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口最多时期(世界人口将在2056年达到100亿大关)

《世界人口简史》[意]马西莫·利维-巴奇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地球人口最多时期?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地球人口最多时期(世界人口将在2056年达到100亿大关)

地球人口最多时期

《世界人口简史》

[意]马西莫·利维-巴奇著

王帅 束田 毕天宇译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100万人口增长到如今的70亿,经历了怎样的兴衰?为什么世界人口是70亿,不是更多也不是更少?有人认为,地球能够容纳比现在多10倍的人口,真的有这么多资源可供人消耗吗?

实际上,全世界的生育潮已经过去。全球平均生育率日趋下降。然而,世界各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各不相同:许多发达国家面临人口危机,老龄化和少子化日渐严重;很多非洲国家则面临人口过度增长,生存坏境日益恶化。那么,未来世界人口的趋势将是怎样的呢?人口与资源如何平衡?人口增长到底是压力还是动力?

本书纵观人类历史,从原始社会直至工业革命后的人口大爆炸。我们在书中能够看到世界人口变化的机制和人口迁徙的艰难历程,了解人口增长、停滞和衰退的周期性规律,考察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平衡如何保持,以及人口对历史、地理、国家和人类整体命运的终极影响。

>>精彩试读

未来的人口数量

我已经提到,当今人口的特征是发展势头强劲,因此对未来几十年的人口预测是相当合理的。例如,到2035年,年龄在20岁以上的人口是2015年之前出生的那几代人,也就是说这些人已经出生并被统计过。只需要在此基础上减去死亡率,而死亡率是相当稳定的。但2015—2035年间出生的20岁以下人口规模是未知数,这取决于两个变量。第一个变量是育龄人口的规模,这不是一个秘密,在未来20年进入生育期的人都已经出生。第二个未知的变量是这部分人口的生育意愿,在这一点上,我们只能猜测。从长远来看,即使预测是基于复杂的具有美学吸引力的方法论,预测也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并且预测只能说明未来可能的情形,而不是对未来的现实探索。在此我们不考虑这么多,我仅举例说明到21世纪末的人口预测,差不多是未来的三代人。这些预测基于对尚未出生的女性(和男性)生育行为的假设,以及对他们的孩子和他们孩子的孩子的生育行为的假设,在未来30、60或90年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将做出自己的决定。

在较短的时间内,比如从现在起几十年内,人口变化的巨大惯性会让人口预测变得容易。我们可以用几种方法来衡量人口惯性(或动量)。其中一种是想象人们从今天起开始采用更替生育率,而不是放弃更替生育率——更替生育率最终将导致人口趋于稳定(零增长),同时保持死亡率固定不变,净迁移为零。但如果所讨论的人口直到最近才具有高水平的生育率,并因此具有年轻的年龄结构(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那么它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增长。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许多最近出生的孩子将进入生育年龄,即使他们每个人生育的子女很少,但由于他们数量众多,他们仍将生育大量的婴儿。新生人口数量将远远超过死亡人数,因为后者主要来自老年人,而老年人属于几十年前出生的人数较少的那几代人,当时的人口远远少于今天。随着在新生育制度下出生的人达到生育年龄,出生人数将逐渐下降,直到与死亡人数持平。例如,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中位数变量,2015年修订版),预计在2015—2050年间,贫穷国家的人口将从61亿增加到84亿。即使在更替生育率水平,贫穷国家的人口仍将在2050年增长到79亿。这18亿人口的增长而不是预期的23亿是当前年轻的年龄结构或当前惯性的结果。

联合国在一段时间内对世界人口的演变做出了准确的预测,并进行了定期修订。表6–1包括到2100年的主要回顾性预测和所谓的中位数变量预测的结果。后者基于生育率和死亡率的演变,被认为是最合理的,即较不发达国家的生育率将继续下降,从2010—2015年的每名妇女生育2.65个孩子下降到2045—2050年的2.15个,同一时期的平均预期寿命将从69岁增加至75岁;至于发达国家,预计将有适度的生育率恢复(从1.7个到1.9个),平均预期寿命会进一步增加(从78岁到83岁)。

这项预测最有趣的结果如下:

1. 世界人口将在2023年达到80亿,在2037年达到90亿。

2. 世界人口增长率在2010—2015年间为1.1%,到2045—2050年将逐渐下降到0.4%。

3. 然而,这种下降速度基于的人口数量非常庞大,因此人口增长从2010—2015年间的8400万逐渐下降到2045—2050年间的5400万。

4. 2050年的目标人口为97亿,这取决于预期生育率的下降,就整个世界而言,生育率应从2010—2015年的总生育率预估值2.51下降到2045—2050年的预估值2.25。在此期间结束时,总生育率高于或低于2.25这一目标都将意味着到2050年增加或减少大约2.2亿居民。

5. 在2010—2050年间,世界人口增长几乎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

6. 地理人口变化将是巨大的:在2015—2050年之间,发达国家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份额将从17%下降到13.2%,而欧洲人口所占比重将以更快的速度从10%下降到7.3%。贫穷大陆的人口增长将不均衡,非洲人口的比重将从16.1%增加到25.5%。

7. 联合国大胆地预测了21世纪末的人口状况。世界人口将在2056年达到100亿大关,在2088年达到110亿大关,在2100年达到112亿大关,到那时增长率几乎保持稳定,接近于零。在2100年,全球10个居民中有4个居住在非洲,是目前比例的2.5倍。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变化以及对未来几十年人口的预测,将大大改变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排名(表6–2)。1950年,进入人口前10名的国家有4个欧洲国家,还有美国和日本2个发达国家。在这些国家中,只有美国在2050年时仍然在前10行列,可见西方在世界“地理人口学”中将走向衰落。1950年没有一个非洲国家进入前10名,但2050年人口最多前10个国家包括了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在1950年仅排在第13位,它在2050年将排在第6位。而在2050年,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世界各国发展态势各不相同,因此传统上处于冲突或相互联系的人口之间的数量比率将发生变化。尽管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受政治、文化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但国家间的相对人口规模如果发生了重大变化,必然也会产生影响。例如,格兰德河将北美洲的富裕世界与墨西哥和中美洲的贫穷世界隔离开来。这两个地区的人口比例在1950年为4.6:1,在2050年将是2.1:1。很难想象人口发生了这样重大的变化却不会改变国家间的关系。1950年,地中海北岸的人口数量是南岸和东部沿海穷国人口的2.1倍。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为0.4:1。这种逆转必然会带来某些后果。实际上,持续的动荡也是人口转型的结果。传统上处于竞争或冲突并且人口以不同速度增长的国家有哪些呢?土耳其和希腊、巴西和阿根廷、以色列和附近的阿拉伯国家(或其境内的阿拉伯人口),还有中国和印度。

预测未来人口意味着需要假设未来几十年里的生育、生存和移民情况。联合国预测人口时使用的主要假设是不同国家之间行为的会“趋同”:生育率过高的地方会下降,生育率过低的地方则会上升;各地的生存率都会得到改善,但在预期寿命高的地方,生存率改善的步伐较慢,在预期寿命低的地方,生存率改善的步伐较快;移民输出国和移民接收国的移民占比都将逐渐下降。借助适当的技术,2010—2050年间的人口变化可以分解为四个组成部分:生育率、死亡率、移民占比和初始年龄结构。如果死亡率保持在2010年的水平并且净迁移等于零,则可以计算出2050年的人口数量,从而得出生育率的贡献。死亡率的贡献(生育率保持在2010年的水平,移民为零)的计算方法与此类似。最后,计算初始(2010年)年龄结构(也称为人口的“惯性”或“动量”)的贡献,将2010—2050年的生育率水平设定为更替水平,并假设死亡率在整个时期保持在2010年的水平固定不变,净迁移量为零。对驱动未来人口趋势的因素发挥的作用进行量化,有助于我们制定平衡人口变化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目标的政策与方案。

表6–3描述了这些因素的作用,包括较发达地区和较不发达地区,以及日本、尼日利亚、中国、印度、巴西和美国6个人口大国。从2010年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长40%,其中大部分增长( 26%)归因于人口惯性或当前的年轻人口结构;生育率( 8%)和死亡率( 6%)也会发挥作用,而移民的影响为零。以尼日利亚为例,总人口增长率为151%,对未来人口增长的贡献最大的是生育率( 107%),其次是惯性( 39%),而死亡率(下降)对人口增长的贡献为 7%,移民只会略微抵消增长率(-2%)。显然,旨在减缓人口快速增长的政策必须集中精力控制生育率。另一方面,日本将在2010年至2050年之间减少2000万居民,人口将下降16%,其中惯性(老龄化的人口结构)造成人口减少11%,低生育率将使人口减少12%,而进一步下降的死亡率( 5%)和移民( 2%)会抵消部分的人口减少。政策对于老龄化的人口结构无能为力,而日本的死亡率已经是世界最低水平。但是,如果要限制人口下降的幅度,日本可以制定政策设法提高生育率和移民人数。

>>作者简介

马西莫?利维-巴奇(Massimo Livi-Bacci):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人口统计学教授,国际人口科学研究联盟前主席。长期研究当代人口学和人口史,关注世界各国人口发展以及预测人口趋势。曾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兰西学院等多所世界名校,在人口学领域著有多本著作和有影响力的论文。他还提出“死亡率危机”(mortality crisis)的概念,被学界广泛接受。马西莫?利维-巴奇教授还两次入选意大利参议院。

作者:马西莫?利维-巴奇

编辑:金久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