶名中的大部分也都是因为正常人的这点心理优势)。其次,宦官即使有再大的声名荣誉,都不能给其家族带来任何的荣光,而且宦官又不会有下一代,相比起其他人皇帝、皇后找不出能比他们更值得信任的人,所以委托做事的时候就容易取信于宦官。再次,宦官因为常在宫中,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朝廷大事,不少宦官对朝廷律例典章都很熟悉。

再加上宦官们对皇帝皇后一般表现的有很顺服听话,而且长期皇帝皇后接触,皇帝皇后的生活起居都由他们照顾,年少的主人问他们政事的时候不会有忌惮猜忌,女主人通过他们来向外传达命令,恩宠他们令人心悦的长相。久而久之,就有了东汉末期,宦官专权的局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局面的造成,如后汉书最后说的一样:“今迹其所以,亦岂一朝一夕哉!”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的局面,是常年累月,作为最高统治者皇帝、太后倚重宦官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那个太监的问题。

关于董卓的十个冷知识(董卓前传3让诸葛亮叹息的桓灵二帝)(3)

图4、把持朝政的宦官群体

汉灵帝在位的二十年,是宦官把持朝政持续时间最长的二十年。汉灵帝在位时,一次性分封过十二位中常侍,也就是后来三国演义所说的“十常侍”。

汉灵帝晚年的时候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黄巾起义很多复杂的因素在里面,有宗教、气候以及政治的原因。不过这是因为黄巾起义,东汉末年的群雄在这时候都陆续登场了,这其中就包括董卓。不过,董卓在平定张角农民起义的时候,并没有得着什么好。

关于董卓的十个冷知识(董卓前传3让诸葛亮叹息的桓灵二帝)(4)

图5、黄巾起义

在西域戊己校尉任上因事被免之后,董卓不久又复出,先后当过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当时和黄巾军主力作战的北中郎将卢植因人诬告被免之后,董卓被任命为东中郎将,接替卢植在冀州平定黄巾军,但董卓战败。董卓被罢免至廷尉受审,判“减死罪一等”,董卓又一次落到了人生的低谷。

关于董卓的十个冷知识(董卓前传3让诸葛亮叹息的桓灵二帝)(5)

图6、董卓

不过,董卓这个“胡汉三”还是要回来的。关于董卓这一期就介绍到这里,欢迎您持续关注,和【历史深处】一起去解读史书上真实的三国人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