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

宏观角度看,物质是有元素组成,从微观角度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与离子构成的。分子、原子与离子之间存在间隙且在无规则的运动。

1、分子、原子与离子构成物质举例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另原子与离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不同种分子、原子与离子构成不同种物质。

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1)

1.1、分子构成物质举例

①水是有水分子(H2O)构成的,水中的最小单元是水分子,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不是氢原子(H)也不是氧原子(O)。

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2)

大部分的气体(氮气(N2)、氧气(O2)、氢气(H2)、二氧化碳(CO2)等)

如氧气是有氧分子(O2)构成的,氧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不是氧原子(O)。

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3)

1.2、原子构成物质举例

①金属(铁、铜、铝等)

如铁是有铁原子(Fe)构成的,铁中的最小单元是铁原子;

铜是有铜原子(Cu)构成的,铜中的最小单元是铜原子。

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4)

②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等)

如氦气是有氦原子(He)构成的,氦气的最小单元是氦原子。

③非金属(金刚石与石墨)

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原子(C),他们的最小单元是碳原子,因为碳原子的组成结构不同导致金刚石与石墨性质不同。

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5)

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6)

1.3、离子构成物质举例

氯化钠(NaCl)是由钠离子(Na )与氯离子(Cl-)构成的。

离子构成的物质还有:氢氧化钠(NaOH)、氯化镁(MgCl2)、氯化铜(CuCl2)等。

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7)

2、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与离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2.1、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举例

2.1.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后聚集变成雨水下落,整个过程是水分子运动的过程。

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8)

2.1.2、闻到花香或酒香,是花释放出的分子与酒中的酒精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进入鼻中引起的。

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9)

2.1.3、品红在水中的扩散,是品红分子在水中运动的结果。

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10)

2.1.4、蔗糖溶于水,整杯水变甜,是蔗糖分子在水中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2.2、原子做无规则运动举例

铝块与铅块紧贴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发现铅块与铝块接触的地方,铅块中含有铝,铝块中含有铅,这个是铝原子与铅原子运动互相进入彼此造成的。

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11)

2.3、离子做无规则运动举例

食盐(氯化钠:NaCl)放入水中,很快整杯水变咸,这个是氯化钠中的氯离子与钠离子在水中运动的结果。

注意:分子、原子和离子很小,不通过设备人眼不能直接看到他们,所以他们的运动是看不到的,只能通过现象来反应出来。以下几种现象不是分子、原子和离子运动。

①扬尘在空中飞舞,沙尘暴;

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12)

②柳絮在空中飞舞;

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13)

③花粉在水中扩散(布朗运动),这个不是花粉分子的运动造成的,是水分子做规则运动,撞击花粉颗粒引起花粉运动,并不是花粉分子运动的结果。其实一个花粉颗粒内含有很多个花粉分子。

3、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与离子之间有间隙

3.1、分子(原子或离子)间存在间隙举例

①10ml的酒精与10ml的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

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14)

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15)

3.2、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与离子之间有间隙,一般固体中分子(原子或离子)的间隙小于液体,液体小于气体。

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16)

注意1:冰(固体)中水分子的距离大于水(液体)水分子的距离.

因为水中的水分子受到氢键的作用,是水分子间的距离减少。冰中水分子不受氢键的作用,水分子间的距离较大。

注意2:分子(原子或离子)的距离非常小,人无法直接看到的,能看到的物体之间的间隙不是分子之间的间隙。

如海绵内的空隙、棉花内的间隙、黄豆或沙子间的间隙等都不是分子间的间隙。

向装有黄豆中的桶中倒入细沙,细沙进入黄豆的缝隙里,不能证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17)

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18)

3.2、物体体积大小的变化,是分子(原子或离子)之间的距离(间隙)发生改变的结果,距离变大体积变大,距离变小,体积变小。

如铜导线受热体积变大,是构成铜导线的铜原子(Cu)之间距离变大的结果。

气体受热膨胀是气体分子间距离变大的结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